你整天在那里冥思苦想而不去行動,干嘛呢?難道你不知道過度思考只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問題嗎?你以為你在深思熟慮?殊不知,你想得太多,想得太深,無形中還增加了自己行動的阻力,你這根本不是解決問題的過程。 也許你遇到了難題,身陷困境,不知道如何做決策,這個時候當然要冷靜下來好好思考該如何行動,可如果過分深入的反復思考,又會導致產(chǎn)生過多的負面思緒和焦慮,從而影響到你的情緒、健康和正常行為。那樣又不好了。其實仔細理一理就知道,我們生活中的好多難題都是自己的胡亂猜測,其實那個難題并沒有發(fā)生,也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壞,當你真正著手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其實發(fā)現(xiàn)還蠻好解決的,復雜程度也不過如此。 朋友經(jīng)常勸慰我們,哎呀,你不要想太多了,想那么多干嘛?輕松點吧,別思考過度了,否則真的會影響你的心里健康,同時還會給你的生活帶來諸多壓力,想太多真的會毀了你。
現(xiàn)在很流行的一個詞,不確定性,我相信很多人的內(nèi)心都被這個詞擊中過,社會變化得那么快,每天面對的事又那么復雜,我去哪里尋找這個確定性?也正是這個想法讓我們埋下了過度思考的種子。為什么會過度思考,深究其原因,也無外乎以下兩點,對未知的不安和對于失敗的恐懼。不是有那么一句話嗎?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我們永遠不知道。但是我們對成功的渴望又是那么強烈。我們想得到更多,卻不知道如何努力,往哪個方向努力,甚至有時候還不想努力。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zhì)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欲望太大,能力太差,這兩者中間就填滿了各式各樣的焦慮。我們處在一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我們很容易看到了別人精彩的生活,對比自己所擁有的,總覺得自己擁有得太少,想要這個,也想要那個,想要的越來越多,而一時半會又無法擁有,所以就焦頭爛額。 其實當內(nèi)心失衡的時候,要審問自己,你因為未知而焦慮、還是因為害怕失敗而想太多?想通一點就可以了,每個人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大家都差不多的,你并不孤單!不要因為過度焦慮而束手無策的一副慌張樣。 想太多真的會毀了你
《論語·公冶長》有段話:“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季文子辦事,要反復考慮多次才行動,孔子聽了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孔子老人家就告訴我們,不要過度思考了,過度思考不僅僅是思考本身的問題,它還會滲透到我們?nèi)粘I畹母鱾€方面,影響著我們的決策、情緒和人際關系。 首先,在決策方面,過度思考者往往陷入權衡和分析的泥淖中,很難做出果斷的決定。你反復把各個選項比來比去,一會兒覺得應該選這個,一會兒又覺得應該選那個,看上去每個選擇都重要,每個選擇都不想舍棄,你讓每一個選擇都變得沉重,你是深思熟慮了,可同時你也更加舉棋不定,你讓自己的整個決策變得漫長而折磨。難道不覺得這樣也是一種浪費時間嗎?無法做出有效決策,那肯定會影響你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呀! 在情緒管理方面,過度思考會引發(fā)過度焦慮。你總在擔憂未來會出現(xiàn)的各種可能,你總擔心自己的表現(xiàn)是否得到他人的認可,你總擔心別人怎么看你,你這樣不焦慮才怪呢?想那么多,你怎么睡得好呀?怕是整晚都輾轉(zhuǎn)難眠吧,這樣多難受!長此以往,你的身體和心理還能承受得住嗎?如此惡性循環(huán)下去,還不得崩潰?。?/span> 在人際關系方面,過度思考可能引發(fā)對于細節(jié)的過分關注和擔憂,使得人際交往變得緊張和復雜。你做了太多無所謂的猜測,其實人家本沒有那個意思,你非要往那方面去想,結果越想越糟,越想越郁悶,總怕自己是不是得罪了人家,或者自己是不是沒有表現(xiàn)好,讓別人不滿,別人的一個眼神是不是隱含了太多意思,而自己太過愚笨,還沒有體會到,這可怎么辦才好呢?正是因為你自己單方面想太多,所以也會導致你自己在社交場合中過分敏感、感到不自在。這些都有可能讓你的人際關系的更緊張和疏遠,讓你跟人社交變得更具挑戰(zhàn)性。 所以,放下過去,摒棄過度思考,不要為未來擔憂,未來畢竟還沒有來,你想那么多也沒有用,想太多只會毀了你。 如何避免過度思考? 要想改變這個毛病,就得持續(xù)行動,與其想太多不如馬上去做。下面有8個建議,可以提醒我們不要過度思考。
