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1,釣魚手竿怎樣調漂才標準怎樣調漂釣魚手竿: 1、先在鉛皮座上卷上鉛皮。 2、在漂座上安上魚漂后放入水中。 3、漂沉入水中以后,把漂向上移使水線增長,直到漂露出水面。 調漂釣魚手竿的步驟: 1、先是在鉛皮座卷鉛皮,一定要裹緊一點。不然釣魚時一用力鉛皮就松開了。 2、在漂座上安魚漂以后放入水,鉛皮的重量會使漂沉入水中,因為漂的浮力小于鉛皮重量。 3、漂沉入水中以后呢,把漂向上移動使水線增長一點,直到漂露出水面即可。
2,最快最簡單的調漂方法1、粗找底:鉛皮座掛重鉛,鉛皮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 2、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緊挨著第二顆太空豆,定位完成,記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釣結束前勿動。 3、調整調目:掛上子線,浮漂下拉30公分左右,此時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shù)。 4、根據(jù)天氣、季節(jié)、餌料比重等因素,再予以微調調目,移動浮漂。 5、調整浮漂位置與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距離與子線的長度,大致對等,微調浮漂至釣目在2目左右進行試釣。擴展資料:注意事項:釣魚調漂前第一步肯定是選擇一支合適的浮漂。浮漂的長短,漂身的大小,漂尾漂腳的長短粗細都有所差別,如何選擇一支適合當前魚情的浮漂還是比較關鍵的。通常來說釣的遠需要使用吃鉛大的浮漂,這樣拋竿才能比較準確。釣得深,浮漂吃鉛也要大,這樣有助于線組的快速到底,而且能夠把水線拉直,不然會影響信號傳遞,如果有風,浮漂最好使用的長一些的,這樣在水中的部分越長,越是比較穩(wěn)定。釣浮要使用翻身快的浮漂,方便捕捉接口,這就需要注意漂腳的重量問題,魚口輕的季節(jié),還要注意使用漂尾細的浮漂,有助于放大魚口的效果。不過漂尾的選擇一定要注意,看得清楚才是首要的。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空鉤調漂法
3,釣魚調漂的正確方法是什么首先把鉛皮卷到鉛皮座上。然后測水的深度,測的時候讓浮漂露出水面,大概兩目就可以了。接下來將鉛皮和浮漂的距離調節(jié)到水深的一半,然后把它重新放入水中,逐漸減少鉛皮的重量,讓浮漂漂出水面四目。之后,掛上魚餌,此時魚漂會露出水面三目,這樣就是比較合適的。調漂是釣魚時一個必要的步驟,若是新手釣魚,首先需要學習的就是這個方面。具體來說,調漂指的是通過增加和減少配重,來調節(jié)釣魚的難易程度。一般來說,調節(jié)的就是鉛皮的重量,這樣調整過之后,在我們釣魚的時就可以達到一個最適宜垂釣的環(huán)境。雖然這個描述看起來是比較簡單的,不過要是想調整得好也是不容易的,在調整的時候也有一些技巧可以注意一下。根據(jù)釣魚的不同情況,也需要隨時調整浮漂的狀態(tài)。 釣魚調漂的正確方法: 1、裹鉛皮:在具體調漂的過程之前,需要做一些準備的工作。首先就是將鉛皮卷到鉛皮座上。在卷的時候一定要弄得緊一些,不然它們可能很容易松開。 2、測水深:弄好鉛皮之后,需要將浮漂放入水中,此時它會下沉。然后需要將浮漂向上移動,讓水線長一些,讓浮漂露出水面大概兩目就可以了,這樣能夠測算出水的深度。 3、調漂:接下來就是具體的調漂過程。調節(jié)浮漂和鉛皮的距離,控制在水深的一半左右即可。將浮漂放入水中,此時它們也會下沉。將鉛皮慢慢剪掉,讓它們的重量逐漸減輕,讓漂慢慢浮上來,控制在露出水面四目就比較合適了。 4、掛魚餌:在調節(jié)好之后,就可以往鉤子上掛魚餌了。有了魚餌的重量之后,浮漂會露出水面三目左右,這樣就比較合適了。
