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9日,“筆無常法 雅麗豐繁——任伯年繪畫作品展”在紹興博物館(徐渭藝術(shù)館)開幕。展覽由紹興市人民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游局、市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市文化旅游集團承辦,紹興博物館(徐渭藝術(shù)館)執(zhí)行承辦。展期為9月9日至12月9日。 展覽現(xiàn)場(左右滑動查看) 任伯年不守門戶之見,冶中西技法于一爐,繪畫的題材豐富,內(nèi)容通俗,造型準確,圖樣清新,創(chuàng)意迭出,作品暢銷,佳評如潮。海上畫派和任伯年相互成就,使中國傳統(tǒng)繪畫走向大眾。 《黑貓圖橫卷》 任伯年集傳統(tǒng)、民間和西洋畫法于一身,取其優(yōu)長,為我所用,善于創(chuàng)新,逐步形成了清新明快的獨特風格,在當時十分卓犖出眾。 《花果圖冊頁》(第二、三開) 任伯年與虛谷、蒲華、吳昌碩有“海派四杰”之譽。任伯年同“海上畫派”名家關(guān)系融洽,互相學習,他們不同風格在上海同場競藝,促進上海書畫市場的良性發(fā)展。 《蕪青亭長圖軸》(局部) 任伯年的畫風清新爽目,意涵明了,其作品以花鳥畫的藝術(shù)成就最高,但在晚清人物畫整體衰落之際,他的人物畫卻異軍突起,備受注目。他畫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不只是抒發(fā)胸臆,還蘊含著深厚的家國情懷,美學價值之外更有思想價值。 《蘇武牧羊圖軸》 任伯年(1840-1895),初名潤,改名頤,字伯年,號小樓,別號山陰道上行者等,浙江紹興府山陰人。任伯年為中國近現(xiàn)代繪畫史上的開拓者,是“海上畫派”前期以兼工帶寫的花鳥畫和人物畫為特征的代表人物。徐悲鴻稱他為“仇十洲以后中國畫家第一人”。 展覽的第一部分從他少年學藝、離亂求索、名噪滬上、海派大家、晚歲蕭瑟五個階段,介紹了任伯年的一生。其父任鶴聲為任伯年繪畫的啟蒙老師,族叔任薰、海派畫家胡公壽、張熊、虛谷、吳昌碩等師友是他成長中的重要人物都有介紹。 《松色禪心圖卷》 該部分還展出了50件(組)對任伯年繪畫影響較大的前代畫家如徐渭、陳洪綬、朱耷、華嵒、惲壽平、石濤等人的書畫作品,如徐渭《四時花卉圖卷》、惲壽平《秋色斑斕圖軸》、石濤《松色禪心圖卷》、虛谷《梅月松鼠圖軸》等,便于觀眾考鏡源流。 《秋色斑斕圖軸》 任伯年作為一位人物、花鳥、山水等無不精善的繪畫藝術(shù)全才,在社會激蕩的巨變時代,以斑斕妙筆演繹中國故事,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本次展出的任伯年作品以人物畫為特色,以花鳥畫重點,共94件(組)。 本文由紹興文旅發(fā)布整理編輯 來源:紹興博物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