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這縷芳香已經彌漫了素有“中國丹桂之鄉(xiāng)”美稱的浦城上千年。 每年金秋時節(jié),丹桂、金桂、銀桂、四季桂,各種桂花爭相開放,到處都可以聞到令人心曠神怡的桂香。
浦城踞八閩上游,界閩浙贛三省,種植丹桂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已經有2000多年了。 其中,九龍桂是最著名的的一棵古桂花樹,被稱為“中國最美古樹”,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 01 一株九枝,酷似九條蒼龍,上榜“中國最美古樹” 遠近聞名的九龍桂,可是大有來頭!它屬于木樨科木樨屬木樨中的浦城丹桂品種,生長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臨江鎮(zhèn)水東村一個叫楊柳尖的地方。
有趣的是,它一株九枝,就像九條蒼龍一樣酷炫,所以它才得了“九龍桂”這么威武的名字! 專家們一測量,九龍桂的樹齡竟然在1100年以上,這也讓它成為了“中華第一桂”!不僅如此,它還是浦城的縣花,福建桂花王,甚至被中國林學會選為“中國最美古樹”! 《中國綠色時報》都稱它為“目前發(fā)現的全國最大的桂花樹”,植物專家們更是把它錄進了《中國桂花集成》,稱之為“地球丹桂王”。
在上世紀末,浦城有數百株百年以上的浦城丹桂,現在依然有120余株健在。不過很可惜,很多樹因為病蟲害相繼死去。 九龍桂也經歷了10多次的病蟲害,其中2017年最為嚴重,出現了大量的落葉和枯枝。 幸運的是,當地發(fā)現了這個問題后,趕緊組織專家會診,對這棵樹進行了全面的養(yǎng)護,從樹周和冠下環(huán)境的治理到樹體枯枝和苔蘚的清理等等,現在九龍桂已經恢復了往日的光彩照人! 02 花開千年,依舊花枝飽滿,豐年產桂花達600斤 九龍桂的樹形非常獨特,看起來沒有主干,但其實真正的主干只比地面高40厘米,從腰部開始長出9根大小不一的枝干,最大的圍圓1.4米,最小的也幾十厘米以上。
這棵樹全身形態(tài)蒼勁有神,樹高15.6米,樹基部直徑1.4米,樹冠優(yōu)美,覆蓋面積達300平方米。 每年金秋時節(jié),九龍桂就開滿了花朵,花大、瓣厚,顏色紅艷如丹霞,散發(fā)著清香。它可是積蓄了一整年的力量,都放在了這成千上萬朵小花的身上,遠遠看去,就像九龍戲珠一樣! 站在樹下,只需輕輕一抖枝尾葉末,便會有紛紛揚揚的桂花雨飄落下來,美極了!閉上眼睛,輕輕呼吸,滿鼻都是清甜濃郁的桂花香。
雖然九龍桂已經千年花開不敗,但是它每年還能產鮮桂花400斤上下,豐產年甚至可達600斤。 03 劉伯溫、宋濂、章溢與葉琛等四人隱居浦城,每逢丹桂花開,就相邀賞桂吟詩作對 浦城人對桂花的熱愛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關于“桂花”和“丹桂”的文字記載。
南朝江淹在吳興(今浦城)為縣令時,對當地的桂花情有獨鐘,稱南浦“愛有碧水丹山,珍木靈草”。他在詩歌中把桂花比喻為有情有義的麗人,并在其他作品中將桂花形容成堅強的有志之士。 在唐代,林藻和其弟林蘊一起進京趕考,他們在嶺頭題下姓名并各折桂一枝,表達了必中的心愿,最終兩人都如愿以償。 相傳,在元末明初時期,劉伯溫、宋濂、章溢、葉琛等四人隱居在浦城富嶺匡山,被稱為“匡山四賢”。他們非常喜歡這里的丹桂,每逢丹桂花開,就會相邀賞桂,吟詩作對。
到了明清時期,種桂在浦城已經非常普遍,房前屋后、田邊地頭、山麓河畔,都能看到丹桂常綠的身姿。 04 浦城的“丹桂茶”口感清香甘甜,制作技藝起源于早在清朝 浦城人對桂花的喜愛具有長久的歷史,他們堅信桂花是從月宮降落的吉祥物,因此常將桂花制作成各種美食。其中,浦城的“丹桂茶”擁有悠久的歷史,其制作技藝早在清朝時期就有文獻記載。
每逢中秋時節(jié),浦城人會專門采收桂花。通常,他們會選擇一個太陽還未升起的清晨,以確?;ǘ涞臐駶?。 在采摘過程中,他們仔細挑選色澤鮮艷、清香濃郁的紅桂花,過篩去除沙土,然后仔細挑揀出桂花中的枯枝碎葉。
接下來,浦城人會將精心挑選的桂花洗凈,放入鍋中煮沸,然后撈起進行冷卻,再倒入冷水中靜置3-6個小時。 最后,他們用冷開水漂洗一次桂花,瀝干后按一定比例加入白糖,充分攪拌混合,制作成美味的桂花蜜。密封裝罐后,將其放置在陰涼干燥處。
如此制作的桂花茶,不僅口感清香甘甜,還有助于提神醒腦,使人感到愉悅。因此,桂花茶也成為了浦城的一種傳統(tǒng)特色飲品,深受當地居民和游客的喜愛。 05 結語 當有貴客來訪時,浦城的主人會敬上一盅清香四溢的桂花茶,以表達他們的熱情好客。 去浦城,一定要記者喝一杯“丹桂茶”,尤其是九龍桂樹上的“丹桂茶”。 |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九十里飄香的桂花-金秋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