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思考現在時,你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什么? 為了讓人們看清消費主義的真相,她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極具諷刺性的作品,尤其是這幅《信仰圖騰》 給我們展現了裝著各種聲音與色彩的現在時刻。畫面中紅色、綠色、黃色、青色的泡沫都帶有一只紅色的眼睛,他們像是過度生長的產物,但又因此刻的膨脹環(huán)境而變成了一種奇妙的權威。
這種怪象仿佛在告訴我們:過去是過時的,現在也即將過時,未來只存在于快照中。 圖騰一詞最早源自奧吉布瓦語言,意為“他的親族”。 出生于廣東,就讀湖北美術學院的青年藝術家,借助波普藝術的繪畫語言,將每一個彩色的泡沫描繪成一個個快餐式信仰、快餐式滿足的信仰圖騰,它們蜂擁進人們的信息場,不斷地、前赴后繼地在人們的意識中造成漣漪、波浪或是涌流,又很快的破滅。
喬納斯·梅卡斯(Jonas Mekas)曾說“未來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作品畫面則給了我們否定的答案,或者說,畫上黑白熊貓的眼睛或許美麗,卻失去了生命的靈動之氣,這也是信息時代下人們的常態(tài)。 初次觀畫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村上隆的太陽花,不同的是,畫家并不想創(chuàng)造圖騰,他在這仿佛永不停息的圖騰譜系中,想要去鑄造一塊中斷或者死角。
大多數情況下藝術品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永存的,如塞德里克·普萊斯(Cedric Price)曾指出的,一切事物的壽命都是有限的。 你看看圖騰的歷史,這些圖騰,如果不被攻占的話,有一天也是會被替換的。你看看藝術史,它很大程度上是一部物的歷史。因此問題便成了:什么能成為記號?什么能成為指示?
作品沒有告訴我們答案,它只是藝術家提問的記事本,通過它我們將有更多的人去留意這些問題,留意這種永遠不會有恒定答案的問題。答案是不確定的,不過不用擔心,因為它將是我們把它做成的樣子。 紛擾的外在信息像是了一個記憶缺失的大藥房,人們在其中構建記憶又很快遺忘,以欲望、娛樂和消費為基礎的現代精神圖騰正在不斷侵蝕并重塑著人們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 歡迎支持和關注中國新生代藝術家成長
藝術家微信:ARTLAIZHICHENG 藝術家微信視頻號、微博:賴智誠 2017年: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SHANGHAI YOUNG ART FAIR(展覽于北京盛世天空美術館SKY ART MUSEUM、悅·美術館ENJOY ART MUSEUM) 2019年:廣州大藝博(展覽于廣州琶洲楠豐國際會展中心一層NICEC BUSINESS CENTER) 2021年:靈感春日青年藝術展(展覽于武漢天地壹方南館XINTIANDI NORIZON) 武漢大藝博(展覽于武漢國際會展中心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 Center) 雅昌青年藝術扶持計劃(展覽于artron.net) 2022年:火星潮流藝術節(jié)、何以為界線上藝術展(展覽于Everyart Gallery) 注意主義展(展覽于沈河區(qū)得一美術館DYM ART MUSEUM;興城海上美術館XINCHENG MARINE ART MUSEUM) 夢境漫游指南VR藝術展覽 無處不驚奇|“2022 SO ART線上青年季”(展覽于遠洋集團與雅昌線上VR展覽 SINO-OCEAN GROUP & artron.net) 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海派美術館) 2023年:賴智誠個人作品展(展覽于廣東佛山順德區(qū)常青藤當代藝術空間8層) 8月黑白天地·熊貓美術作品展(成都熊貓美術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辦 5月《青年文摘》熊貓專欄邀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