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中國,清王朝坍崩瓦解,北洋政府執(zhí)政人心不穩(wěn),破落的皇親貴族變賣家產(chǎn),新興的權貴、商人大肆收購,海外市場對中國藝術品的需求,造成了史上中國文物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轉手流通。上海城隍廟附近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古玩市場,其次是北京琉璃廠、天津和香港,其中英國玻西瓦爾?達維德、日本山中商會、法國盧芹齋皆為其時古董商中的佼佼者。盧芹齋及其盧吳公司凌駕眾人之上,號稱西方中國文物市場的古董教父。
盧芹齋與美國藏家們

盧吳公司舊照

盧芹齋
盧芹齋(1880-1957),浙江湖州人,在國際古董市場上以C .T. Loo更為聞名于世,其名號至今響當當。他精明能干,周旋于銀行家、軍火商、商業(yè)巨頭之間,經(jīng)其買賣的文物包括賓夕法尼亞大學館藏的唐代“昭陵六駿”石刻中的“颯露紫”,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的北齊石刻棺床,以及納爾遜博物館的廣勝寺元代壁畫等。作為20世紀初首批遠渡重洋,開拓歐美市場的古董商,盧芹齋靠走私文物大發(fā)橫財,成為歐美古董界的風云人物。據(jù)說目前存在于海外的中國古董,約有一半經(jīng)他手出售。然而,正因如此,國內外對其有著幾乎截然不同的評價,國人視之為“賣國賊”,歐美的藏家則視其為中國藝術的導師。而在現(xiàn)今的文物市場上,“盧芹齋”更像是著名的品牌,一件藏品若他經(jīng)手過,則帶有明顯的附加值,代表了來源與品質的保證,價格通常比較昂貴。
一介古董商人有何能耐能將數(shù)目如此龐大的文物販往國外,并且在歐美藝術收藏界闖出一番天地?可以說這一切都與20世紀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和其身后的政治支撐關聯(lián)頗深。
盧芹齋社交人物關系圖
事實上盧芹齋幼年失怙,初寄養(yǎng)于遠房的堂叔家,后入南潯張家做仆人,即服侍少主子——日后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的張靜江。

張靜江
1902年,張家使錢為張靜江買得清廷駐法國商務參贊的職位,張攜往巴黎的仆眷中便有盧芹齋,其時名為盧煥文,在日后生意中為了與文物的風雅相般配,易名“芹齋”。張抵達巴黎后,任了一個閑職,于是熱衷貿易,張靜江有商業(yè)天賦,開創(chuàng)了很多中外商業(yè)來往,比如茶葉、生絲、古董、銀行,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個在法國的公司——通運公司,而盧芹齋則在旁輔助倒賣中國的瓷器、字畫與清末稱的“小擺設”等,這似乎可以成為其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作為著名的“南潯四象”的張家,張靜江的舅父是著名藏家龐萊臣,為其提供充分的貨源以及人脈,而公司所有的盈利也悉數(shù)資助了孫文,投資革命。
龐元濟
而當時隨行巴黎的還有張靜江的妻弟姚叔來,在盧芹齋離開以后是通運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同樣擁有非凡的古董辨識能力和社交手腕。通過張靜江的人物關系網(wǎng),盧芹齋得以日后一步步邁向生意的巔峰。
昭陵六駿之颯露紫
通運公司的營業(yè)果如其命名寓意的那樣“生意興隆通四海,財運茂盛達三江”。盧芹齋從中看到了商機,1906年,也就是到達巴黎兩年之后,盧芹齋脫離了張靜江,自起了一家買賣中國古董的公司,名“東英樓”。盧芹齋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商業(yè)頭腦和品味很高的鑒賞水平,對上手的東西極為敏感和識貨,沒過多久,他就成為古董界的買賣高手。1909年,盧芹齋另組來遠公司,擴大古玩銷路。這時的盧芹齋買賣古董的數(shù)量好像常人買賣家具、瓷器。


