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取經(jīng)路程十萬八千里,為啥唐僧不叫孫悟空翻個斤斗去把書背回來?是何道理? ![]() 唐僧途經(jīng)女兒國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為何唐僧取經(jīng)還要走著去?如來道出緣由? 相信不少看過《西游記》的朋友都會有一個好奇,那就是為何唐僧偏偏要一步一步走著去西天。要知道唐僧的幾個徒弟個個本領高強,單說孫悟空一個跟頭就十萬八千里,只要孫悟空背著唐僧,豈不是馬上就到了嗎? ![]() 其實之所以如此,原因也很簡單。雖說唐僧是如來選定的西天取經(jīng)之人,這一次取經(jīng)之路雖說看似是對徒弟幾人的考驗,但是未嘗不是對唐僧的一場考驗。當初佛教想要擴大自己的影響范圍,于是便想要在唐朝選定一個取經(jīng)人,將經(jīng)書帶回唐朝,去普度眾生。 要知道這個經(jīng)書可并非凡品,更是輕易不會傳的。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唐僧才會被選定為取經(jīng)人。而且當初如來更是曾對菩薩說過,你要找到一個佛門之人,讓他歷經(jīng)萬水千山來到我處,將真經(jīng)帶回。 其實換句話說就是,如來要求取經(jīng)之人必須要一步一步走到西天,不光如此,更是要求經(jīng)歷八十一難,方能取得真經(jīng)。而且最后更是在如來的默許下,問唐僧要人事,而且沒有經(jīng)歷夠八十一難,如來則是給他們了沒有字的經(jīng)書。 這是唐僧要一步一步走到西天的一個原因,其次還有吳承恩深的一層思考。都說文學作品不僅僅是作品,更是要能夠教化育人。而吳承恩之所以讓唐僧一步步走到西天,也是為了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那就是輕易容易得到的東西,人們不會珍惜的。 經(jīng)書對如來來說是很寶貴的東西,然而這個經(jīng)書并不僅僅代表了經(jīng)書,更是一種象征。其實就是人們所追去的一種東西,這個東西對于一些人來說代表了地位,對于一些人來說代表了金錢,而對于一些人來說代表了身份。其實它有一個統(tǒng)一的名字,叫做成功。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都是一樣的,人們總是會對唾手可得的東西不知道珍惜。然而卻總是會在失去之后才知道后悔。 這個經(jīng)書也是一樣的道理。孫悟空是可以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如果唐僧沒有經(jīng)歷所謂的九九八十一劫難,就這樣在孫悟空背著之下就到了西天,然后取得了真經(jīng)。那么《西游記》也就不可能成為四大名著之一了。 唐僧一步步走到西天取得真經(jīng)的背后是如來的要求,同時也是吳承恩的一種態(tài)度。在如今人們過多追求高效率的東西,結果卻忽視事物本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做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孫悟空跟隨菩提祖師學習的兩大技能,除了對降妖伏魔很有幫助的七十二變,另一個便是能夠瞬間游遍三界上下的筋斗云。筋斗云不僅能夠隨時追妖趕怪,更能在悟空束手無策之時及時上天求援,不會耽誤營救唐僧。悟空曾說過自己一個跟頭就能翻出十萬八千里,一個筋斗之間,隨便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 然而這個數(shù)字并不是唯一的,實際上取經(jīng)的總路程也是十萬八千里,這在我們的印象里已經(jīng)根深蒂固。這就十分奇怪了,因為悟空的筋斗云完成只在一瞬,而取經(jīng)一共花了十四年的時間,作者為什么會將兩個相差如此大的動作距離聯(lián)系在一起呢?這究竟是巧合還是暗藏深意? 如果在其他小說里這可能是巧合,但在西游中這絕對不可能發(fā)生,因為作者設定的每一處細節(jié)都是有深刻內涵的!比如說取經(jīng)人為什么必須是五個?這是因為西游五眾構成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克,生生不息;再比如金箍棒為什么是一萬三千五百斤?因為這個數(shù)字代表了人一天的呼吸次數(shù),與內丹術息息相關。 所以說筋斗云與取經(jīng)總路程的重疊絕不可能是巧合,而是作者暗藏的一處玄機!首先我們來看悟空對此的回應。取經(jīng)一眾在到達五莊觀之前,唐僧曾問悟空到雷音寺有多遠,悟空回答說:“你自小時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還難。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p> 悟空此言意義重大,很有哲學味道,他不明說十四年或者十幾年能到,而是說只要心誠哪里都是靈山,這好像有點唯心論的意思了,那么悟空到底是何寓意?其實西游中的十萬八千里象征的是佛教中的一個專業(yè)術語叫做“十惡八邪”。 十惡就是身三惡、口四惡、意三惡,即殺、盜、淫、綺語、妄言、惡口、兩舌、貪、瞋、癡;八邪就是八正道的反面,即邪語、邪見、邪思惟、邪業(yè)、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從這些內容上可以看出十惡八邪在于內心,只有鏟除了因為私心雜念而形成的妖魔鬼怪,才能真正得道成佛。 十萬八千里,最早出現(xiàn)在宋代的《景德傳燈錄》一佛書中:“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十萬八千里?!彼鼘绞異喊诵熬褪牵骸跋瘸異?,即行十萬;后去八邪,乃過八千。” 知道了十萬八千里的真正含義,我們就可以分析悟空的筋斗云和取經(jīng)總路程的一致性了。悟空筋斗云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事,唐僧卻要花費十四年去做,這并不是為了故意累唐僧,而是為了磨練唐僧,使他的心魔逐漸祛除干凈,達到真正知覺的境界,這才是取經(jīng)的真正意圖。 這正是那句話說得好:“善與惡,佛與魔,皆在一念之間?!蹦闳粝牒唵瘟耸?,只需一個跟頭即可;但你若想成佛,那就必須用腳步去丈量大千世界。 ![]() ![]() 西游記作者[明]吳承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