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zhàn)國時,魏國在魏文侯的經(jīng)營下逐漸強大起來,成為戰(zhàn)國時期的第一霸。其中翟璜為魏文侯推薦了大量人才,也是魏國強盛的重要因素。 與翟璜不計個人恩怨,為魏文侯推薦人才不同,公叔痤為了免除對自己的威脅,可以故意陷害或埋沒人才。 1.設(shè)計陷害吳起翟璜推薦吳起給魏文侯后,魏文侯任命他為主將攻略秦國,在此期間吳起為魏國開辟了大量疆土。 ![]() 隨后魏文侯在這些新開辟的疆土上設(shè)置了歷史上第一個郡西河郡,吳起被任命為郡守。 吳起又改革魏國的軍事制度,設(shè)置武卒制度,并訓(xùn)練出戰(zhàn)國赫赫有名的魏武卒,從此魏國壓制秦國幾十年不得東進。 不過吳起的人生目標在于能夠成為卿相,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機會。 魏文侯去世后,吳起本以為自己能夠當上相國,不過魏武侯卻任命了田文為相。吳起不服找田文理論,最終卻被田文說服。 幾年后,田文去世了。此時朝局也穩(wěn)定了,吳起以為自己這次可以成為相國了,可惜魏武侯因為以前的事情對吳起不喜,再加上對吳起有些忌憚,所以任命了公叔痤為相。 公叔痤當上相國后,他知道吳起肯定對自己不滿,早晚會對自己發(fā)起挑戰(zhàn),所以他想先下手為強。 ![]() 他的一個仆人知道之后就為公叔痤出了一個主意,公叔痤感覺可行,于是就決定按照這個計劃實施。 公叔痤先找來了自己的公主妻子,告訴她這個計劃,讓她按照計劃行事。 然后公叔痤親自邀請吳起來自己家中做客,在這期間,公主妻子按照之前計劃故意沒事找事發(fā)脾氣,然后對公叔痤各種羞辱。 宴會結(jié)束之后,吳起還在回味公主的恐怖和對公叔痤的同情,公叔痤已經(jīng)進宮找魏武侯去了。 見到魏武侯之后,公叔痤告訴魏武侯,吳起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咱們魏國只怕不能留住他啊,說不定什么時候吳起就投奔其他國家了,那時對咱們魏國不利啊。 魏武侯本來就對吳起既忌憚又憂慮,此時聽到公叔痤的話,連忙問他有什么好的主意沒有。 ![]() 公叔痤趁機提出讓魏武侯相公主給吳起,如果他愿意留在魏國,自然會欣然接受,如果拒絕,就說明他已經(jīng)有離開魏國的想法。 于是魏武侯就派人問吳起,自己想將公主許配給你,你愿不愿意。吳起想起在公叔痤府上的見聞,直接就辭謝了。 魏武侯聽到吳起拒絕的消息后,對吳起更加懷疑了。吳起也感受到魏武侯對自己越來越不信任,于是找機會逃出魏國前往楚國。 公叔痤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吳起趕出了魏國,從此坐穩(wěn)了相位。 2.埋沒商鞅公孫鞅是衛(wèi)國公族,喜歡研究刑名法學(xué),為了對法學(xué)有更深的研究來到魏國,投奔在公叔痤名下?lián)沃惺印?/strong> 時間久了之后,公叔痤非常認可公孫鞅的才干,不過因為擔心公孫鞅威脅到自己的位置,始終沒有向魏惠王推薦他。 公叔痤病重將不久于人世,魏惠王親自前往他府上探望。在病榻前魏惠王問他,如果他有不測,有誰可堪大任,魏國又該何去何從。 公叔痤此時才向魏惠王推薦公孫鞅,他告訴魏惠王,公孫鞅雖然年輕,但是才能絕佳,希望魏惠王能信任他,讓他主政國事,魏國自然會強大起來。 魏惠王聽完沒有說話,他覺得公叔痤是病糊涂了,區(qū)區(qū)一個中庶子,而且從來沒有聽過他的名聲,直接就讓將國事交給他,這簡直是開玩笑。 既然公叔痤已經(jīng)病糊涂了,魏惠王也不想留在這了,于是準備離開。此時公叔痤又攔住魏惠王不讓走,屏退了左右。 ![]() 他告訴魏惠王,如果您不能任用公孫鞅,那就一定要殺死他,不能讓他離開魏國,不然就會為魏國留下禍患。 魏惠王沒有直接答應(yīng)公叔痤,魏惠王離開之后對身邊的大臣說,公叔痤這么賢明的人,先是讓我任用一個中庶子主持國政,然后不用又要殺死他,這不是很可笑嘛。 另一邊公叔痤也讓人找來了公孫鞅,他告訴公孫鞅今天大王向我詢問做相國的人選,我推薦了你,但是大王沒有答應(yīng)我。 然后我又對大王說如果不任用你,就要殺死你,大王應(yīng)該會同意我的建議。我先前盡了為臣之忠,現(xiàn)在全你我之間的情誼,你快點離開魏國吧,不然就會被抓住殺死。 公孫鞅沒有離開,他告訴公叔痤,既然魏王不能聽從你任用我,又怎么會聽從你殺死我呢。 果然魏惠王沒有任用公孫鞅,也沒有讓人殺死公孫鞅。 公叔痤去世后,公孫鞅為公叔痤守孝之后,離開魏國考察諸國,最終投奔秦國,開始了影響幾千年的商鞅變法。 3.結(jié)束翟璜與公叔痤一樣有自私功利之心,但是翟璜不會像公叔痤一樣損公利己,所以他為魏國推薦了大量人才,幫助魏國強盛起來。 而公叔痤是絕對的利己,為了不讓自己的利益損失,先后讓吳起和商鞅離開,使得楚國、秦國經(jīng)過兩人變法強大起來,成為魏國的強敵。 魏國在魏武侯時期就開始缺少人才,以至于魏國的實力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直到秦國崛起之后,魏國開始沒落。 其中公叔痤設(shè)計陷害吳起的事情在記載上還多有爭議,不過我覺得像他會做的事情。 |
|
|
來自: 伯山的書山學(xué)海 > 《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