4,釣魚最佳調漂方法 釣魚調漂方法介紹1、空鉤調漂:空鉤調漂是調漂方法中的入門,簡單快速,不少新手都會優(yōu)先學習這種調漂方法。空鉤調漂的步驟比較簡單,大致可以描述為粗著地,確定半水調漂深度,在空鉤狀態(tài)下半水調漂,調整一個調目,掛雙餌找底確定一個釣目,這大致就是空鉤調漂的步驟??浙^調漂一定要注意餌重,當釣目大于半水掛雙餌的目數(shù)時才能確保是到底的。比如說調4目,掛雙餌之后還剩下2目,那必須釣2目多一點才能確保餌料到底。如果餌料太輕,一般會采用調目比釣目高的方式,來確保餌料肯定到底。 2、帶雙餌調漂:相對于空鉤調漂的盲目確定調目,掛雙餌調漂會科學很多,因為調整浮漂過程始終掛了雙餌,餌重這個變量一直參與其中,這會讓調漂比較精準,當然也不是沒缺點,同樣餌料太重或者太輕,通常也不會使用這種調漂方法。大致步驟是粗找底,半水掛雙餌開始調漂,調整到想要的目數(shù),這個目數(shù)就是釣底的最靈釣目,增加釣目則會變鈍。半水狀態(tài)下去掉雙餌,就是空鉤的調目。帶雙餌適合釣底,也適合釣浮,知道了空鉤調目,掛雙餌調目,可以根據(jù)釣目的不同,推測出雙餌在水下的狀態(tài)效果,所以非??茖W。 3、帶單餌調漂:帶單餌調漂才是野釣中經常會使用到的,是考慮一個餌重忽略一個餌重的調漂方法。大致步驟就是找底,半水掛單餌調漂,調漂過程帶了單餌,去掉單餌就是空鉤的調目。半水掛單餌的調目,就是掛雙餌找底的釣目,這種調漂方法追求的是下餌完全躺底,上餌觸底的狀態(tài),下餌重量被忽略掉,不管餌料輕重都是躺底的狀態(tài)。從狀態(tài)的角度來說叫做不靈不鈍,最適合釣鯽魚時使用,而且中魚的基本都是下鉤。 5,釣魚調漂怎么調在不知深淺的地方本人初學1). 首先,我們將鉛皮纏到鉛皮座上,然后揚竿入水找深淺,也就是所謂的找底。如果入水后,看不到浮漂,就將漂向上移動,直到漂尾與水面一平, 2).接著就提竿,將浮漂象下移動(浮漂座上下各有兩個太空豆)但是暫時不要移動最上面的那個太空豆,那是標視水深淺的,起定位的作用。 一會修整鉛皮的時候用的著。 3).如果釣組入水后,漂躺在水面上,就向下移動浮漂。直到找到上面說的深淺。 4).將竿提出,把浮漂向下移動到方才留著沒移動的太空豆與最下面的鉤之間距離的一半地方,也就是小于實際水深的方?;蛘吒纱喟哑苿拥綁嬜痈浇?,用剪刀修剪鉛皮。注意:一定要小心的,少少的剪,直到浮漂在水中露出四目,這個時候也就完成了調四目的工作了,如果熟悉了這個修剪鉛皮的過程,同樣方法你也可以調 5、6、7、8、9、10目。也可以調 1、2、3、目,全看你想怎么調,需要多少了。其關鍵是修剪鉛皮的重量!有人也許問,怎么調一目啊?鉛皮都很輕了。輕那你不會換一塊大的鉛皮重新修剪?笨的你。:) 5).接下來,就是臺釣調漂關鍵的地方了,找底。這個時候你需要在準備一小塊鉛皮,用它把最下面的那個小鉤給包上,注意!一定要是最下面的那個小鉤!然后揚竿入水,如果看不到漂,就向上移動浮漂,直到露出開始調的四目。然后就提竿,把小鉤上的鉛皮拿下來,在將釣組入水,看看浮漂露出幾目,如果是四目,就再往上輕微的移動浮漂至水面露出浮漂五目。為什么要露五目呢?因為才用鉛皮找的底,不過是粗略的知道鉤在水中的大體位置。拿下鉛皮后,由于浮漂的浮力大于下面釣組重力,所以會上浮,而這個上浮距離是我們所未知的。如果上浮大的話,雙鉤掛一般大小的耳會出現(xiàn)雙餌都離地的現(xiàn)象。而不是單餌觸地的最佳狀態(tài)。將浮漂調到露五目的時候,說明水下單鉤真的找到了底??!因為單鉤著地后,由于腦線的支撐作用打破了原來懸浮狀態(tài)的四目所保持的力的平衡。