①: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給自己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過去做錯了就錯了,由它去吧,別管了。不要拿過去的錯誤來懲罰現(xiàn)在,不要讓過去的錯誤來增加當下的壓力,輕松點,專注于當下,認真做好眼下的每一件事。 ②:有困難、有挑戰(zhàn),是好事呀,這些都能促使我們進步的,不要把困難看做是障礙,把困難看做是成長的機會,困難只會讓我們越挫越勇。 ③:悅納自己的不完美,這世界哪有什么完美之人,缺陷是完美的重要組成部分,干嘛要和自己的不完美較勁呢?接受自己的不足,對自己別太苛刻了,你值得被愛和接受,包括你自己。 ④:你本身是很強的,只不過是你小看了自己而已。面對挑戰(zhàn),拿出你的堅強和意志力,相信你自己的潛力,定能克服困難。 ⑤:靜下心來,聽聽你心底的那個聲音,你之所以會過度思考,那是因為你對某件事或者某個人很在意,傾聽你自己內(nèi)心深處究竟怎么想的,你最真切的希望是什么?你覺得應該怎么做才行,盡快動起來。 ⑥:向他人尋求支持也是一種勇氣,正確求助不丟人,這不是軟弱的表現(xiàn),而是一種勇氣,有時候不妨跟幾個知心好友或者親密的家人,聊聊自己的感受,聊聊自己的想法,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⑦:給自己一個擁抱,對自己好一點,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給自己鼓勁加油,培養(yǎng)積極的自我對話,這一點很重要哦。相信自己能搞定! ⑧:持續(xù)小贏,進步一點點,都值得歡聲慶賀,設定一個可以達到的小目標,一點點去做,去實現(xiàn),去突破,慢慢地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走得更遠。 這是一個對抗焦慮,提高情緒免疫力很有效的一個工具,建立自己的“焦慮箱”。 1:當產(chǎn)生任何焦慮情緒的時候,先記錄下來,告訴情緒“我知道了,一會再處理你們”; 2:設置一個專屬的時間去處理這些焦慮,比如睡前30分鐘,并在表格中做好記錄; 3:定期回顧,等回過頭看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自己焦慮、擔心的問題壓根就沒有發(fā)生。 這個方法真的很有趣,雖然我們得生活中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性,可我們真的任由這個“不確定性”把我們拖向焦慮的泥潭嗎?為什么不跳脫出來看看自己,或者提升幾個維度來俯視自己,我目前的選擇是正確的嗎?這是我想要的嗎?別只記得思考,卻忘記了行動。 別管那么多了,不要去想未來會怎么樣,我們能做的就是把當下的工作做好,做到極致,做到頂尖,眼下的這個事做好了,自然會衍生很多機會,如果你認準了某個機會比較靠譜,果斷做出選擇,抓住它就好。 與其擔心各種不確定的未來,還不如做好當下的事,做到極致,再說了,誰也不確定你未來會成為誰,但是如果你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那你大概率也可以把十件事情做好,所以不要焦慮大膽去做吧!與其焦慮未來,不如專注于當下,把手頭上的事一件件做好,在短期行動中尋找更多的確定性。 過好今天,過好這周,過好這個月,過好今年,把握好當下的這個“確定性”,再去思考長遠的事情。始終記住一點,每天都是新的開始,光在那里冥思苦想,困難只會越來越多,腳踏實地去做才會有答案,相信自己只要去積極行動,一定會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