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居
唐 ·鮑溶
窈窕垂?jié)咎},蒙茸黃葛花。
鴛鴦憐碧水,照影舞金沙。
2.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其六十三?
唐 ·曹唐
方士飛軒駐碧霞,酒寒風冷月初斜。
不知誰唱歸春曲,落盡溪頭白葛花。
3.
雜體詩?其三?奉和魯望藥名離合夏月即事三首
唐 ·皮日休
桂葉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綬蘸溪黃。
連云更入幽深地,骨錄閑攜相獵郎。
4.
送洪州通判何太博(若谷)先歸新淦
北宋 ·梅堯臣
拜官江上客,乘馬不乘船。
獨畏蛟龍浪,將歸風雨天。
葛花侵野徑,源水入腴田。
君住巴丘下,西山道路連。

?
5.
有懷十首?其十?密庵
宋 ·劉子翚
曾訪高人上翠峰,至今清興逐松風。
籃輿夢想行山處,白葛花開細雨中。
籃輿: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著行走,類似后世的轎子。
6.
初夏三首?其三?
南宋末 ·王镃
竹雞啼雨隔林塘,四月山深梅未黃。
水近洞門云氣濕,葛花開上石眠床。
7.
寄隱士
元 ·馬祖常
林下蕭然一病身,可憐家計若為親。
葛花藤蔓供山貢,菰米蓮房給水珍。
鶴子見貧能代仆,犬兒知主會憎人。
清朝日日弓旌出,誰說巢由不肯臣。
8.
山居七詠題畫送周伯陽?其七?月潭
元末 ·張羽
春風試茶處,潭上葛花開。
去盡同游伴,傷心此獨來。

?
9.
小游仙四首?其四?
元末 ·張羽
門外南風吹葛花,弈棋人散樹陰斜。
青童睡起渾無事,乞與神丹喂白鴉。
10.
毛公壇
元末明初 ·高啟
欲觀漢壇符,東上縹緲峰。
葛花墜寒露,夕飲清心胸。
月出太湖水,鶴鳴空澗松。
真境久寂寥,蒼苔閟靈蹤。
嘗聞綠毛叟,變化猶神龍。
世人豈得見,偶許樵夫逢。
攀險力易疲,探玄志難從。
歸出白云外,空聞仙觀鐘。
11.
客散
明 ·方太古
客散書堂秋日涼,山風吹雨葛花香。
竹床藤簟茶初熟,消受山人午睡長。
12.
冒雨入白鹿
明 ·狄沖
樹杪雨來風有聲,肩輿且并樹邊行。
路傍鳥去葛花落,水面魚游蓮葉生。
山接流云多變態(tài),澗添行潦亦爭鳴。
此來老子興不淺,巾折衣沾踏草坪

?
13.
題畫二首?其二?
明 ·謝縉
碧樹朝籠五色霞,家家香飯熟胡麻。
劉郎一去無消息,開盡溪頭白葛花。
14.
齋中雜詠?其二?
明末清初 ·伍瑞隆
城頭折葛花,一朵如鴛鴦。
莫漫憐芳采,相牽亦太長。
15.
過冰上人退院
明末清初 ·萬壽祺
退院殘鐘日易斜,維摩飯罷坐鄰家。
雙飛蛺蝶過墻去,閑卻一園諸葛花。
16.
雞窠嶺自嘲二首?其一?
明末清初 ·汪琬
蘿蔓每穿松腹出,葛花都給石根生。
行吟才到山深處,已作吳牛望月聲。

?
17.
翠微寺
清 ·田雯
詰曲歷石齒,沿溪樹溟濛。
招提門何向,陂陀無人蹤。
峭崖立萬仞,惆悵林路窮。
豈知披榛莽,紆回流水通。
一僧出汲水,竹戽行相從。
長綆下深澗,剨豁驚潭龍。
淅淅石湫雨,泠泠葛花風。
前循略彴去,木杪聞清鐘。
18.
送令詒之銅仁任?其二
清 ·湯右曾
昔恨播州遠,今來遠更加。
銅人空沒水,金穴枉披沙。
才子烏羅長,山城白葛花。
祗馀官舍好,云木似仙家。
19.
再續(xù)游仙百詠?其七十四?
清 ·厲鶚
閑采云山紫葛花,露苗煙蕊月初斜。
饑時白石和泉煮,飽向峰頭漱曉霞。
20.
野寺
清 ·袁枚
兩三間屋一溪水,庵久無僧佛墮幾。
香灰滿地旋作風,松鼠銜幡亂搖尾。
我來誤踏野葛花,驚飛蛺蝶成團起。
21.
鷓鴣天
晚清 ·周星譽
夏至江村正好嬉。
老紅生翠一川迷。
田娘箬帽分秧去,鄉(xiāng)客泥船載草歸。
溪犢臥,水禽啼。
日斜官路過人稀。
一陂野葛花如雪,蚱蜢蜻蜓歷亂飛。

?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立刪。
品詩會友,傳承經典,公號同名
與萬千詩友共同弘揚傳統(tǒn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