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熟悉變?yōu)槟吧罚阂环萆鐣W家寫給當代人的睿智生存指南齊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出生于波蘭,是當代西方杰出的思想家,曾任華沙大學社會系教授、英國利茲大學終身教授。他被譽為“當今用英文寫作的偉大的社會學家”“后現(xiàn)代性預言者”,一生出版 50多本著作,代表作品有《流動的現(xiàn)代性》《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現(xiàn)代性與大屠殺》《社會學之思》等。 記者、作家彼得·哈夫納(Peter Haffner,1953— ),長年在美國、波蘭和德國工作。他在蘇黎世大學攻讀哲學和歷史學位,之后,成為一名自由記者,為瑞士、德國和奧地利的媒體工作,曾獲埃貢·歐文·基施獎、蘇黎世新聞獎。 齊格蒙特·鮑曼去世前曾與彼得·哈夫納交談了幾天,在他英國利茲的家中,就他畢生的工作進行了四次長談。 21世紀偉大的社會學家與犀利記者的智力交鋒,獻給我們一代人的思想小書——《將熟悉變?yōu)槟吧号c齊格蒙特·鮑曼對談》。這更是一份寫給當代人的睿智生存指南:關(guān)于今天的人的境況,關(guān)于我們當下的生活。 在長談中,他繼續(xù)描述我們的時代,涉及當前生活的方方面面:愛與親密關(guān)系、身份、工作與休閑、家庭、猶太性、道德、幸福、社會。從“二戰(zhàn)”“納粹大屠殺”到“數(shù)字時代”,從“經(jīng)濟危機”到“消費主義與新窮人”,從社會責任到公民權(quán)利,從戰(zhàn)爭陰影到幸福日常,從偶像作家到人格類型……為懸浮在不安全感中的我們這代人提供對自己境況的新認知。 比如關(guān)于“選擇伴侶”,鮑曼說,“好伴侶不是兩個一模一樣的人的組合。好伴侶相互補充。一個缺的,另一個有。雅妮娜和我就是這樣。她不太喜歡做飯;我喜歡——因此,我們相互補充?!?/p> 關(guān)于“烏托邦與歷史”,鮑曼認為,“他們(年輕一代)中的許多人已經(jīng)失去了思考何為良好社會的能力。他們更喜歡思考怎樣在這個無序的、不可預測的、讓人不舒服的世界中,為自己,為家庭,為他們的親人找到一個舒適的位置。這不奇怪: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文化、多中心的世界,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長期規(guī)劃是沒有用的,因為一切都變得如此之快。我們沒有能為我們指引方向的'北極星’。” 關(guān)于“幸福感”,鮑曼說,“幸福的反面不是生活的艱難和掙扎,而是無聊。如果沒有問題要解決,沒有時不時地超出我們自身能力的挑戰(zhàn)要應對,我們就會變得無聊。而無聊,是人類最普遍的痛苦。幸福不是一種狀態(tài),而是一個時刻、一個瞬間。在這里,我同意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說法。在打敗對手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幸福。脫掉緊到夾腳的鞋子也會讓我們感到輕松和快樂。持續(xù)的幸福是可怕的,是一場噩夢。” 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認為,鮑曼用非凡的才華和創(chuàng)造力,建立了一個任何人都必須認真對待的立場。 從軍隊少校到大學教授,從實踐者到思想者,鮑曼從未停止思考。但他并不直接提供解決方案,而是鼓勵大眾更好地認識已經(jīng)發(fā)生、正在發(fā)生,以及將要發(fā)生的事實和真相。他狡黠睿智地描述我們這個流動不居的時代,以及人的境況;從不回避我們這個時代的重大問題,總是努力質(zhì)疑公認的智慧和常識,讓熟悉的東西變得陌生。 一直活潑敏銳,始終心懷希望,做悲觀的樂觀主義者,這是鮑曼通過文字傳達給我們的力量——“即使知道明天世界會毀滅,我還是會種我的蘋果樹?!?/p> 如《衛(wèi)報》所推薦:如果鮑曼能活得足夠久,繼續(xù)他與瑞士記者的對話,讓熟悉變得陌生,那這可能會成為世界上偉大的播客的開篇。 原標題: 《將熟悉變?yōu)槟吧罚阂环萆鐣W家寫給當代人的睿智生存指南 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 陳俊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