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去珠溪古鎮(zhèn),見到了烏篷船。一條小船,三四個人,一個艄公,搖著擼,劃著槳,沿著彎彎曲曲的小河前行,月色如約,燈影閃爍。坐在上面游古鎮(zhèn),自是另一番情趣。 其實,烏篷船是江南水鄉(xiāng)特有的風景。特別是在紹興,它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文化符號?!拜p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萍州煙雨。”這就是陸游筆下的烏篷船。江南多澤國,烏篷船穿梭在蜿蜒的河流,它承載了兩岸煙火,又寄托了淡淡的鄉(xiāng)愁。有人說,沒坐過烏篷船,就等于沒到過紹興。就像我們?nèi)ヒ獯罄乃峭崴梗惨欢ㄒ暥嗬?,領(lǐng)略兩岸的風光一樣。 自然,坐船不在于坐船本身,而在于融入一種意境,一種文化?!盀跖翊犛昝?,一蓑煙雨枕江南”。都說江南是中國文化的庭院,而在我看來,江南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少年夢。煙雨朦朧,小橋流水,再有一只烏篷船,便是最詩意的江南。“一襲江南夢,醉臥煙雨中,不愿做過客,惟愿做歸人?!?/p> “唉乃一聲山水綠”,這大約是最宜人的江南。就像吳均的《與朱元思書》里寫的,只需一葉扁舟,便可以“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又自在又隨性;或者像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寫盡人間孤獨;更干脆的是“野渡無人舟自橫”,且去也,不管它。 這也是中國文人的氣質(zhì):“行則輕快,泊則閑雅,或獨或群,獨則獨標高格,群則浩浩蕩蕩?!比伺c自然,人與人之間,都是如此,若不能相濡以沫,便相忘于江湖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