北宋汝窯天青釉盤
尺寸:直徑17.5cm
來源:盧芹齋(C.T.Loo)售與 Stephen Junkunc Ⅲ
現(xiàn)香港藏家區(qū)百齡收藏


北宋汝窯青釉花口盞托
尺寸:高6.7cm,直徑16.6cm。
來源:查爾斯·朗·弗瑞爾(Charles Lang Freer)捐贈于1937年,原購自盧芹齋古玩公司(C.T. Loo & Co.)現(xiàn)藏華盛頓弗瑞爾美術館
與此同時,盧芹齋深刻地認識到張的人脈廣泛,與國民黨來往甚密,所以也與張靜江保持著友好的合作關系。張靜江這位資助孫中山革命的“紅頂財長”,其大部分資金來源于盧芹齋古玩販賣的收入,因此盧芹齋可以稱為真正意義上國民黨建黨前夕的財神老爺。也正因為張靜江、盧芹齋跟孫中山及其國民革命成功具有極其特殊的關系,民國政府對于盧芹齋走私文物一直實行網(wǎng)開一面的默認放行政策。


清光緒官窯 青花云龍紋盤
(張靜江舊藏)
古玩元素網(wǎng)元素集珍專場 LOT9
一介古董商人有何能耐能將數(shù)目如此龐大的文物販往國外,并且在歐美藝術收藏界闖出一番天地?可以說這一切都與20世紀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和其身后的政治支撐關聯(lián)頗深。
元末明初禮佛銘文銅鐘 盧芹齋舊藏
自世紀初直至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是西方收藏和研究中國藝術品的第一次高峰,也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第一次熱潮。雖造成中國境內出土文物不斷外流,但也為西方研究中國藝術提供了豐富養(yǎng)料。通過西方收藏家、學者、市場三方面的不斷交流,中國藝術研究與市場最終于20世紀后期逐漸成熟。
20世紀30年代,盧芹齋在他的公司接待客戶
羅拉稱盧芹齋是“亞洲藝術的康維勒”,她說:“盧芹齋讓西方發(fā)現(xiàn)真正的中國藝術,亦即:在中國為中國人創(chuàng)造的中國藝術。在他之前,西方人主要收藏的是具有中國風味的工藝品,例如十八九世紀的“五彩”“粉彩”瓷器,盧芹齋開拓、建立了一個高古藝術的市場,例如古代銅器、古玉、雕塑、壁畫等。他在西方的中國藝術教育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是西方中國文化的大使,為中國文化的教導和推廣做出了許多貢獻?!?/span>
北宋 登封窯剔刻花盤口瓶
尺寸:高43.2cm
來源:盧芹齋(C.T.Loo)《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S》紐約,1941年lot493號,現(xiàn)藏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Eli lilly伉儷捐贈
對他而言,這多少是一項賭注,當他開始賣古代銅器、古玉時,其在西方市場根本不值錢。為此他必須去教育他潛在的買家,來培育這個市場。他甚至創(chuàng)造一套詞匯來銷售中國高古藝術,目的在于出售他的貨品,其中“中國的巴洛克”就是他的發(fā)明。



南宋哥窯花口三足盤
來源:盧芹齋(C.T.Loo)售與 Stephen Junkunc Ⅲ2009年3月18-19日紐約佳士得《重要中國藝術品》lot702號 。成交價 866500美金。
在盧芹齋之前,世界藝術市場中的東亞藝術以日本作品為主要代表,中國與日本的文物之間并未有明確的區(qū)別。以較早收藏中國及東南亞藝術的美國收藏家弗利爾(CharlesLang Freer,弗利爾美術館創(chuàng)始人,以珍貴稀有的東亞文物聞名于世)為例,早期弗利爾收藏惠斯勒的畫作,漸而感染到東方藝術品的魅力,而其時也較模糊于日本藝術品這塊。盧芹齋將中國藝術品板塊從日本陰影下獨立出來,使其在世界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時于巴黎,他并非唯一經(jīng)營中國藝術品的古董商。他最大的對手是紐約的山中定次郎,即拍場上以“山中商會”聞名的日本古董商。然而盧芹齋最大的特色在于他眼光精湛和擁有與生俱來的商業(yè)頭腦,他在山中定次郎和所有古董商之前,直接到貨源地找藝術品。在他之前沒有人敢到中國去,除了弗利爾曾經(jīng)去過中國,并帶回幾件東西,但盧芹齋是長達50年有系統(tǒng)地直接到中國選貨。