再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小心仔細的一點點一點點的將浮漂向下移動。直到水面上剛剛、剛剛好露出四目為最佳。注:一定是由五目一點點向下移動到四目?。?! 6).至此。就剩下最后一項工作了,就是再將浮漂向下移動兩目的長短。到此,整個調漂過程才算完成。 6,新手釣魚怎么調漂最快最簡單的調漂方法釣底按這個步驟調漂,有口就中魚釣底的調漂步驟: 1、粗找底:不掛子線,鉛皮座掛重鉛,鉛皮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緊挨著第二顆太空豆,完成定位,記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釣結束前不要再去動它了。 2、調整調目:浮漂下拉25公分,此時浮漂應該是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shù)。 3、調目及釣目的設定基本原則:7目軟尾漂搓餌:調4-5釣27目軟尾漂拉餌:調3-4釣2硬細尾搓餌:調7-9目,釣2-3目硬細尾拉餌:調5-7目,釣2-3目釣目高,釣鈍;釣目低,釣靈。根據(jù)天氣、季節(jié)、鉤重、餌料比重及餌團大小針對上述調目再予以微調。 4、精確找底:掛上子線,移動浮漂,調整浮漂座位置與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離與子線的長度大致對等,下鉤搓餌掛大餌團來找底(同時也是打窩),使浮漂露出水面 2目,繼續(xù)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顯示3目以上,則代表已經過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動作稱為反向找底,再掛正常施釣大小的餌團拋竿入水,微調浮漂 至釣目在2目左右進行試釣。? 【試釣調整過程】: (1)有口無魚:釣太靈,上拉浮漂2CM(可以連續(xù)上拉5次以內),以上唇連續(xù)中魚2次以上為找到正口。 (2)中魚為嘴邊上或下顎,此為釣太鈍,每次上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魚兩次以上為找到正口。 (3)釣底無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魚所在的水層,此已屬釣離底--釣浮--釣一標深的范疇,另述之。 ?跑鉛釣法: 1、適用范圍:流水或者小雜魚鬧鉤時采用,釣法上近似于傳統(tǒng)釣。 2、跑鉛調漂步驟: (1)無鉤狀態(tài)下,重鉛到底來找底。 (2)浮漂下拉20CM,剪鉛皮至平水。 (3)鉛皮座的上太空豆打開3-5公分。 (4)掛鉤,上拉浮漂至露出漂目2-6目均可施釣,水流急漂目露出多。 3、跑鉛釣法注意事項(1)流水環(huán)境中,浮漂盡量選用大號的,定位能力強。(2)子線盡量短控制在10公分以內,因跑鉛釣屬極鈍,短子線可放大信號。(3)上頂及下頓的動作均要抓,均可中魚。(4)餌料可以適當打粘些。 ?【找口詳細步驟】: 1、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或升后僅有緩緩下陰漂相,均可下拉漂進行調整.直至出現(xiàn)緩升再有干脆的微微一頓。 2、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無效,多與餌態(tài)、大小有關,可及時調整餌態(tài)和施餌手法再去問口、探尋。 