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小樓周刊】每期刊出的作品,由嘉賓自選數首點評入小樓【每周試玉】欄目,如有異議,可在投稿時注明“不參加點評”。敬請留意下周日刊發(fā)的【每周試玉】欄目,并自行查收。【先按體裁排序,再按作者姓氏首字母排序,原則上每人只限一首,特殊情況除外。】
依 然 蔡樹良(蘇州) 小樓聽雨境空濛,磨琢切磋意未窮。 懶散多年無甚績,依然篤篤守清風。 答雪芳贈《小樓聽雨》步楊逸明老師前韻 蘇蘭芳(北京) 自主騷壇何所求,縹緗持贈語聲柔。 于今聽雨秋窗下,除卻巴山即小樓。 附:題“小樓聽雨” 楊逸明 天籟之音何處求?騷人耳膜最纖柔。 摩登大廈無詩趣,聽雨還須到小樓。 采桑子·臨海行 劉愛紅(北京) 騰空云外天庭靜,近影纏綿,遠影纏綿。一抹藍天、又見雁行穿。 迢迢遞遞唐詩路,聽雨前緣,聽雨今緣。臨海心牽、賦橘說豐年。 CCTV-10《百家講壇》欄目《詩歌故人心》第一集,由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彭玉平教授,講述李白和賀知章這對好友間的故事 
【五 言】  掬水輕抬手,月光如夢深。迦陵聲妙洗凡心。歌遍那時詩句,酸淚不堪尋。老杜吟高興,祥云舞巨襟。舊愁侵略奈何禁。且賞靈谿,且賞靄沉沉。且賞風花泡影,詞界一觀音。云拭群山,燕略平田。小沙洲、濕地河灣。疏林渚外,羽棹波間。是三分趣,二分夢,五分緣。柴扉掩映,石徑蜿蜒。漫沉吟、可得清歡。堤頭倚坐,亭下流連。為這方月,這方水,這方天。池上鳴蛙蓮上雨,雨聲攪亂蛙聲。紅蓮朵朵笑相迎。垂竿舉起,待釣月輝生。蓮下戲魚池中月,月驚牽動魚驚。綠波裊裊逗風情。長亭望去,如夢水聲輕。酒浸唐風萬古,曲香宋韻千年。先賢多是飲中仙,留下觥籌盛卷。自幼無緣口福,長成更遇維艱。傾情詩意筆常偏,似是杯醇道淺。鳴蟬高樹上,閑人小院中。葡萄架下綠陰濃,偶也輕搖竹扇、弄微風。徑本非三徑,蟲原是夏蟲。山居已慣作平庸,最喜門前那棵、老梧桐。四圍暮起光深窅,燈后人聲擾。一番滋味趁涼風,越殿吳宮空憶落花中。憑闌不見誰今古,煙樹參差舞。且斟樽酒與長年,酹月中宵閑爾獨無眠。繁華十里珠簾卷,羅綺春風軟。紅橋芍藥最關情,明月二分相約照蕪城。前塵何處尋蹤跡,云鶴無消息。竹西歌吹絕朱弦,忽得絮才鱗爪記斑斕。板凳木拖蒲葉扇,知了聲聲,炎夏乘涼晚。黑白瑩屏光線暗,一家擁有多家看。玩不知疲群伙伴,夜巳深沉,各自爹媽喚。臟手拍蚊蚊亂竄,沖涼洗去渾身汗。凡心久被塵鞅鎖,浮生難得放飛我。相約大云山,鳥投林一般。潭影輕浮,嶺云入暮。憑欄過雨新亭處。亂蟬高柳噪不休,山中盡有人消暑。汗透衣衫,詩添愁緒。起身漫向泉林步。今宵待得月華生,微涼漸覺同歸路。蒸暑接天地,吾有折中方。翠凝林下篁竹,屏遞百詩章。似握風流金谷,乍憶西園故鹿。今古辨何忙。排闥來山水,身寄五云鄉(xiāng)。暮修史,晨倚閣,道綿長。欲將羽化,吩咐莊蝶九州航。高宇誰收雷達,玉女玟增星玨。愛恨兩彷徨。但見雨櫻粲,洗徹濁眸雙。群芳開遍,好景須留戀。莫若邀尋諸朋伴,策馬龍門詠嘆。山中柏翠松青,泣訴史圣平生。直欲躬耕洞里,莫談甚么功名。晨風撩動柔絲亂,巡查充電停機線。油漬浸征衫,寒云掛佩帆。青蔭一路,天書一部,通幽曲徑多榕樹。水生蘆,館藏牘,陂中尚有仙家駐,向日迎人拋亂珠。靈,畫不出;禪,道不出。小樓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蓋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蓋青青竹,風描水墨圖。 孤身隨細雨,踩痛落花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