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6年,周恩來總理病逝,國內被悲傷地情緒所籠罩。聽聞這個噩耗,遠在美國的楊振寧以及各界僑胞也都悲痛不已。 他們?yōu)橹芸偫碓诩~約組織了大規(guī)模的追悼會。追悼會上,楊振寧致悼詞。悼詞中,他引用了毛主席關于生死的看法。 三個月后,楊振寧回國祭拜周恩來總理,鄧穎超在人民大會堂江蘇廳會見了楊振寧與他的母親羅孟華、妹妹楊振玉。 在楊振寧到來之前,鄧穎超就已經(jīng)在報紙上看到了楊振寧等人在紐約為周總理舉辦的盛大追悼會。 因此,見到楊振寧后,鄧穎超首先向他表達了感謝。 楊振寧說: “在美國,我所認識的華僑、華人以及美國人,盡管沒有見過周總理,但是他們都非常敬佩周總理!此次來北京,我是代表他們,來向周總理的靈位敬獻花圈的,以表示大家對周總理的無限懷念。他們還讓我作為代表看望您,表達對您的誠摯問候!”
但是,楊振寧來到北京后才發(fā)現(xiàn),周總理并沒有靈位。對此,他感到非常遺憾。 接下來,楊振寧問了鄧穎超三個有關周恩來總理的問題。 第一個是關于周恩來總理遺體處理的問題。 對于周恩來總理的感情,楊振寧不僅僅是欽佩,還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感情。 1971年,當楊振寧回到闊別26年的祖國時,日理萬機的周恩來總理親切的接見了他。 在人民大會堂宴請楊振寧一家時,周總理的親切態(tài)度讓他們感到非常輕松。 期間,聽到楊振寧稱呼岳母楊秀清為“媽媽”,而稱呼岳父杜聿明卻是“先生”時,周恩來總理趕緊糾正楊振寧: “這個稱呼可不對啊,你應該叫岳父大人!” 眾人聽后哈哈大笑。 對于周恩來總理在細微之處的提點,楊振寧很感動。 期間,周恩來總理和楊振寧聊了5個小時之久。周恩來總理問了他很多問題。
比如,美國大學的組織問題,美國大學辦學方針等。楊振寧能夠感覺到,對于這些問題,周總理都有一些認識,之所以問楊振寧,是想知道他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 1972年,楊振寧再次訪華,周恩來總理又一次親切接見了他。 這一次,楊振寧向周恩來總理提出一些建議,比如重視基礎教學與理論研究。對此,周恩來表示贊同。 1973年楊振寧訪華期間,周總理又陪他見了毛主席。 之后,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安徽廳宴請了楊振寧夫婦以及杜聿明夫婦。 當時,楊振寧的妻子還跟周總理開了個玩笑:
周總理聽后大笑。 回想起這些往事,楊振寧的心里總是感到非常溫暖。他覺得,總理對待他們,就像是家人一般歡聚一堂……
基于這樣的感情,當楊振寧聽說周恩來總理去世前交代要將自己的骨灰灑向江河湖海時,他內心對周總理強烈的感情與他的理智產(chǎn)生了極大的沖突。 這讓他非常難受,以至于在說周總理骨灰處理問題時,楊振寧情緒失控,當場痛哭出聲…… 楊振寧的情緒瞬間感染了其他人,除了鄧穎超,大家也都忍不住失聲痛哭。 鄧穎超趕緊安慰楊振寧:
隨后,鄧穎超向楊振寧講述了周恩來總理多年前關于推動中國喪葬習俗變革的想法。 為了推動這場革命,毛主席、周恩來等中央領導自愿帶頭,在倡議書上寫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去世后火化的決心。 對于火化遺體這件事情,周恩來總理非常重視。他曾和鄧穎超約定,后死的那個人要保證實現(xiàn)先死的那個人火化遺體的愿望。 臨終前,周恩來總理不放心,再一次向鄧穎超提起了這件事。
