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非顛倒皆自惹 妻妾換位事離奇
白話縮文: 成都書生奚成列,娶了一妻一妾。妾何氏,小名昭容。奚生的原配妻子去世早,續(xù)娶了申氏。申氏兇悍、嫉妒,常虐待何氏,吵鬧不休。奚生一怒之下離家出走。 何氏生下兒子大男后,更受申氏排斥虐待。大男漸漸長大,入讀私塾。他追問父親下落,得知實情后便出走了,從此沒了音信。申氏將何氏賣給了一商人,何氏誓死不從。商人將她介紹給一位同行,見面一看,竟是已棄文從商的奚生。奚生得知自己有了兒子,遂讓何氏由妾變妻。何氏因體弱不能勞作,勸丈夫納妾。半年后買來一妾,竟是前妻申氏!原來申氏賣掉何氏后獨居,田產(chǎn)被奚家子侄霸占。哥哥申苞讓她改嫁給商人,商人又將她賣了。 奚生令申氏拜見何氏,行嫡庶之禮。某人與奚生有舊仇,乘機到縣衙告他『逼妻作妾』,縣令陳嗣宗將那人趕出了大堂。晚上,陳縣令微服來到奚家,何氏認出他正是兒子大男,母子抱頭痛哭。原來,當初大男外出尋父未果,幾經(jīng)磨難,被福建人陳老翁救下,于是隨其姓取名讀書科考。到鹽城上任后,他見狀紙上寫著父名,便微服私訪,出乎意料地連母親也一同找到了。 大男讓父母回老家居住。申氏見大男已富貴,越發(fā)慚愧自斂。她的哥哥申苞卻又告官,為妹妹爭嫡妻位置。官府查明真相,鞭笞了申苞。何、申妻妾名分更加明確,從此和睦相處。 文言縮文: 奚成列,成都人。有一妻一妾。妾何氏,小字昭容。妻早亡,繼娶申氏為妻,不能相善,虐遇何,且并及奚;終日嘵聒,恒不聊生。奚怒亡去。去后,妾何氏生子,名大男,申氏更虐遇之,至不同炊。 大男漸長,入讀私塾。何囑:“汝往私塾,路經(jīng)關帝廟,當拜之,佑汝速長?!贝竽行胖?,每日兩過,必入拜。大男成年,研詰父之下落,母乃緬述之。大男悲不自勝,遂離家出走。母出資托人到處冥搜,杳無音信。 申氏不能容何,強將其賣于重戾商人。至夜,以刀自割。賈不敢逼,將其贈與友人做裁縫。入門,主人出見,則奚生也。奚聞知何氏生子大男,遂以嫡妻待之。何氏體弱,勸丈夫納妾。半年后,買一三十余歲老妾,細審之,正是申氏。各相駭異。先時,申氏驅(qū)走何氏,申兄逼其改嫁。申從之,嫁一富商。富商年老無用,申氏不安于室,懸梁投井,不堪其擾。富商怒,遂轉賣于奚。既見奚慚懼不出一語。奚讓申氏拜見何氏,初不從,操杖逼之,方行妻妾之禮。 奚與某里人有小爭,里人以逼妻為妾訟奚,為縣令叱遂之。大堂上,何氏認出縣令正是兒子大男。初,大男外出尋父,幾經(jīng)磨難,被福建陳翁收留。翁富,賢其孝,遂留其伴兒讀。大男住翁家,不復游。而后考取功名。 一家相認后,大男出金,送父母回鄉(xiāng)。由此名分益彰。而何之待申,衣服飲食,悉不自私。申初懼復仇,至是益愧悔。奚亦忘其舊惡。一家和諧。 外秀內(nèi)糟半文盲 有婿如此不如娼
白話縮文: 嘉平縣某公子容貌俊秀。他去郡里考秀才,路過一家妓院,見門內(nèi)有個美貌女子,竟看呆了。晚上,那女子來到公子住所,自稱溫姬,愿與他私訂終身。此后,每隔兩三夜便來一次。一晚,她冒著大雨進了門,讓公子替她擦凈鞋上污泥,并信口吟出一句『凄風冷雨滿江城』,讓公子續(xù)吟。公子續(xù)不上,溫姬很掃興,便勸他認真讀書。 公子的姐夫宋某聽說女子貌美,便暗中偷看了一眼,不禁神魂顛倒。他備了厚禮去求見,鴇母卻說溫姬已死去多年。宋某愕然而歸,告知嘉平公子溫姬是鬼。再與溫姬相會時,公子提及此事,溫姬說:『你想得到美人,我想得到美丈夫,各遂所愿就足夠了,管他是人是鬼?』公子深以為然。 溫姬隨公子返回家鄉(xiāng),家人卻不知曉,因為只有公子能看得見她。父母見兒子獨睡書房,感到奇怪。等溫姬回家省親,公子才告訴了母親。母親大驚,告誡他與溫姬斷絕關系,公子不聽。家人想盡辦法,也趕不走溫姬。 一次,公子向仆人交代差事,寫的簡帖上錯字連篇:「花椒」誤為「花菽」,「生姜」誤作「生江」,「可恨」寫成「可浪」。溫姬見到該帖,在背面題道:『何事「可浪」?「花菽」「生江」。有婿如此,不如為娼。』從此再也不來了。公子看不懂她寫的話,仍把帖子交給仆人,傳出后成了笑談。 文言縮文: 嘉平某公子,風儀秀美。十八歲入郡赴童子試。