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化與法治:中國實踐與國際經驗 “第十二屆中國社會科學論壇(法治·2023年)”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王春燕)10月19—2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社會科學論壇(法治·2023年)”在京召開。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江必新,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法學院教授基莫·諾提歐,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聯合黨委書記、法學研究所所長莫紀宏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謝增毅主持開幕式。本屆論壇的主題為“現代化與法治:中國實踐與國際經驗”。 ![]() 法治是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張文顯表示,世界各國法治現代化具有憲法法律至上、尊重和保障人權、監(jiān)督和制約公權、維護市場競爭、構建社會秩序、促進人類和平、立足本國國情等共同特征。中國式法治現代化,不是近代西方法治的翻版,而是獨具特色的制度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中國法治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國法治與西方法治的最大區(qū)別。中國法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政治立場與核心價值,是我國法治與外國法治最根本的區(qū)別。中國法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這是我國法治與近代以來西方法治在戰(zhàn)略布局上的重大差異。我國實施的是大國法治戰(zhàn)略,將人類社會法治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與中國法治發(fā)展的具體規(guī)律相結合,將法治進化論模式和建構論模式、內涵性路徑和外延性路徑、自上而下演進和自下而上推動相結合。 江必新提出,法治既是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現代化的必要基礎和重要保障。要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法治必須自身實現現代化。法治的現代化過程,就是法治領域的一系列變革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是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發(fā)展過程,是由理念、價值、體制、機制以及程序、制度等轉型迭變并相互影響的過程。我國法治現代化,不僅要具有中國特色和法治底色,而且要具有實踐鮮色和時代亮色,還應當堅持人本化、民主化、社會化、本土化、效能化、智能化、國際化、體系化等標準。 莫紀宏表示,現代化離不開法治的保障,法治也離不開現代化的推動。沒有法治,就沒有現代化。同樣,沒有現代化,也不可能真正建成有效的法治。法治是獨立于現代化存在的價值,并不是現代社會獨有的產物;現代化必須具有公共性,法治是確定現代化概念公共性的唯一的制度方式;沒有現代化的法治就沒有整體意義上的現代化;現代化必須建立在牢固的法治價值基礎之上。 法治現代化的國際比較 來自中國、芬蘭、日本、德國、巴西、美國、波蘭、英國等國家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并圍繞“現代化與法治的互動關系”“法治現代化的國際比較”“數字時代的法治現代化”“數字技術發(fā)展與法治應對”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基莫·諾提歐認為,在當今復雜的世界,一個國家應該具備強大的履職能力,既能解決本國發(fā)展問題,又能夠應對全球挑戰(zhàn),而法治是確保國家履行其職能的核心。與此同時,國家利益不應偏離更廣泛的人民利益,因此,所有的權力都應受到法律的規(guī)制。此外,當今世界出現諸多新情況新問題,例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法治與現代化面臨更多挑戰(zhàn)。只有解決好這一問題,發(fā)展中國家才能規(guī)劃自己的命運。 “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對于各個國家實現和發(fā)展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敝袊鐣茖W院學部委員、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李林認為,在當代中國,法治與中國式現代化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對于把中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發(fā)展目標,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可或缺的“軌道”。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在法治建設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同時也面臨諸如整體上法律規(guī)范體系仍然不夠完備、總體上法治實施體系仍然不夠高效、涉外法治短板仍然比較明顯等新挑戰(zhàn)、新任務。 “現代化進程中必然會出現各種社會矛盾和利益問題,但不能頭疼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必須從法治上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制度化方案,以公開明確、穩(wěn)定普遍、合理合法的制度方式在法治軌道上解決?!敝泄仓醒朦h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主任封麗霞提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以法治方式推進,更好發(fā)揮法治固根本、穩(wěn)預期、利長遠的作用。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院教授理查德·吉森、日本早稻田大學比較法研究所所長岡田正則、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陸凱、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法學院公法研究中心主任尼古拉·韋爾梅斯等國外學者從各自研究角度出發(fā)介紹了本國法治建設歷史與現狀,并梳理了數字時代法治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
|
|
來自: skysun000001 > 《單位文章學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