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zhuǎn)自 只此定窯 日本上千座博物館里有中國文物收藏,其中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日本收藏中國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館,也是日本最早的國立博物館,東洋館為展出日本以外東方各國的藝術(shù)品和考古文物,設(shè)10個陳列室,僅中國文物即占5個陳列室。 ![]() 定窯獅子寶珠紋八角香爐 ![]() 定窯斂口缽 ![]() 定窯黑釉金彩花蝶紋碗 ![]() ![]() 定窯葵口碗 日本人偏好白釉、青釉、黑釉類的中國單色釉瓷器,呈色古樸,意境深遠(yuǎn),與日本傳統(tǒng)的侘寂風(fēng)相契和,宋代定窯尤其受到歡迎。日本僧人虎關(guān)師練(1278—1346年)有詠定窯白瓷壺詩:“定州白瓷陶冶珍,縱橫小理自然新。掃清仙客閑天地,貯得四時一味春。”比虎關(guān)師練稍晚的日本僧人義堂周信(1300—1388年)有友人相贈定窯蛟龍戲水紋白瓷碗,也賦詩一首:“故人贈我定窯瓷,中有蛟龍弄水嬉。只恐一朝得云雨,青天飛出碧瑤池?!?/span> ![]() 定窯鴛鴦紋印花碗 ![]() 定窯蓮紋刻花折沿盤 ![]() 定窯蓮瓣紋壺 ![]() ![]() 定窯博古瓶花紋菊瓣口盤 日本的中國古陶瓷專家小山富士夫根據(jù)葉麟趾先生考證,知悉定窯遺址在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燕川村一帶,1941年專程到中國考察,從定窯遺址采集了1205片瓷片帶回日本,在日本根津美術(shù)館舉辦了“中國定窯瓷片展”。小山富士夫把這部分瓷片按色澤、歷史年代、形制特征、裝飾方法等進(jìn)行排列整理,于1983 年,由日本根津美術(shù)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shù)館、日本經(jīng)濟(jì)新聞社聯(lián)合編輯出版了《定窯白瓷》一書,圖文結(jié)合,介紹了定窯的基本情況,成為日本人研究中國定瓷文化的重要實(shí)物資料。 ![]() ![]() ![]() 定窯杮釉金彩牡丹蝶紋碗 ![]() ![]() ![]() 定窯杮釉金彩牡丹紋碗 ![]() ![]() 定窯金彩云鶴唐草紋碗 1973年至1978年,中國先后在15個國家和地區(qū)成功舉辦了24場大型文物展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是新中國第一次文物出國展覽,此展覽面向全國博物館院篩選展品,1969年出土于定州市凈眾院(995年)塔基地宮北宋早期的定窯白釉朵云紋小瓶入選。1973年6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赴日展覽,當(dāng)時日本雖有1941年小山富士夫從定窯遺址采集的1205片瓷片,但對北宋早期白中泛青釉色的研究仍為空白。于是,日方向中方表達(dá)想購買此件展品的想法,被中方拒絕。展覽期間,日方工作人員“不小心”將這件定窯小瓶摔碎,日方再次提出購買,又一次遭到嚴(yán)詞拒絕?,F(xiàn)在,這件被摔碎后重新拼貼的定窯小瓶雖有殘痕,但依然散發(fā)著如玉的光彩,作為定州市博物館藏品長期展出。 ![]() ![]() 定窯白釉朵云紋小瓶(定州市博物館藏) 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日本收藏定窯完整器最多的博物館,有很多中國藏品已被列為“國寶”或“重要文化財(cái)”。“重要文化財(cái)產(chǎn)”是日本對文化價(jià)值很高的文物的命名,宋代陶瓷尤其備受推崇,其中兩件定窯醬釉金彩碗和一件白釉金彩碗都被列為日本的“重要文化財(cái)”。 ![]() ![]() 定窯鑲釦刻花碗 ![]() ![]() 定窯蓮瓣紋蓋碗 ![]() ![]() 定窯蓮紋刻花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