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jié)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 寫意鳥類的畫法、主要是抓住所描繪對象的特點,如形狀、色彩等,然后用筆墨表達出來。畫鳥一般情況更注重神似和筆墨的運用,在創(chuàng)作時往往用擬人的方法,把鳥當人來畫,把作者的思想和寄托表達于畫面,使作品更為生動和富有意境。 一、結構和重心 畫鳥時可把鳥的頭部和身體結構看成蛋形,特別是身體部分可用蛋形來檢驗所畫鳥類身體形狀是否正確。蛋形中心點下垂線為鳥的重心線,當鳥處于站立或行走狀態(tài)時,重心線應在鳥的兩腳之間的范圍內,否則鳥的身體將處于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不穩(wěn)定狀態(tài)一般會出現在起飛或降落的時候)。
二、畫鳥應注意的情況 (1)畫鳥在站立或行走時,鳥的兩腳不要畫成平行線。
(2)畫鳥抓住樹枝等物體時,鳥爪的位置應高于被抓住的樹枝。
(3)畫飛鳥時,因鳥的兩翅是同時扇動的,所以畫飛鳥的兩翅要對稱于鳥背的中軸線。
三、怎樣畫好鳥的動態(tài)變化 通過寫生、觀察、臨摹等手段、了解鳥類各部分(頭部、身體、翅膀、腳爪、尾巴等)的結構特點,便可組合出各種動態(tài),不要死記硬背某只鳥的某個動態(tài)。 如圖①:鳥身各部分不動,頭部位置所產生的動態(tài)變化。
圖②:鳥身不動,頭和尾所產生的動態(tài)變化。
圖③:頭部不動,身體動所產生的動態(tài)變化
說明:如上類推,加上鳥翅和腳、爪等的變化組合,可畫出各種動態(tài)來,經常練習自然熟能生巧。 四、鳥類頭部畫法 學習畫鳥不可貪多,先掌握一種鳥的畫法,然后研究各種鳥類在畫法和造型上的共性和個性,觸類旁通,這樣才能進步比較快。 如圖所示為一組有共性畫法的鳥類頭部。左上是山雀頭部,把鳥嘴畫厚點,頭用褚石色,而頰加黑點就成了麻雀,與麻雀類似形狀畫成黑色便成了喜鵲,喜鵲頭上加幾筆就成了八哥,喜鵲頭上加上冠就成了公雞。右邊幾種鳥在造型上很具自己的特點,但仍然在畫法上有許多共性。此外,還要掌握所畫各種鳥的個性部分,除了頭部之外,鳥的尾、腳、爪、翅等都有其各自的特點。
五、鳥類腳與尾的畫法 學習畫鳥,既要了解鳥類造型和畫法上的共性,也要掌握不同種類之間的區(qū)別,特別應了解你所要學畫的鳥類的主要特點。下面的圖例為幾種鳥的腳和尾的畫法。
六、畫鳥步驟 寫意鳥類畫法的步驟有兩種: 1、較為傳統(tǒng)的畫法是從頭畫到腳,也就是從頭部畫起,這里以麻雀為例: (1)先畫上嘴下面較長一筆,再畫上面較短一筆,線條要有一定的弧度,不可太直。 (2)在長線上方畫眼圈,點鼻孔,眼圈周圍用焦墨擦幾筆,使眼圈突出。 (3)用褚石或朱德加墨畫頭部和肩,要畫出濃淡變化(有必要可加畫背部)。 (4)用濃墨畫腮、羽毛和身上斑點,加尾。 (5)畫腹部,加腳、點睛(腹部可用勾勒法也可用沒骨法)。
說明:畫鳥次序,也可以從頭頂畫起,如圖所示小雞的畫法。
2.從鳥身畫起: (1)以山雀為例: A.用花青加墨成藍灰色畫鳥的背部,要有濃淡變化。 B.用濃墨畫出羽毛。 c.加頭和尾。 D.畫腹部,點睛、加腳。
(2)以翠鳥為例: A.用朱磦先畫腹部(要有濃淡變化)。 B .加嘴、眼。 C.畫腮和肩。 D.畫羽毛、腳,最后點睛。
說明:以上為常見畫鳥的步驟,但當畫法熟練以后,可以用自己方便的次序來畫鳥,不必墨守以上舉例的步驟。 七、寫意鳥類畫法的造型特點 畫寫意鳥類時由于審美觀的差異及愛好不同,在造型上各有特點,有些畫得比較寫實,有些畫得概括等,但都有夸張變形的地方。寫意鳥類畫法在造型上可根據某種特定的鳥類來變形夸張(包括形象、色彩等),還可以是作者心中想像的形象,是作者對自然鳥類的理解所概括出來的鳥,而不是特定的某種鳥。 如圖所示兩個例子。
八、畫鳥與配景的結合 (1)首先要使所畫配景與所畫鳥類的生活習性或性格(品格)相符合,以表達作品所要表現的主題和意境。如用燕子表現春天的到來,那么就必須配能表達春意的植物,如桃花、柳樹等。
(2)還有一種情況是所表現的鳥和景物并沒有什么關系,但由于創(chuàng)作主題的需要,或是作者的良好愿望,而把不相干的景物和鳥配在了一起,如把松和鶴畫在一起等。這種因為主題的需要而主觀地把不相干的東西畫在一起,也是花鳥畫在表現思想內容上的一個特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