3、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及調整餌態(tài)和施餌手法也均無效,則可減鉛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xiàn)有干脆的微頓之口,并中魚。 4、漂不能下降至設定釣目,或高頂久久不落,在排除拋竿不準、失餌等因素后多系魚接口所至,也可下拉漂進行調整或減鉛去找口。 5、窩中魚星四起,但調整釣目仍均無口,應檢查餌的附鉤率及霧化率。同時應檢查調釣是否過鈍,漂及調釣,餌是否落于魚口不認的虛底泥漿層位中。 6、釣目靈鈍調整均屬無口,調整餌態(tài)和施餌手法也無效,可減鉛加大調目提高漂的載餌能力,并加大釣目調整尋問的范圍,使餌在虛底層位有更多選擇的層位面,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xiàn)有干脆的微頓之口并中魚。 7、漂緩升后即頓,屬于清晰正口標相但卻總是不中魚,是與餌狀態(tài)有關,以餌偏硬偏大最為多見.應及時調整餌態(tài)和施餌手法,再去找口探問。 8、漂相有直接一頓之口,提竿卻多不中魚,可上拉漂進行調整,多可以找到標準正口并中魚。 7,釣鯽魚怎么調漂最靈活釣鯽魚如何調漂,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選漂在野釣的選漂上,底釣時最好選用細長硬尾的浮漂。(浮釣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漂)由于這種細長示標,自身可產生的浮力小,這樣對餌重的反應靈敏。容易感知鉤餌在水底狀態(tài)。其二可以在水深相差一寸上下時,有一定兼容性,且對釣組狀態(tài)影響不會太大。 二、調漂野釣調漂,推薦大家將單餌調漂做為首選,即:半水掛單餌調平水。釣二目。這種調漂方法的好處時是,不論你拋鉤在不在同一釣點上,都能確保底鉤著底,上餌輕觸底。(具體調漂方法,大家可以參閱相關文章) 三、反復試底找好釣點浮漂調好后,不要急于垂釣,最好是掛稍重一點的餌,有意識的在你所選取的釣點上前后左右多拋幾竿。一方面可以做窩誘魚,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通過打竿,摸清釣點水底的基本情況。找到最適合的停鉤的位置。如果大家細心一點,就算水底非常不平,但總能找到一塊相對平坦的地方,哪怕是很小。如亂石從中的一小塊沙地。斜坡上相對平緩一些地帶。這樣地方找到后,就要根據(jù)周圍的環(huán)境,確定幾個參照物進行定位。如在前方找個參照物,來確定拋竿的方向。再根據(jù)拋竿后收線的多少,或揚竿的角度來確定釣點的離岸位置。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做到定點了。 四、精調一但釣點選定好了,那么水深也就相對穩(wěn)定了。這時我們再根據(jù)魚情來精細調漂?;蚴钦{鈍,或是調靈就方便多了。 但無論你如何調漂,都要對鉤餌在水中的狀態(tài)做到心中有數(shù)。 五、根據(jù)的吃口來反正調漂 除了根據(jù)調目與釣目來判斷鉤分析外,我們還可以根據(jù)魚的吃口反應,來分析鉤餌在水中的狀態(tài),在此大概做個歸納: 1、下頓多,鉤多懸, 2、上送多,鉤多沉。 3、滑漂多,浮力小。 4、抖動多,浮力大。 5、多雙尾,子線彎。 6、常耙魚,鉤在底。 7、多空竿,墜多輕。8、漂常斜,有魚截。 做這樣歸納只是個大概,目的是為精細調漂做一種參考。 如鯽魚吃鉤時上送就比較多,應屬正常。魚群密集時,半水中也有可能多中雙尾。 如何把握這個度,最終還是需要自己多觀察,多思考,多用心體會。一旦熟悉了,也就不必太局限于調幾釣幾了。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在野外釣魚,最好是選擇水深在三到四米以內,較為安靜的地方垂釣。