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錄每一個醫(yī)案,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每天總結(jié)經(jīng)驗,才能不斷地成長。 女,80歲,2024.01.05初診,咳嗽7天,咽癢,干咳,咳痰色黃質(zhì)黏難咯,嗆咳,夜間為主,咽部稍紅,無鼻塞流涕,汗出怕風,口干口苦欲飲,小便黃,大便每日2次偏稀,納可,睡眠可,舌暗紅,苔白膩,脈細滑。
處方:荊芥 10g,防風 8g,蟬蛻 6g,炒僵蠶 10g,薄荷 6g 后下,鉤藤 10g 后下,桔梗 10g,甘草片 6g,燀苦杏仁 10g,通草 4g,淡豆豉 10g,郁金 10g,射干 8g,蜜枇杷葉 10g,紫蘇子 10g,陳皮 12g,法半夏 10g,北柴胡 12g,黃芩片 10g:中藥3付,每天一劑,水煎,口服 1月9日,阿姨專門打電話給我,說服藥后咳嗽已經(jīng)痊愈。 按:臨床上,我們經(jīng)常見到,有一類患者,感冒后遺留有咽癢則咳的癥狀,特別麻煩,但是當我掌握了一首方以后,這類疾病就變得很輕松了,這就是喉科六味湯,喉科六味湯是治療咽癢咳嗽的專方,現(xiàn)代醫(yī)學稱為“喉源性咳嗽”,中醫(yī)認為咽癢是有風邪,喉科六味湯方中有:荊芥、防風、桔梗、甘草、僵蠶、薄荷,中藥以風藥為主,臨床上可以加蟬蛻、鉤藤、青果、木蝴蝶其中的1-2味藥以加強療效。 本案中還用到了上焦宣痹湯,這也是我最近治療流感咳嗽常用的方,主要病機是濕熱痹阻上焦,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不利,咽干或者咽稍痛、咽中有異物感,咽紅,舌紅苔白,就是有濕熱跟痰熱阻滯不暢的表現(xiàn),上焦宣痹湯的藥物組成有:枇杷葉、郁金、射干、通草、香豆豉,臨床常用于咳嗽、慢性咽炎等疾病。 ![]() 作者介紹 |
|
|
來自: 海納百川0627 >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