對于盧芹齋的經(jīng)營策略,羅拉說:“他是第一位了解市場全球化的古董商;他是第一個直接到中國去找貨,然后拿到美國和歐洲賣的古董商。他第一個了解到貨在中國但錢在西方,必須到貨源地去找東西并拿到有錢的地方去賣。因此他很快在北京和上海開設分號,有專人在全中國各地找貨源,跟他聯(lián)絡,為他保留貨源。他則每年到中國一兩次,看貨、取貨、訂貨,拿到西方去賣,同時了解中國境內的最新行情。
他的活動范圍橫跨歐、美、亞三大洲。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則是錢在中國,藝術品在西方,情況正好相反。而且,今天人們的邏輯是將這些中國藝術品運回中國?!?/span>
唐代 鞏縣窯黑釉三足茶鐺
尺寸:直徑12cm
來源:盧芹齋(C.T.Loo) 1949年 售與Falk伉儷。
盧芹齋和北京上海古董行的大買賣人結成了一個圈子,類似現(xiàn)在的商會,不久又成立了中國近代史上一家最早、最大、時間最長的文物出口公司——盧吳公司。1911年10月10日后,長期國民黨背后的財政支持使盧芹齋意識到自己的時候到了,不等中華民國宣告成立,盧吳公司就率先開張。店名“盧吳”用的是盧芹齋和吳啟周的姓氏,發(fā)音很像中文的“盧浮”,寓意“中國的盧浮宮”,盧芹齋的野心可見一斑。盧吳公司設有兩個分號,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1914年,當盧回中國尋找古董貨源想要回巴黎時,戰(zhàn)火燒到了俄羅斯,所以他坐船繞道美國紐約再回巴黎。從此,他看到了新興的紐約市場,許多富豪在那里聚集。1915年盧芹齋在紐約建立了畫廊,從此他在紐約和巴黎都擁有了畫廊。盧芹齋駐巴黎,英語好的姚叔來駐紐約,上海的吳啟周、北京的祝續(xù)齋、無錫的繆錫華給他們進貨,運往上海,再由吳啟周往巴黎或紐約發(fā)出。
事實上,盧芹齋正式邁入國際古玩行業(yè)門檻,以進軍英倫,進而橫跨大西洋登陸美洲新大陸,開辟新興市場為標志。他的好幾筆大買賣與英美博物館的進貨有關。自1926年至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盧芹齋、吳啟周合辦的盧吳公司大量出口中國文物。吳啟周原是張家典當鋪當朝奉,吳母原是張靜江的弟弟張增鑒的奶媽,也曾隨張靜江赴法。吳啟周親自到北京、開封等地與當?shù)氐拇蠊哦搪?lián)系買貨。后又有他的外甥葉叔重從法國回來幫他辦貨,成為他的助手。九年過后,吳啟周將盧吳公司的經(jīng)營業(yè)務交給了葉叔重。
金代 黑釉花口尊
尺寸:直徑13.2cm
紐約佳士得2001年9月20日
lot77號
成交價:10000美金
來源:盧芹齋(C.T.Loo) 1950年 售與Falk伉儷。
葉叔重在古玩界又稱“葉三兒”,與戴潤齋(戴福保)、張雪庚、洪玉琳合稱上海灘“四大金剛”。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及以后,葉叔重仍給盧芹齋往美國進貨。藏家陳重遠在“琉璃廠系列”的書中寫道,盧芹齋、吳啟周、葉叔重出口文物形同壟斷,跟他們搞不好關系,就別想將文物出口到美國。當年盧吳公司財大氣粗,收購價格永遠比別人高上一成,且古董精品一概接收,一般古董商都爭不過他們。市面上出現(xiàn)真正有價值的古董,總是會流向盧吳公司這個圈子,也奠定了盧吳公司的地位。以商周青銅器為例,盧芹齋經(jīng)營中國文物50余年,經(jīng)他手賣給外國人的就不下千余件。在陳夢家編著的《美國掠奪我國殷周銅器集錄》中收了845件銅器,其中有312件經(jīng)盧芹齋轉手。而買家主要是海外許多著名博物館、美術館及私人收藏家。