釣的水太深,不僅找點難,而且因風速、水流、中層小魚、信號衰減等因素的影響,無論你怎么調,也都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這也是臺釣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 8,釣魚初學者如何調魚漂一、調漂前先找底。加重鉛墜把帶著雙鉤的主線拋向釣點,然后把浮漂向上移,一直移到與水面齊平為止,這證明鉛墜已經到底了。這樣就能了解到水底的的狀態(tài)。如:水深、水底是否平整、有無有雜物等。 二、把浮漂向下移動20-30公分左右要大于漂長的距離,再把鉛皮剪去一點,再拋向釣點,如果發(fā)現(xiàn)浮漂完全沉沒在水中,繼續(xù)剪鉛皮。切忌著急,一定要一點一點剪,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般情況下我先調到四目,軟尾漂二目或3目都可以,這就是調目。 三、接下來設定釣目了。首先把浮漂向上移上20公分左右 ,然后再上餌拋向釣點,壓水線,不要急,如果浮漂沉沒水中,這說明水線不夠長,再把浮漂向上移動,每次10公分或者5公分左右。繼續(xù)掛餌拋桿,直到浮漂再次露出水面到原來的調目,之后,可在這個基礎上,繼續(xù)上下移動浮漂微小的距離,一般一目或者半目。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最后垂釣的目數(shù),這就是釣目了。 要注意的一點是,調標不能急,要慢慢來。也可以在家里或別的地方先把浮漂粗略調好,到了釣場之后,因為每個地方的水的密度都不一樣,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稍微調整一下即可。 另外,浮標本身是吸水的,不同質量的浮漂差別在于吸水的速度不同。吸水后的浮漂會使調目產生變化,當然漁汛的顯示也會不準。自己使用的浮漂一定要了解他的吸水特性,必要的時候每釣一段時間后再把浮標拉到半水校驗一次。 這樣才能發(fā)揮它的真正效果。 一、調漂前先找底。加重鉛墜把帶著雙鉤的主線拋向釣點,然后把浮漂向上移,一直移到與水面齊平為止,這證明鉛墜已經到底了。這樣就能了解到水底的的狀態(tài)。如:水深、水底是否平整、有無有雜物等。 二、把浮漂向下移動20-30公分左右要大于漂長的距離,再把鉛皮剪去一點,再拋向釣點,如果發(fā)現(xiàn)浮漂完全沉沒在水中,繼續(xù)剪鉛皮。切忌著急,一定要一點一點剪,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般情況下我先調到四目,軟尾漂二目或3目都可以,這就是調目。 三、接下來設定釣目了。首先把浮漂向上移上20公分左右 ,然后再上餌拋向釣點,壓水線,不要急,如果浮漂沉沒水中,這說明水線不夠長,再把浮漂向上移動,每次10公分或者5公分左右。繼續(xù)掛餌拋桿,直到浮漂再次露出水面到原來的調目,之后,可在這個基礎上,繼續(xù)上下移動浮漂微小的距離,一般一目或者半目。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最后垂釣的目數(shù),這就是釣目了。 要注意的一點是,調標不能急,要慢慢來。也可以在家里或別的地方先把浮漂粗略調好,到了釣場之后,因為每個地方的水的密度都不一樣,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稍微調整一下即可。 另外,浮標本身是吸水的,不同質量的浮漂差別在于吸水的速度不同。吸水后的浮漂會使調目產生變化,當然漁汛的顯示也會不準。