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說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這個小長假,你的體重漲了嗎? 這些年,審美大方向總體還是“以瘦為美”,身邊也不乏人一直“叫囂”要減肥,運動健身也成了主流…… 但為什么中國人的體重卻越來越沉? 
從少男少女到大爺大媽,似乎身邊的人不是正在減肥,就是在減肥的路上。嘗試過名字各異的飲食減肥法,買過黑科技的減肥產品,辦過健身房的卡、請過私教、嘗試過晨跑夜跑……反手摸肚臍、A4腰、直角肩……似乎每隔一段時間,社交媒體上就能看到類似的“挑戰(zhàn)”和“接力”。越來越小的衣服尺碼,也在展現“以瘦為美”的審美標準。“一瘦解千愁”的觀念似乎已然深入人心,但從數據來看,中國人不僅沒瘦,反而越來越胖了?1992年時,中國男性和女性的平均BMI分別為20.6和21.1。到了2023年,中國男女平均BMI已經上升到了24.1。男性超重比率大約是女性的1.5倍,肥胖比率是女性2倍。根據香山健康關于2022年平均身高體重的統(tǒng)計,2022年18-80歲男性平均體重75kg,女性平均體重59.8kg。這個數據比《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統(tǒng)計的2015-2019年數據分別增加了5.4kg和0.8kg。 2023年發(fā)表的《中國肥胖患病率及相關并發(fā)癥:1580萬成年人的橫斷面真實世界研究》顯示,中國目前的超重者占34.8%,肥胖者占14.1%。這些數字說明,肥胖已成為相對普遍的社會性健康問題。未來營養(yǎng)組織對全國492家醫(yī)院的問卷調查顯示,調查中的全國332家三甲醫(yī)院中,已有238家開設了減重??崎T診,占比71.7%。 不過,也不必太過焦慮,因為不止中國人在長胖,全世界都在發(fā)胖。據WHO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從1975年到2016年,全世界的肥胖率幾乎增加了兩倍。但也有統(tǒng)計顯示,這20年間,男性的鍛煉時間增長了47%,而女性增長140%。越減越肥,到底為啥?
現代人被動發(fā)胖,高壓力的社會環(huán)境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主要原因。久坐不動、飲食不規(guī)律等都會影響身體代謝吸收,容易導致脂肪堆積。長時間的精神壓力過大,可能導致體內激素水平紊亂,引發(fā)激素型過勞肥。還有很多時候,明明生理上不覺得餓,但為了緩解情緒,會出現情緒化進食。睡眠不足也會導致體內調控饑餓的荷爾蒙發(fā)生顯著的變化,讓人感覺到強烈的饑餓感,進而導致攝入的熱量增多。不光是18-44歲的中青年、打工人,甚至連小朋友也睡不夠。糖油超標的食物隨處可見,零食奶茶熱量炸彈……都使得我們日常飲食的熱量持續(xù)增加。雖然我們也越來越注重運動了,但能堅持進行規(guī)律、有效鍛煉的人數量也并不多。 食品添加劑也在逐漸改變人們的腸道菌群,腸道菌群又會影響代謝水平。研究顯示,人工甜味劑的食用量與體重、腰臀比增加,空腹血糖升高等指標呈正相關。化學品使用量增大,也是造成莫名肥胖的可能原因之一。根據《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數據,全世界可商購的化學藥品在20年內增加了的25萬多種。很多我們日常使用的產品,如殺蟲劑,助燃劑,食品防腐劑,增塑劑,防水劑等,如果長期在人體中積累,就會影響人體內分泌,導致增重及高血壓等疾病。在“全民體重增長”的大環(huán)境下,依托現代人的越來越多的減肥需求,減肥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分享減脂餐,在美食的制作和展示過程中,到處都是廣告位,變現力超強。粉絲體量大的博主們,幾百塊一門的課,能輕松賣出幾萬份。在短視頻平臺上搜索“減肥訓練營”,就能找到多條點贊播放量極高的視頻:大體重基數人群玩命運動,一月暴瘦六七十幾斤。夸張的數字對比,醒目的身材變化,配上“逆襲”“蛻變”等文案,讓不少網友心動。訓練營的大多以有氧運動為主,一般每天四到五節(jié)課——搏擊、舞蹈、單車、tabata等燃脂操。便宜的一個月只要一千出頭,貴的能到兩三萬,均價兩三千。重度肥胖人群本就有極高是健康風險極高,不宜在短時間內過度減肥,過度運動也容易導致關節(jié)受損。因此,重度肥胖患者的減肥周期,需要在醫(yī)生的跟進下,拉到一年以上。不完善、不規(guī)范、不科學的減肥流程,使得很多訓練營成員反彈復胖,反復骨折,甚至是遭遇生命危險。除了集中減肥的訓練營,社交媒體上還能看到不少“減肥達人”。他們通過投放廣告招攬潛在客戶,靠“量身定制”來打動客戶。采用經過統(tǒng)一培訓的話術,每天噓寒問暖,一對一跟進體重變化,時不時幫客戶調整減肥方案……以此來獲取客戶對其專業(yè)性的信任。達人們的收入來源,就是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的減肥產品。對于健康狀況良好的客戶來說,這些產品往往吃不瘦,但也不會造成嚴重后果。據統(tǒng)計,主動添加的客戶有15%會發(fā)生交易,每單價格從1000到10000元不等,培養(yǎng)達人的公司月利潤能達到500萬。等負面反饋過多的時候,公司就會統(tǒng)一換身份。美是人類共同的向往,對美好身材的渴望也是十分正常的。但一定要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之下追求美,注意甄別,盡量規(guī)避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