商 皿方罍
羅拉在《盧芹齋傳》中寫道:“盧芹齋幫助建立了西方博物館和私人藏家手中最棒的亞洲藝術收藏。他會針對每個博物館的情況推薦藝術品給他們,建議博物館館長、研究員、私人收藏家該買哪些東西。”同時,盧芹齋雖然是位古董商,但他希望自己不要看起來只是一個商人,所以他極力建立促進研究和討論的知識分子形象。他的身邊總是聚集一批知識分子,這也是他的商業(yè)策略之一。
他在紐約的店鋪便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古董交流會所,許多考古學家、知識分子、漢學家、博物館館長和研究員出入其中。而作為精明的商人,盧芹齋善于傾聽,了解歐洲人、美國人的個性,從而謀求商業(yè)上的往來。而在王世襄與陳夢家赴美考察期間,盧芹齋也傾其所能幫助他們活動。
2014年6月皿方罍回歸國土,9月乾隆“瓷母”大瓶以1.51億在美拍賣,而此兩件國寶都曾為通運公司舊藏。通運公司、盧吳公司以及日本山中商會,可稱為20世紀初歐亞美亞洲文物熱的三駕馬車。
瓷母
故宮博物院藏
1902年,姚叔來隨滿清派駐巴黎上任領事的孫寶琦團隊同往,同行的便有張靜江、盧芹齋、吳啟周等。直到1950年張靜江在紐約去世,通運公司繼續(xù)由姚叔來主持,可以說姚叔來是通運公司的主要當家人。姚叔來受家庭熏陶,通中國古董,對青銅器陶瓷,古代書畫玉器情有獨鐘,著有《中國書畫研究》,在國際古玩界以C.F.Yau著稱。
巴黎“紅樓” 盧芹齋舊址
相較于盧芹齋,通運公司身后龐大的人脈體系更為堅實。龐萊臣稱姚叔來“姻三兄”。龐萊臣是張靜江的舅父,龐氏姐是張靜江的親母,姚叔來的姐姐是張靜江的原配夫人,可見其關系親近。龐萊臣是中國20世紀上半葉最著名的書畫收藏和鑒賞家,通運公司的中國古代書畫有一大部分來自龐氏收藏。

趙佶 鸜鵒圖
龐氏收藏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英法兩地古董生意一落千丈,通運公司轉赴美國紐約第五大道開辟新市場,經(jīng)理仍為姚叔來。這樣逐漸形成了法國盧芹齋和美國姚叔來分別于東西兩半球經(jīng)營中國古代藝術品的古玩業(yè)格局。實際上,直至盧芹齋來紐約開拓古董市場,包括美國通運公司的經(jīng)營,更多的是盧芹齋在策劃。姚叔來上世紀初經(jīng)常往返于歐美和中國之間,而期間比較遺憾的是與英國古董商大維德的收購較量。在大維德于中國瘋狂收購中國宮廷瓷器的時期,最大的競爭對手便是通運公司。
大維德期間抓住鹽業(yè)銀行準備拍賣慈禧太后于1901年抵押在中國各個銀行的瓷器之機,一次性搶購了40余件宋元明清精品,當時主要的對手是通運公司。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鹽業(yè)銀行總經(jīng)理曾急電催促姚叔來從紐約返回,磋商收購“取回”辦法,但還是讓大維德下手快、出錢多,先得了手。對于20世紀這批遠跨重洋的古董商的評價,可借用藏家張伯駒先生一句話:“綜清末民初鑒藏家,其時其境,與項子京、高士奇、安儀周、梁清標不同。彼則楚弓楚得,此則更有外邦之剽奪。亦有因而流出者,亦有得以保存者,則此時之書畫鑒世故家,功罪各半矣?!?/span>

北宋 建窯黑釉兔毫盞
紐約佳士得2001年9月20日
lot91
成交價 48000美金

北宋 青白釉刻蓮花葵口盤
尺寸:直徑18.1cm
紐約佳士得2001年9月20日
lot97號
成交價3500美金

南宋 青白釉塔型器
尺寸:高28.6cm
紐約佳士得2001年9月20日
lot102號
成交價 32000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