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次次寬容的過程,初中的孩子們,都是未成年人,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而作為成年人的老師,應(yīng)該包容孩子的錯誤,給孩子們改過的機會。特別是這兩年,可能是因為年齡大的緣故,越來越能容忍孩子們的缺點和錯誤,因為是人都有缺點,就連孔子他老人家還承認自己不是完美,《論語·子罕第九》中的一句話:“人無完人,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遲到是一種不自律的表現(xiàn),有學(xué)生經(jīng)常遲到,有的竟然一周能有八次遲到,剩下兩次還是請假了。這一周五天,上午下午十次到校,竟然這樣的結(jié)果,如果老師較真兒,還真得處理這樣的孩子,但是,應(yīng)該想到好的地方,雖然遲到,但還是不影響上課的,比起有的學(xué)生不到校,要強許多的。一般情況下,我會聯(lián)系家長,看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遲到,然后再跟孩子談?wù)?,要怎么解決這個遲到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會有兩天的改觀,畢竟總是讓老師提醒也挺不好意思的,但是堅持不了幾天,又舊病復(fù)發(fā),那就再想辦法,請家長買一個鬧鐘,定好鬧鐘后放到離床很過多的地方,只能起床來才能關(guān)了鬧鐘。當(dāng)然,這方法是我想的,效果往往并不明顯,因為不是發(fā)自孩子內(nèi)心的想不遲到,所以還得讓孩子自己想明白按時到校的道理才行。有的孩子,遲到是因為在家看電視,或者手里有手機,玩到什么時候,家長也管不了,沒有充足的睡眠,自然起不來床,來上學(xué)就已經(jīng)是咬牙堅持了,真是心疼這樣的孩子,一方面抵擋不住手機的誘惑,一方面還要面對內(nèi)心還泯滅的良知。這些孩子也有自尊心,每天在別人早讀已經(jīng)快20分鐘的時候,才背著書走進教室,雖然別人不說,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長此以往,心里也是糾結(jié),這就形成了一種自我教育的過程,既然老師的批評教育沒作用,那就讓集體影響他們吧,畢竟這樣的孩子是少數(shù)。時間一長,慢慢就會好一些,畢竟人都不想跟集體不一樣,要融入集體,就要服從集體的意識,不能成為另類。沉迷手機也是現(xiàn)代社會中學(xué)生的通病,手機離不了,但又掌控不住,以至于有的孩子沒有手機就像丟了魂兒,沒精神,沒心思學(xué)習(xí),手機儼然成了自己的主人,因為在家玩手機熬夜而不來讓學(xué)的孩子也是有的,極少數(shù),但是我從來不會因為孩子玩手機而讓孩子回家反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想在家休息也可以,但是隨時歡迎來上學(xué),畢竟是九年義務(wù)教育,不能剝奪孩子們的受教育權(quán),犯了錯誤沒關(guān)系,改正即可,后來忍不住又犯了,再改,直到完全改正就行。所以,有的孩子已經(jīng)從手機中解脫了出來,不再因為沒手機而不來上學(xué),因為離開手機,生活還要繼續(xù),學(xué)習(xí)還要堅持,但是從手機里走了出來,這就是進步。給機會,而不斷后路。不能想著老師教育一次就能讓孩子永不犯錯,有這種想法的老師會過得不快樂,那樣也會影響孩子們,讓他們不快樂。人都是在不斷的犯錯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老師最好是能利用孩子犯錯誤的契機,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允許孩子們犯錯誤,并且相信孩子改正了還會再犯,但總的來說,孩子是不斷成長的,因為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現(xiàn)象。有了這個信念,就沒有那么多的不如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