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永妻》 如今社會悖逆父母者多有其人。六七十歲退休的老人在公園閑聊時,多有對晚年生活的擔憂,說到無奈處也只搖頭嘆曰:不愿拖累孩子,到了用人的時候就住養(yǎng)老院吧。造成如此情況的因素在我看來于文藝導向有著極大的關系。 古人把道德修養(yǎng)放在首位。而今人多喜歡錢財享受,“一切向錢看,利益最大化?!背闪俗毅?。人與道越來越遠。就成了自私自立者,沒有了仁愛之心,對親情疏遠冷淡。 一結(jié)婚就于父母分開居住,這樣一來自由慣了,也沒機會學習到如何服侍父母。到父母年老體衰不能自理時就成了他們的累贅,再加上一些不德的媒體人的胡亂引導。人的健康長壽不是天倫之樂而成了燙手的山芋。 這也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悲哀,養(yǎng)不教父之過嗎,俗話說:貓枕鍋頭睡,一輩傳一輩,所以也怪不的別人。 ![]() 在傳統(tǒng)文化里,孝是人人都必須要遵從的最起碼的道德,百事孝為先嘛,在古人的文化里都是褒揚孝,斥責不孝的。他們的文學曲藝多是彰顯孝道,比如二十四孝。 說起二十四孝,今人懂其教義的恐少之又少了,稱其為糟粕的應大有人在吧。你若不同意我的講法我就給你講一個人人皆知的故事。黃梅戲天仙配,我想中國人應是人人都耳熟能詳?shù)?。可有幾人知它的故事中的人物原型,就是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之一呢。而天仙配把其最初宣揚孝道的故事,改編成了抵制封建婚姻的愛情故事。……。 古人的文學以宣揚孝道為主流。現(xiàn)今的文學以宣揚愛情欲望為主流。我把最初董永的故事原樣錄于下,有興趣的朋友可細細閱讀品悟,看我之言是否虛妄。 ![]() 《搜神記》文言文《董永妻》 董永父亡,無以葬,乃自賣為奴,以供喪事。主知其賢,與錢千萬遣之。永行三年喪畢,欲還詣主,供其奴職。道逢一婦人曰:“愿為子妻?!彼炫c之俱。主謂永曰:“以錢丐君矣?!庇涝唬骸懊删?,父喪收藏,永雖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報厚德?!敝髟唬骸皨D人何能?”永曰:“能織?!敝髟唬骸氨貭栒?,但令君婦為我織縑百匹。”于是永妻為主人家織,十日而畢。 女出門,謂永曰:“我,天之織女也。緣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償債耳?!闭Z畢,凌空而去,不知所在。(為避免人說我有誤導,故上文不做翻譯,請君自悟爾。) 歷史上真有董永其人,并不是小說杜撰出來的。(漢董永,千乘人。少偏孤,與父居,肆力田畝,鹿車載自隨。)上句記載白話就是:董永漢朝千乘人。年少時母親去世,與父親一起生活,每到田地干活,就用一小車載著父親同去。單從此句就能看出他就是個大孝子,與之相比令我汗顏自慚不如啊。 2023年8月29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