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寧作家原創(chuàng)作品 文學(xué)愛好者交流園地 」 孔孟之鄉(xiāng) | 禮義之邦 | 物華天寶 | 人杰地靈 
作者:於 恢  蒲松齡寫作《聊齋志異》的動機,恐怕也只是為了得到士大夫們的贊賞。在當時有大名士王士禎的揄揚,就足以讓這個鄉(xiāng)野秀才信心倍增。聊齋的文字都比較典雅,有時候可以寫的通俗的地方,蒲松齡也都盡量進行雅化。在那個時代,寫小說采用白話似乎是主流,但是蒲松齡卻偏要用文言文來寫,并且還要寫得很典雅??梢娖阉升g寫作《聊齋》的目的并非是給底層民眾來看,而是借此展示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如果蒲松齡要寫給老百姓看,那么在語言上一定要通俗易懂,甚至樸野粗礪??墒橇凝S的很多篇章里都有談詩論文的情節(jié),在《司文郎》中,宋生與余杭生直接較量起了八股文。尤其宋生這個形象,其實就是蒲松齡的化身,作者似在向讀者表明:蒲松齡也是一個才子,不服可以來切磋。蒲松齡可以在《聊齋》里面大談宿命,可是他自己卻并不相信。他可以用這樣的故事來安慰別人,也有時用來麻醉一下自己,可是在內(nèi)心深處,他自己并不會甘心。所以他要用筆來抗爭,用聊齋故事來寄托自己的感慨。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是宋生在落第之后對王平子的勸慰:“凡吾輩讀書人,不當尤人,但當克己;不尤人則德益弘,能克己則學(xué)益進。當前踧落,固是命之不偶,平心而論,文亦未便登峰,其由此砥礪,天下自有不盲之人!”這當然也是蒲松齡對自己的勸勉,其中也包含了一絲無奈與酸辛?,F(xiàn)在的落魄之士,亦當不斷砥礪,堅信天下后世必有不盲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