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已述及,關(guān)于三折瀑,是到民國才發(fā)現(xiàn)的。所以要找古人的評價,幾乎找不到。在現(xiàn)代,有郭某人寫了一首不像律詩也不像絕句的“詩”。這首詩還提在瀑壁上了,詳見下文。詩句大概意思是說:奇崛的山峰,傳言有二百多景點,有大龍湫小龍湫等等。我最愛中折瀑,像珍珠做的簾子遮掩了翠綠的樓臺。新長的松樹等著長到千尺那么高,水量到那時候應(yīng)該更加豐富。。以下是某網(wǎng)友贊美中折瀑的詩句,我覺得比郭某人的好很多: 在雁蕩山眾多瀑布中,三折瀑最為奇異幽深,其中尤以中折瀑為極致。民國時甚至譽它為“雁山第一勝景”。據(jù)說雁蕩山在一億兩千萬年前,是一座有典型意義的破火山。中折瀑四周,都是火山噴溢的流紋巖造就的危崖絕壁。往上直行一段距離后,按景區(qū)指示牌提示,往左拐。在山腰處,有一五角亭,地理位置十分優(yōu)越,背靠青山,前方視野開闊,左側(cè)山坳間,實際就是中折瀑了,好比是一處洞穴綠洲,在炎熱的夏秋,這么一塊有水的綠洲,真的很像鐵扇公主的洞府。其背景澗谷,學(xué)術(shù)界存有“火山爆發(fā)口”之說。有驢友寫游記,竟然進來后沒找到中折瀑!那肯定是沒看路標(biāo)!轉(zhuǎn)過山峰,山腰處一個半圓形洞頂?shù)拇笱卤冢亢苄。?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font-family: arial;font-size: 18px;letter-spacing: 0.578px;text-align: start;text-wrap: wrap;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飛流凌空而下。想想如果水量很大,會有多壯觀呢?中折瀑處在三面圍合的崖谷中,很有點像金庸小說里的習(xí)武之人,實際上,上折瀑比這個中折瀑更加原始,特別像鐵扇公主的洞府!以下是網(wǎng)友發(fā)的水量比較大時候的中折瀑: 似玉飛墜,似風(fēng)雨驟至,浩瀚縹緲,甚為壯觀。恰如“風(fēng)卷銀龍入水中,清泉如練落瑤宮”!為何徐霞客當(dāng)年會發(fā)出這種感慨: 一路上,一個游客都沒有(第一是太早,第二是大部分游客不做攻略,所以不會來這里),只有一個工作人員守護在那里,但是不是一直在中折瀑守著,只是出去很久,偶爾又溜達回來。工作人員和我都認(rèn)為:大煞風(fēng)景!透過垂直而下的珠簾水,感受一下絲絲細流從天飄蕩沐浴的感覺。瀑布凌空而下,下到瀑壁的三分之一處,因光線及水量少之原因不見了,卻在瀑底處,只見千斛珠璣紛紛落入碧潭,伴隨著叮叮咚咚的瀑音,打破了深谷的幽靜。以下是本人拍攝的中折瀑豎版視頻,由此可大體知道這個瀑布真的很高:120米,相當(dāng)于42層樓的高度! 雁蕩山中折瀑石潭觀魚,遠勝清朝皇帝在圓明園40景之一最好的觀魚處——“坦坦蕩蕩”觀魚哦!“奇峰傳百二,大小有龍湫。我愛中折瀑,珠簾掩翠樓。新松待千尺,水量當(dāng)更遒。煌煌烈士墓,風(fēng)光第一流。”120余米的中折瀑,上方有陽光透下來,水簾狀如珠簾,陽光穿之,彩虹出現(xiàn)了,令人叫絕!真可謂“雁山第一勝景”:我告訴他彩虹出現(xiàn)!他說:你真是一個幸運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