自己使用的浮漂一定要了解他的吸水特性,必要的時候每釣一段時間后再把浮標拉到半水校驗一次。這樣才能發(fā)揮它的真正效果。 9,釣鯽魚怎樣調漂調漂: 1、釣鯽魚一般不宜調高釣低。一般調二目釣三目,調平水釣一目(如果淤泥底就不能調平水釣一目或調低釣低了)?;蛘哒{一釣二。 2、有時還經常用到雙鉤掛雙餌調平水釣一目,這種調法可能大多釣友不常用,但這種調法我每年在進入冬季時用得很好,關鍵要自已知道調釣到是什么程度,知道自已的雙鉤和餌在水下的狀態(tài),這樣就能在施釣時,能及時調整自已的浮漂位置,(另注:這種調法,浮漂帶夜光棒,釣輕口鯽魚時,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如果口很輕這種調法反而有時還特別好用,但要切記精心找底。 3、到底是調靈還調鈍,沒有精確的定法,每個人看漂的方法不同,每個人釣魚的習慣不一樣,但必須要自已知道你自已調釣的壯態(tài),特別是在釣鯽魚時,一定要知道自已所用的餌重,在漂上的重量能壓下幾目,(這一點在夜釣鯽魚,帶夜光棒,你會發(fā)現(xiàn)比重輕的餌,有時壓不下夜光棒,)以便在瞬息萬變的魚訊中,及時調整自已的浮漂,找到自已想要看到的口,找到上魚的那一頓,釣無定法,上魚是硬道理,有時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 4、釣鈍不易釣靈。例如調四釣二拉小餌,兩鉤在水底是一鉤輕觸底一鉤懸空,魚吸餌時,在浮漂剩余浮力的上牽下,它微弱的口腔壓力是很難將餌吸進嘴里的,一吸漂尾向上一拉,漂相上就會出現(xiàn)很模糊的上下顫動的信號,甚至沒有信號。在這種情況下,有的釣友可能認為“有魚無口釣靈”,會向下推漂改為釣一目,結果會適得其反。如果改為調四釣四多一點,這時鉤在水底的狀態(tài)應該是一鉤觸底子線彎曲,另一鉤輕觸底。在這種狀態(tài)下魚吃餌不需要克服剩余浮力,自然地將餌吸進嘴中然后抬頭,浮漂就會出現(xiàn)下頓或頂漂的動作。當然靈與鈍永遠是辯證的、變化的,夏季與冬季變化很大的,要因時而宜。 5、從釣靈找起。如何找準你要設定的釣目,或者說如何找準底、找出口來,那就必須按照王化德老師所說的“從靈找起”。其一,可避免水線傾斜找過底,冬季釣鯽線組較小,子線一般在0、2——0、1之間,細軟的子線支撐力很弱,只有保持水線一定的垂直度從靈找起,慢慢觸底,方可避免子線過于彎曲找過底。其二,從靈找起在鯽魚離底的情況下可出現(xiàn)加速或頓口,這正像王老師所講的辯證的底。 6、冬釣鯽魚浮漂的選擇。漂型的差異也會影響到調釣目的設定,一般說冬季釣鯽選用瘦身超細硬尾為好。它瘦身的特點在漂啟動及下行時阻力變小,超細硬尾使浮漂的剩余浮力大大減小,這兩個特點可以使浮漂的動作幅度加大、清晰。記得三年前我們在崮云湖釣魚,巧遇一高手,見他頻頻上魚,請教調幾釣幾,高手曰:“你問的問題我怎么回答啊,我的浮漂、線組和你不一樣”,當時我們都認為高手架子大、窮擺,事后方知此高手就是崔曉晉老師,是一個非常樂于助人的人,也品味出他的話是相當有哲理的。不同的漂、不同的線組、不同的餌料狀態(tài),調釣目也是不一樣的,切不可認為高手調幾釣幾我就調幾釣幾,要因地制宜。 7、切莫把浮漂表現(xiàn)語言定式化。同一浮漂、同一線組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條件下其語言表現(xiàn)形式也是不同的。萬不可憑想象魚吞餌就是下挫一目,守株待兔的等待那一個動作。即便是同一天,隨著上午、中午、下午氣溫的變化以及水下魚群的變化都會帶來浮漂表現(xiàn)形式的差異。例如窩內聚魚較多,出現(xiàn)爭搶索餌時,浮漂的動作就會大而有力,反之個別過路魚處于本能性的吸餌,反映到浮漂上可能僅是下或頂一線,所以觀漂切不可定式化,要抓住浮漂的每一個異常表現(xiàn)不放過,方可收獲頗豐。 