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量閱讀的同時,做好筆記,不斷積累,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如此才能提升寫作能力。 所以,問題的核心就是如何做筆記,以及如何將知識內(nèi)化,提升寫作能力。 如何做筆記呢?說說我個人的做法。 我并不是讀每本書都做筆記,也是有選擇性的,有些書可以速讀,了解大體內(nèi)容即可,但有些書是值得一再讀的,這類書做筆記也是必要的。 但做筆記并不是摘抄。 書中好的句子可以摘抄,同時可以想想,你從書中收獲了什么,對某些句子,段落有什么感悟,作者寫得是好是壞?有沒有值得你學習之處……這些都是筆記的內(nèi)容,都值得記錄。 具體到用什么方式來記筆記,這個看個人習慣了。可以紙質(zhì)的筆記本,也可以直接在書上做標記,或者貼便利貼。 通過筆記軟件,筆記類APP來做筆記也是非常好的方式之一,而且電子形式的筆記其實更方便寫作時查詢、調(diào)用。 筆記類軟件也非常多,網(wǎng)上隨便一搜就能找到很多,多嘗試幾個,找到自己用起來最順手的。 每款筆記都有使用說明或基礎教程,用點時間學一學就掌握了。 我個人平常用得比較多的一般是兩個:幕布和Obsidian. 短內(nèi)容我習慣用幕布,比如隨時記錄一些日常感悟,一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啥的,或者刷手機時看到一些好的句子我也會隨時摘抄到幕布里。 長內(nèi)容我用Obsidian,有時候一篇筆記可以達到一兩千字,基本上稍加整理就是一篇書評。 下面就是我在Obsidian做的筆記:
另外,我這幾年也喜歡讀電子書,使用閱讀類APP,較常用的是微信讀書。 電子書也非常方便做筆記,好的句子可以劃線摘錄,同時可以在某些句子寫想法,感悟。 可以對段落,章節(jié),整本書發(fā)表書評。而且這些筆記也非常方便導出到word或者Obsidian。 以上是做筆記的大概情況,那么,最重要的來了:如何將筆記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知識,提升寫作能力? 一兩本書里的知識點有限,很難形成知識體系,必須廣泛閱讀,將不同書籍之間的知識融會貫通。 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方法是主題閱讀。在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做主題閱讀,讀同一領域,同一類型的書籍,以及同一作者的多本圖書…… 從這些書籍當中尋找相同、相似或相背之處,去思考這些知識點之間的內(nèi)在邏輯。 讀得越多,越容易辯證地看待和分析各類知識,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這就是形成個人的知識體系的路徑。 我最近同時在讀的書有好幾本,都是有關(guān)小說與故事創(chuàng)作的。這是我微信讀書里專門建立的「故事課」里的書目:
同時幾本對照著讀,會發(fā)現(xiàn)這些書里,有時候常有相同的觀點,當然,不同書籍也會有各自的獨特之處。 找到這些異同,其實我們大腦里基本就能篩選出故事創(chuàng)作的一些要點了。 書有點多哈,并不是非要一下子全部讀完。讀電子書的好處就是,可以先瀏覽前面幾章的內(nèi)容,如果感覺有用就繼續(xù)讀,如果感覺不太適合自己就果斷放棄,開啟下一本的閱讀好了?;蛘卟幌矚g讀電子版的,也可以買紙質(zhì)。 目前我讀過或正在讀的,我個人感覺不錯的,推薦以下幾本: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這是一本多位作家談創(chuàng)作的合集,有關(guān)寫作的很多觀點和技巧都很實用。
許榮哲《故事課》,系統(tǒng)講述故事思維,讓我們充分認識到故事的影響力。(此系列有2本,截圖為第一本)
杰里·克利弗《小說寫作教程》講述故事從準備,構(gòu)思,寫作到出版的全過程。
羅伯特·麥基《故事》分析故事創(chuàng)作的核心原理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更多寫作方法和技巧可點擊以下鏈接: 怎么看書才能提升文筆?(知乎上的一篇干貨,詳解書評寫作方法) 如何提高寫作基本功?4000字長文詳解構(gòu)思文章的步驟,新人必看 喜歡寫作,應該往哪里投稿呢?3步教你投稿成功,重要的在后面,一定要看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