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書從楷起,這已經(jīng)是書法界一項不成文的規(guī)則了。那么,楷書選誰合適呢?大家一定要記住“取法乎上”這一原則,因此,鐘繇、王羲之、王獻之、鐘紹京、“楷書四大家”是很好的選擇,稍退一步,也可以從文征明、王寵作品入手。但如果再退或是從學于當代某些楷書“大師”,恐怕就不是什么好的選擇了。
關于楷書的法則,在古代就已經(jīng)幾乎完備了,現(xiàn)代書法所謂的改良,無非是為了適應需求所進行的簡化,這樣一來,原本豐富多變的筆法,就變得非常單一、甚至與電腦打印字體越來越像。練這樣的字,怎么能指望水平越來越高呢?
“楷書四大家”中,真正把書法之美發(fā)揮到極致,并兼顧筆法嚴謹者,非趙孟頫莫屬?!摆w體”之美雅俗共賞,即使是不懂書法的外行,看了他的字也要被折服。當我們感嘆《靈飛經(jīng)》美不勝收、文征明的字如無瑕美玉時,再看看趙孟頫的《汲黯傳》,就會明白什么叫“天外有天”。
小楷作為楷書的一種,格外考驗書寫者運腕、用筆的沉穩(wěn)熟練,稍微一手抖,就會滿盤皆輸,因此,古今能寫小楷者,幾乎都是眾體皆能的大師。趙孟頫也不例外,很多人認為他以行書聞名,殊不知其最精小楷:“子昂篆、隸、正、行、顛草,俱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
《汲黯傳》被譽為“小楷之冠”,筆畫精純雅秀,每個字都寫得一絲不茍,隨便挑出一個都值得學習一年。此作全卷119行、共1946個字,單子大小約1厘米,其中第六至十二行斑駁不清,由文征明補全,文稱贊此作“楷法精絕”。
趙孟頫小楷取法晉唐,融合王羲之《黃庭經(jīng)》《樂毅論》、王獻之《玉版十三行》和智永《真書千字文》等人法度?!都橱鰝鳌芳怃h起筆或切筆而入,提按動作明顯,主筆剛健細潤、舉重若輕,次筆方圓并用,調(diào)轉(zhuǎn)靈活,勾挑精巧銳利,圭角分明。
《汲黯傳》結(jié)字極為精致,端莊秀麗,略帶欹側(cè),間架緊實修整,卻無逼仄感,橫豎撇捺四面外拓開張,舒展大氣。章法上上下連綿、左右呼應,疏密得宜。此作給人以精雕細琢的美感,無一處懈怠、無一處不妥帖。從用筆、結(jié)字再到章法、墨法,細致婀娜,放大十倍來看也找不到瑕疵,難怪有網(wǎng)友說“有了這件《汲黯傳》,《靈飛經(jīng)》都可以扔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