偶過娼門,見內(nèi)有二八麗人,停步注目。女察之,微笑點首,就近與語。公子告以住址。及暮,女至,自言溫姬。又云:“妾慕公子風流,故私奔來就。區(qū)區(qū)之意,深愿奉以終身。”公子喜,約以重金相贖。由此,三兩夜一至。一夕,冒雨而來,吟曰:“凄風冷雨滿江城。”意求公子贖之。公子不解其意。女曰:“公子如此一人,何乃不知風雅!使妾掃興!”因勸公子認真讀書,公子諾之。 公子姊夫聞之,以溫姬知書明理,攜金至娼家求見,得知溫姬已死多年。姊夫愕然退,以告公子。至夜,以姊夫言告女。女曰:“誠然。君欲得美女子,妾亦欲得美丈夫,各遂所愿足矣,人鬼何論?”公子以為然。科考完畢而歸,女亦隨之。他人皆不見,惟公子見之。至則與女住書齋中。父母知女乃鬼,勸其絕之。公子不聽。父母深以為憂,百術驅(qū)除,皆不去。 一日,公子寫一便箋,讓仆人采辦,中多錯謬:“花椒”訛“花菽”,“生姜”訛“生江”,“可恨”訛“可浪”。女見之,書其后曰:“何事'可浪’?'花菽、生江’。有婿如此,不如為娼?!彼旄婀樱骸版跻怨邮兰抑螅拭尚咦运],不想虛有其表。以貌取人,毋乃天下笑乎!”言罷而沒。公子雖愧恨,猶不解所題。折箋示仆,聞者傳為笑談。 美石顛倒有靈驗 能為知己共存亡
白話縮文: 順天府人邢云飛愛石如命,遇到中意者,便不惜重金買來。一次,他打魚時網(wǎng)上一塊尺把長的石頭,四面玲瓏剔透,峰巒疊起。天將下雨時,石上每一細孔都會有云煙生出。 某土豪派家奴搶走此石,不料過橋時失手將石頭墜入河中。土豪以重金懸賞打撈未果。云飛對河哭泣,卻見那石頭就躺在清澈的水中,驚喜地取回供在內(nèi)室。一天,有老翁上門,說石頭是他家舊物,前后共九十二個孔竅,大孔中刻有『清虛天石供』五字,請云飛歸還。云飛細看果真如此,懇請老翁割愛。老翁說:『寶物顯露過早,惡劫未消。你執(zhí)意想留下,會減你三年陽壽?!辉骑w甘愿減壽也要留石。老翁隨手捏閉三孔,說石上孔竅便是云飛的壽數(shù)。 一年后,石頭被竊。過了幾年,有人在報國寺前叫賣那塊石頭。因云飛能說出竅中五字和三處指痕,石頭重新判歸于他。某尚書欲出高價買石被拒絕,便陷害云飛入獄。妻與兒子用石頭換出云飛,云飛悲痛欲絕,幾次尋死都被救下。一夜,他夢見一位自稱石清虛的偉男子,要他明年八月二十日以兩貫錢將石買回。 尚書得石后,孔竅再也不出云煙。第二年八月二十日那天,尚書的家人偷出石頭叫賣,云飛果然以兩貫錢買回。 云飛八十九歲去世,兒子用石頭為他殉葬。有小偷掘墓盜石,幾經(jīng)折騰后石頭破碎。兒子將碎片撿回,埋入了父親墳墓。 文言縮文: 順天府邢云飛,好石,見佳石則不惜重金而購之。一日,釣魚于河,有物掛鉤,沉而取之,則經(jīng)尺之石。四面玲瓏,峰巒疊秀。攜之歸,如獲異珍。天將雨,則孔孔生云,遙望如飄新絮。有土豪某,上門求觀。隨手將石交同來健仆,策馬竟去。邢無奈,頓足悲憤而已。仆負石至河濱,息肩橋上。忽失手,石墮河中。百計打撈,竟不可得。邢至河邊,失聲痛哭。偶一抬頭,卻見石在水中,大喜;解衣入水,抱之而出。攜歸,寶藏內(nèi)室而供之。一日,有老翁上門索石,曰:“此石為吾家故物,失去已久。既見之,請即賜還?!庇盅裕骸按耸昂缶攀?,孔中有五字:'清虛天石供’?!毙霞殞徶?,果真如此,懇請老翁割愛。翁曰:“寶物顯露過早,惡劫未消。爾執(zhí)意留下,會減三年陽壽?!毙显笢p壽。翁隨手捏閉三孔,余八十九孔,曰:“石上竅數(shù),即君壽數(shù)也。”問其姓名不言,遂去。 一年后,有賊入室,竊石去。邢悼喪欲死。訪察購求,全無蹤跡。積數(shù)年,偶入報國寺,見有人賣石。近視之,則故物也。行將認取,賣者不服,負石至官。賣石者能言竅數(shù),邢問其他,賣石者不能言。邢乃言竅中五字及三指痕。理遂得伸。石失而復得。某尚書欲高價購之,邢不與,仗勢污陷,致邢入獄。妻竊與子謀,獻石尚書家。邢始得以出獄,知失石,悲痛欲絕。尚書得石,孔中再無出云之異,久亦不甚器重之。翌年,尚書以罪削職,不久死去。邢夜夢自稱石清虛者,云某月某日,可于海岱門外將石贖回。至日,則見尚書之仆竊石出售,即以廉價買歸。后邢果八十九歲卒,其子以石為之殉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