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口義齒非常規(guī)“調頜”與“調??” 調頜:指關節(jié)位置 調??:指牙齒咬合 也就是說,調頜找對了,調??才有意義。 平時我們比較關注的是咬合面的調??,看咬合面密合均勻,一般我們就認為對了,其實如果關節(jié)沒有在關節(jié)窩內,是移位的,沒有回到正常的位置,那我們的調??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首先我們要認證關節(jié)位置是正確的,可以抖抖下巴,或者卷舌后咬一下繼續(xù)叩齒,就會很容易發(fā)現是否是正常的,有沒有前伸。 戴牙時要再次檢查。如果是錯的,要重新確認頜位,重新排牙制作??梢园蜒滥サ魮Q成蠟,重新確認垂直高度和水平向位置(不建議直接改,不如重做)。 一般水平向位置錯了,垂直高度會變得過高。 總結調??: 調??前的檢查 1、垂直高度 2、正中關系位(有無前伸) 3、頜平面(是否歪的) 4、橫??曲線(是否是反的) 下6頰尖比舌尖高,連線形成弧形。 5、縱??曲線 上頜頰尖的連線,呈球面型。 以上參數正常的情況下進行后面的調??操作。 1、正中??選磨順序 標準:4、5、6均勻接觸,前牙與7輕接觸或不接觸,如果不是,就找早接觸點在哪里。 ①首調斜面 ②再調窩 ③再調尖 2、側方選磨 先調正中咬合,保留印跡,調好以后換其他顏色的印紙,檢查側方咬合。 標準:工作側兩點,非工作側一點即平衡,組牙功能頜接觸點越多越好! ①頰舌向窩壁 ②功能尖斜面 ③忌調功能尖頂端 3、前伸運動選磨 標準:前牙至少一點,后牙各一點即平衡,注意覆??深淺,上遠下近,前后三點平衡。 戴牙檢查: 1、用棉球或手摸檢查義齒組織面表面是否有粗糙,小瘤子,或過于鋒利的地方。 2、檢查義齒邊緣形態(tài)是否合理,比如舌側區(qū)薄等。 3、再次檢查口內骨尖骨突的分布情況。 4、檢查義齒是否就位,穩(wěn)定性如何。 壓力指示糊劑涂組織面放口內均勻的摁,看壓力是否均勻,邊緣是否過長過厚。 5、檢查頜位關系。 6、檢查咬合接觸點。 7、調??,順序是先正中,側方,前伸,吞咽,自由運動。 8、半個月后再次檢查咬合,檢查咬合接觸點并調整。 解剖頜: 下頜的頰尖(功能尖)咬在上頜的中央窩,上舌側的功能尖咬在下頜的中央窩。 (天然牙都是咬在斜面上,三點接觸的) 半解剖頜: 頰尖和舌尖只有一個接觸,另一個不接觸。
頰舌向寬容度不夠: 正中咬合時上頜舌尖是咬在斜面上的,容易產生滑動,頰舌向寬容度不夠。 尖對尖: 由于頜位關系的錯誤,有可能尖對尖咬著,或者排牙時造成移位。垂直距離過高時,可以把一側的尖磨掉,讓對頜咬在平面上。
當頜位正中,咬合時功能尖緊挨著窩壁時: 功能尖如果挨著頰舌向的窩壁,則左右滑動寬容度不足。 挨著前后向的窩壁則前后滑動有阻礙,比如吞咽下頜會向后滑動,重咬時下頜會向前滑動。窩底不能有很陡的斜面。 天然牙頰舌向寬容度為0.5mm左右,前后向寬容度為1mm。 全口義齒咬合寬容度要更大一些,特別是牙槽嵴低平者。 壓力指示糊劑的使用: 第一次:初戴調??前: 使用可檢查出粘膜受壓下沉后的“支點區(qū)”具體操作方法,將指示糊劑用毛筆均勻涂抹義齒組織面,旋轉進入口內就位,用食指與中指,分別垂直輕壓在前磨牙的??面去,取出將暴露區(qū)域磨除0.5mm。 第二次:調??后: 調整好正中咬合,側方咬合,前伸咬合后。(456均勻接觸,7號牙輕接觸,前牙輕接觸,7號牙跟前牙也可不接觸) 然后常規(guī)組織面,用毛筆抹上糊劑,讓患者只做正中咬合,反復叩齒,然后取出檢查暴露區(qū)域,調磨0.5mm。 是否與咬合接觸點有關,是否需要再次調和。 使用壓力指示糊劑,可以減少復診率,把可能出現的壓痛問題提前化解。 如果兩邊的咬合,其中一邊的咬合比較重,對應的組織面也會有很多的暴露,檢查組織面有高壓點時,不能直接調高壓點,要試調一下咬合,過重的咬合調輕,但不能把所有的顏色磨掉,只把中間空心的亮點用0.14鎢鋼球鉆精細磨掉,調好后再放到口內壓力指示糊劑檢查就均勻很多了。 患者出現咬合痛,組織面痛,咬合受力不均勻,首先要想到是咬合的問題。 顏色接觸點有真假,最先接觸的是真正的干擾點。義齒撬動滑動以后再接觸的點屬于假接觸點。 咬合接觸點上的顏色只是記錄了最終的接觸方式。而在咬合運動過程中,哪一個點先接觸?然后再滑向哪一邊?哪個是最先接觸的接觸點? 我們需要通過細心觀察咬合運動的軌跡,結合病人感受,再進行認真的去調整,盡量減少義齒的撬動旋轉滑動。咬合平衡則有利于義齒的吸附與支持。
正中頜調??技巧: 7輕,456均,123輕或無接觸。瞬間同時接觸為標準。輕輕咬找早接觸,重咬會有假接觸。 前伸頜平衡:三點即可。 通常前伸咬合在上牙遠中斜面,下牙近中斜面接觸。 例如上3的遠中會跟下4的近中接觸,上5的遠中會跟下6的近中接觸。 通常調前面一個點,后邊各有一個點接觸最低的標準。 通常前面有早接觸點就調引導斜面,即上前牙腭側面和下前牙唇側面。 前牙頂住——磨下前牙引導斜面,一直磨到后牙有接觸。 后牙頂住——磨后牙引導斜面,哪里頂住磨哪里。 判斷:用綠色咬合紙檢查,咬合紙放口內做前伸頜運動,前咬時檢查綠色接觸點。 通常會在上遠中下近中留下印跡。其他的正中咬合時藍色紅色留下的印跡不動,就找不重疊的綠色的點,一直調到前后有接觸。 而天然牙則不同,前牙咬住,后牙是不允許有接觸的。 全口義齒調頜固然重要,但是排牙位置比咬合平衡更重要。 如果排牙位置不恰當,光有前伸??平衡,前牙也是啃不了東西的。 如果排牙位置正常,咬左邊,右邊不會翹起來。 如果排牙位置不正常,咬左邊,右邊有接觸時,咬東西也會翹起來。 排牙位置不正常,把咬合平衡調的再好也沒有意義。 排牙很關鍵,排牙位置排的好,就是前伸??不平衡也不會掉,側方??不平衡也不會掉。 平衡??能幫助固位,當前牙啃東西時,后面有松,一咬下去,食物容易碎,平衡??能幫助就位回去。 (本文來自黃廣泉老師視頻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