周總理之所以不放心,是因為當時鄧穎超只是一位普通的黨員,而周總理是國家領導人。他擔心自己去世后,后事處理由中央決定,鄧穎超作為一名普通黨員,無法確保實現(xiàn)對他的諾言。 好在,黨中央與毛主席都非常理解周恩來總理。當鄧穎超提出這個要求時,毛主席與黨中央很快就批準了。 聽到這里,楊振寧追問道: “總理的骨灰一點都沒有了嗎?” 鄧穎超回答:“沒有了?!?/span> 周恩來去世后,鄧穎超對于火化問題提出了兩點要求:安全、完整。 也就是說火化前后要將火化爐打掃干凈,然后將骨灰全部裝進一個骨灰袋內。 撒骨灰之前,有人提出保留一部分骨灰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留作紀念。但鄧穎超果斷拒絕了這個提議。 鄧穎超覺得,那樣的話就不徹底了,她想按照周恩來總理生前的愿望,將骨灰全部撒掉。 楊振寧的第二個問題是關于周恩來總理與鄧穎超的結婚照。
在紐約舉辦的追悼會上,有人說其中一張合照是他們在廣州照的結婚照。 對此,鄧穎超否認了。 鄧穎超表示,他們夫婦都是堅決反對舊習俗的,結婚的時候沒有任何儀式,也沒打算請人喝喜酒、吃喜糖,更沒有照結婚照。 楊振寧看到的那張合照,應該是1925年周恩來總理第二次東征打陳炯明前拍的合照。 第三個問題是關于周總理帶病工作的問題。 得知周恩來總理身患心臟病、癌癥后依舊沒有放松工作強度,楊振寧不解的問道: “既然總理當時已經(jīng)得病了,為什么不讓他休息,還讓他繼續(xù)工作呢?” 對于楊振寧的疑惑,鄧穎超給出了答案。 其實,周恩來總理幾十年來一直都保持高強度工作的節(jié)奏。這并非是誰強迫他這樣做,而是對于他來說,工作是他生活的第一需要。 當這個第一需要得到滿足的時候,無論身體多苦多累,他的內心都是滿足的、舒暢的、愉快的。
而如果這個生活的第一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他就會感到非??鄲馈_@對他的健康來說,反而是一種更大的損害。 鄧穎超的話,讓楊振寧對于周恩來總理的敬佩之情更深了幾分。 有人說,周總理可謂是“完人”,幾乎所有接觸過他的人,都對他發(fā)出由衷地贊嘆。 這種神奇的魅力,不僅與周恩來總理出色的工作能力、出眾的才華有關,還與他的工作態(tài)度,以及待人真誠的習慣有重要關系。 對于工作,周恩來總理永遠都是認真細致、極端負責。無論大小事情,他都一絲不茍的對待。 哪怕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甚至是一個看上去非常微小的細節(jié),周恩來總理都能考慮的非常周到。 比如,當年試爆原子彈的準備過程中,聽說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的可能性超過99%時,周恩來總理叮囑工作人員一定要做好以防萬一的準備工作。 另外,周恩來總理尤其強調要做好試驗的安全保密工作,要求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相關規(guī)定,所有參與人員即便是面對家人也要嚴格保密。
這一點,周恩來總理自己也嚴格執(zhí)行,對妻子鄧穎超進行保密。 實施爆炸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按照周恩來總理的要求,確定了聯(lián)絡通訊所使用的暗語與密碼。 基于對自己與家人的嚴格要求,參加革命工作多年,周恩來總理心里藏了太多的秘密沒辦法跟深愛一生的妻子分享。 對此,鄧穎超非常理解。她也有一肚子的話沒有機會對周恩來總理說。晚年病重時,躺在病床上的周總理看著床邊的鄧穎超,突然說: “我還有很多話沒有對你說?!?/span> 鄧穎超深情的看著周總理回應道:“我也有很多話沒有對你講?!?/span> 隨后,倆人陷入沉默,靜靜對望。良久之后,鄧穎超說了一句: “那只好都帶走嘛!” 周總理是個純粹的人,是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是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他是人民的總理,所以縱然他已離去多年,人民依舊深深懷念著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