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長宏(文學(xué)之都居士) 2023年12月16日 中國傣族按分布地區(qū)有傣泐、傣那、傣亞、傣繃、傣端等自稱。西雙版納等地自稱“傣泐”,德宏等地自稱“傣那”,紅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稱“傣亞”,瑞麗、隴川、耿馬邊境一線的自稱“傣繃”,瀾滄芒景、芒那的為傣繃支系。漢族稱傣泐為水傣,傣那為旱傣,傣亞為花腰傣。早在公元1世紀(jì),漢文史籍已經(jīng)有關(guān)于傣族先民的記載。漢晉時(shí)期稱為“滇越”“撣”或“擅”“僚”或“鳩僚”。唐宋文獻(xiàn)則稱為“金齒”“黑齒”“銀齒”“繡腳”“繡面”“茫蠻”“白衣”等。元明時(shí)期仍稱為“金齒”“白衣”?!鞍滓隆庇謱懽鳌鞍僖摹薄鞍滓?quot;“伯夷”,有的誤作“僰夷”,以致與白族混淆。清以來稱為“擺夷”。新中國成立后,根據(jù)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為傣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