10,在河里釣魚怎樣調魚漂現(xiàn)在釣法中分傳統(tǒng)釣法和臺灣釣法(臺釣),及后來在臺釣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競技釣法。傳統(tǒng)釣法一般使用七星漂,臺釣使用立式浮漂。對應的調漂的方法也不相同。現(xiàn)就臺釣的浮漂基本調法:調四釣二,做一簡單說明?! ?/p> 首先新手接觸臺釣的話,建議使用巴爾杉木材質的浮標,比較容易控制。 調整浮漂,分兩個步驟進行?! ?/p> 第一步,先將浮漂座捋近鉛片座,使魚鉤至浮漂標示桿的長度,小于水的深度。然后,在空鉤的狀態(tài)下,在鉛皮座上增加或減少鉛片,使漂露出水面四目(自漂尖端起4個小格)。這時,魚鉤和鉛皮座都懸浮在水的中間,而不是沉在水底,故稱“懸墜釣法”?! ?/p> 在開始調整時,要在鉛片座上多卷些鉛片。投入釣點水中后,若浮漂完全沉入水中,說明鉛片過重,可用剪刀把鉛片剪去一點再試,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四目,鉤墜的位置懸在水中,就算符合標準了?! ?/p> 第二步,在調好四目的基礎上,兩只鉤子都掛上餌,投到釣點,并將主線全部壓入水中。這時浮漂就會慢悠悠地全部沉沒在水里。然后將浮漂上捋,直至露出水面二目,并且雙鉤沉底。調整浮漂的工作就算全部完成,可以開始垂鉤了?! ?/p> 但是隨著魚情、水情、天氣等具體情況的變化,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調四目釣二目的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而需要再加調整?! ?/p> 調的目數(shù)多少可以使浮漂反應靈敏或遲鈍,釣的目數(shù)多少也可以使浮漂反應靈敏或遲鈍。這樣,除了調四目釣二目這個基準外,就可能出現(xiàn)四種不同的調法:1、調靈釣靈;2、調靈釣鈍;3、調鈍釣靈;4、調鈍釣鈍。這里不一一贅述,在你以后的實踐中慢慢體會吧?! ∪缧柩a充浮漂裝備,可以點擊我頭像至百度空間看看浮漂展示哦,淘寶店沖鉆熱賣中… 釣魚重要的是會看魚漂,它是反應魚咬鉤與否重要表現(xiàn)的媒體。其表現(xiàn)為上浮、下挫、橫移三種情況。釣魚人都將浮漂比做是自己的眼睛,可見其重要性了。所以先學釣魚的朋友,首先該注重的該是學會如何調整浮漂和觀察魚兒咬鉤時浮漂所傳遞的信號。 漂調的是否準確,直接關系到其反應的靈敏度。 臺釣釣組,的精華之處,在于其能非常靈敏的反應魚吃食的信號。其釣組的搭配比較精細-------小竿,細線,小漂(長流線型浮漂,細尾),輕墜,小鉤,長腦線(拴魚鉤的線)。至于怎么組裝,這里都有詳細的圖文,一看就明白,就不多費唇舌了。 一切就續(xù)后,就是試漂,調漂。一般的文字資料,都介紹以調四目釣兩目,為臺釣入門的基礎。我也用其做為調漂的基本參數(shù)。所謂目,就是浮漂上的彩色的小格,一格為一目,調四目,就是要讓浮漂露出水面四個小格。而所謂的釣兩目,就是看水面露出兩個小格,看其上浮或者下沉和橫移而來判斷魚咬鉤情況。 這個時候,學釣的人也許就會糊涂了,怎么調著是四目,而釣著卻說兩目?差兩個呢,別著急,這個就涉及到了臺釣和咱們民間所流傳的釣于方式的關鍵。我們民間這種釣魚方式一般釣魚人都稱做傳統(tǒng)釣,傳統(tǒng)釣釣組的墜子是躺在地面上,墜子的重力大于浮漂的浮力,一般是漂調幾目就釣幾目。而臺釣的墜子是懸浮在水中的。它的重力小于漂的浮力,這個是他們之間的本質區(qū)別。 |
|
|
來自: 松柏林光139 > 《01野釣技巧釣魚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