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說《一日三秋》是劉震云2021年新作,是劉震云對故鄉(xiāng)、對人生的多維反思。 書中開頭從六叔生前的一幅畫入手,引用民間“花二娘”的傳說,探討人幽默的本質(zhì)。 從兩米見方的劇團(tuán)人物群像素描中挑出陳長杰、李延生、櫻桃,圍繞幾位主人公身邊出現(xiàn)的人物,有開車的、掃大街的、開飯館的,串聯(lián)起幾個家庭的人生經(jīng)歷和故事,把世人被忘卻的情感和心事復(fù)刻出來。后引出尋常父子二人遍嘗生活辛酸后對人生至理的了悟,在不同時間和地點悟出:一個重要的的瞬間,在人生中猶如一日三秋,但這瞬間永不再來。 小說充滿了黑色幽默,世俗生活所包含的哲理,及打破日常生活壁壘的想象力。劉震云寫出現(xiàn)實與想象中的人性、土地、命運。既是幽默,也是諷刺;既是魔幻,也是現(xiàn)實。 對《小說課》的第一章還記憶猶新。 畢飛宇在分析蒲松齡的文言小說《促織》中說,他從不相信什么寫小說要自然天成,好的小說都是精心構(gòu)思和費力編織的產(chǎn)物。“寫小說要匠心獨運“,那什么是“匠心獨運”?既要刻意安排,又要看似"道法自然”,所謂匠心獨運,既要有“匠心”,又要懂得克制,克制到不要隨意散發(fā)作者的“匠氣”。 讀完這部《一日三秋》,一下子就想起畢飛宇這段評價,原來劉震云就是“匠心獨運“的高手,故事在他的筆下“幽音變調(diào)忽飄灑”,不斷鋪陳。 在小說中,有很多大跨度的伏筆和意想不到的聯(lián)結(jié),就像相聲里的包袱,在聽眾不經(jīng)意時就勾連起來,令人叫絕。 劉震云用文字來講述美術(shù)的記憶。 六叔那被燒毀的畫作和一同被付之一炬的神鬼故事,其實也是生活中如神鬼故事般的參差蹉跎;既是舞臺上的《白蛇傳》,也是現(xiàn)世中的人世間;既有千年的神話傳說,也有三十年的人間疾苦;既有亡靈附體的魔幻橋段,也有現(xiàn)實中蕓蕓眾生的茍且負(fù)重;有一本正經(jīng)的劉氏冷幽默,也有幽默背后世俗生活的哀愁。有陳長杰和明亮跨越千里的鹽津和武漢故事,還有櫻桃漂泊長江黃河、穿越宋朝的不可思議。 有人稱此書魔幻,其實它驚人的現(xiàn)實。 更令人驚嘆之處在于,劉震云將這些時間上穿越三千年,空間上跨越大半中國、看似復(fù)雜、神秘的不同主線,在某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情境下又用文字勾連了起來,就像詭異的莫比烏斯環(huán),水到渠成,你能讀到作者的精心設(shè)計,卻又毫無生澀違和之感。 這就是結(jié)構(gòu)的藝術(shù)。 這就是畢飛宇所說的“匠心獨運”。 喜歡劉震云的文風(fēng)。 同是魔幻色彩,他既不似博爾赫斯《小徑分叉的花園》那般奇技淫巧過于抽象難以理解,也不同莫言《豐乳肥臀》這樣過于鄉(xiāng)土對部分人來說有些格格不入。 劉震云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壁壘,也打破了抽象和具體的隔閡,還聯(lián)結(jié)了讀者和書中人物的悲喜共鳴。 奧爾加·托卡爾丘克的小說里,總愛收集夢境。劉震云這部小說,不僅收集夢境,還收集笑話,而且是夢中的笑話,也許他希望通過這些“笑話”,讓讀者在一絲黑色幽默中,有所感悟。 關(guān)于夢,最喜歡李后主的《浪淘沙令》——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夢境也好,現(xiàn)實也罷;人界也好,神界也罷;三千年也好,三十年也罷。 請君試問東流水,不過是一日三秋。 三個石頭 2022.7.25 ![]() 吹滅讀書燈 一身都是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