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胡清肝湯出自明代醫(yī)生陳實功的著作《外科正宗》,其組成為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黃、柴胡、黃芩、梔子、天花粉、防風、牛蒡子、連翹、甘草各1錢(3g)組成,用法為水煎服。 本方有疏風活血、散結消腫的功效,用于肝、膽、三焦風熱所致的鬢癰、脅癰等初起未成膿者,癥見局部紅腫熱痛,口苦脅痛,頭暈目眩,舌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 現(xiàn)代常將其用于咽喉炎、慢性扁桃體炎、頸部淋巴結炎等癥屬肝、膽、三焦風熱證者。本方具有保肝、利膽、抗菌、解熱、抗炎、抗腫瘤等作用。 本方可用作淋巴瘤治療的基本方之一,如果淋巴瘤患者出現(xiàn)紅腫熱痛,口苦脅痛,頭暈目眩,舌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等癥狀,可以本方為基礎方,各藥用量均加大至10g,另外加三棱10g,莪術10g,并加有清熱解毒和抗癌消腫的仙鶴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夏枯草等各10-30g。另外配合小金丸和西黃丸等抗腫瘤中成藥使用。如果患者還有其他癥狀,如頭暈目眩,則加鉤藤、天麻等同用。 本方是由四物湯和半張小柴胡湯組合,然后加味防風、牛蒡子、連翹等疏散風熱,消腫散結藥而成。所以本方的組方原理為補血活血、和解少陽、疏風散熱、消腫散結,中醫(yī)認為淋巴結腫大系少陽證,故需要用柴胡湯的思路。既然出現(xiàn)了成型的腫塊或結核,則其存在血瘀的問題,就應配合活血化瘀的思路同治。所以這個組方就是以小柴胡和四物湯為基礎組合而成的。 連翹和牛蒡子都是既能疏散風熱,又能消癰散結的中藥,這兩個藥也是抗腫瘤的常用藥。只是單獨用這個方子抗腫瘤,其效果有限。我們要用它來組方治療腫瘤,必定要加大力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