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國是在俄羅斯聯(lián)邦下為了實現(xiàn)民族區(qū)域自治而成立的地方自治行政單位,延續(xù)于原俄羅斯蘇維埃聯(lián)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下的自治共和國,根據俄羅斯憲法第68條,自治共和國可決定自己的官方語言和自己的憲法,這項權利是州、自治區(qū)、邊疆區(qū)所沒有的;但俄羅斯聯(lián)邦憲法第3條明確規(guī)定共和國不享有主權。各共和國都有自己的民族,也大多存在一些主張分離的勢力,一共21個(克里米亞實際控制權在俄羅斯)。
阿迪格共和國
阿爾泰共和國
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
布里亞特共和國
車臣共和國
楚瓦什共和國
達吉斯坦共和國
韃靼斯坦共和國
哈卡斯共和國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卡爾梅克共和國 主體民族卡爾梅克人就是當初土爾扈特部東遷之后,遺留在俄羅斯的土爾扈特蒙古人。
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
卡累利阿共和國 曾經的蘇聯(lián)加盟共和國之一,后來給降級了
科密共和國 這國徽,莫名喜感
馬里埃爾共和國
莫爾多瓦共和國 這個莫爾多瓦人不是摩爾多瓦人,是烏拉爾語系中的芬蘭-烏戈爾諸民族中的人口第四多的民族,僅次于匈牙利人、芬蘭人和愛沙尼亞人,而我們熟悉的摩爾多瓦人則是屬于印歐語系羅曼語族。
薩哈共和國
圖瓦共和國 這個地方,原來叫唐努烏梁海
烏德穆爾特共和國
印古什共和國
克里米亞共和國 |
|
|
來自: 虛懷若谷 > 《各國行政區(qū)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