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箱里面的冷飲很吸引人啊,吃多肚子就不舒服,很容易就腹瀉。這個時候可以備些藥來應(yīng)對了,有理中芄,或是附子理中芄,還有一個桂附理中丸。 這三個很容易應(yīng)對受寒引起的腹瀉,但是程度不一樣。 理中丸——溫中祛寒,補氣健脾,脾胃虛寒,升降失常比較多用 由干姜、人參、白術(shù)、炙甘草組成, 方解:干姜辛熱,溫中焦脾胃,助陽祛寒,為君藥。 人參益氣健脾,培補后天之本助運化為臣藥; 白術(shù)健脾燥濕為佐藥。 炙甘草益氣和中,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 附子理中芄——溫中健脾 也就是上面理中丸加了附子,附子入腎,已經(jīng)具備了脾腎并補的條件,但是沒有肉桂,溫陽散寒的力度也就差了些,比桂附理中芄差一點 桂附理中芄——補腎助陽,溫中健脾 肉桂、制附子、黨參、白術(shù)、炮姜、炙甘草 你看是不是脾腎并補,肉桂和附子歸腎的,還很辛熱,后面黨參、白術(shù)、炮姜、炙甘草歸脾,緊扣理中二字,可以調(diào)脾啊 總的來說 理中芄就是調(diào)理人體中焦,應(yīng)對脾胃虛寒方。 附子理中丸在原方基礎(chǔ)上,加了炮附子,增強了溫補脾胃。 桂附理中芄在理中芄的基礎(chǔ)上,加上附子、肉桂兩味,和附子理中有點相同,但升陽祛寒力量較強。 對于一般的陽氣不足,寒濕腹瀉,理中芄、附子理中芄足夠了。 陽氣虧虛的厲害,虛寒體質(zhì)有些時間了,用附子理中也不太好,那么可以考慮桂附理中芄。 ![]() |
|
|
來自: 我愛看金匱傷寒 > 《夏季病、冬病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