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趕廟會的金色背影 阿迪 海州廟會是農歷四月初八,好友邀約前去逛逛。因為從小至今只趕過集,沒趕過會,滿是好奇。又云海州舊有“九庵十八廟”,廟宇周邊人氣旺,常常商賈云集。過去的廟會也是逢五逢十就有,就像今天的集市,而現在的廟會確實一定要過節(jié)過年才有,機會難得,特別是海州廟會選在了“人間四月天”。午后的驕陽熱烈而浪漫,騎車趕會躲避車輛的擁堵,果不其然,離廟會兩三公里處已停滿各種車輛,朋友為此還洋洋自得了一下先見之明。陽光下趕會的人群,熙熙攘攘!趕會大軍像是班師回朝的大部隊,而兩邊蜿蜒林立的攤位的攤主像極了歡迎的人群。如今趕會的人不是為消費,就是為了找樂,看看表演,玩玩游戲,品品小吃,買點可有可無的商品。我是第一次趕會,眼睛不夠用的,我想要看到那里的風土人情。但除了攢動的人頭和沿街的叫賣,似乎與別處集市大同小異,在我失望之際,一道亮麗的風景驚艷了我,于是,我便追尋著這道移動的風景。風景的主角是一對上了年紀的牽手伴侶,老公背包,背有點駝,感覺背包有點重。妻子裝束精致,風韻依舊,一頭金色的短發(fā)宛若陽光里綻開的丈菊,光彩奪目。她原本是一株葵,而此時此刻卻變成了太陽,整個廟會的人們頓時是葵園的向日葵,當然我也不經意變成了一株葵。他倆一路有說有笑,但始終牽著手。來到“套大鵝”攤位跟前,他倆也躍躍欲試,看見一年輕人套了三只大大鵝,更是羨慕不已?!疤状簌Z”是個技術活,也是個體力活。還是妻子體諒老公:看看就好,不是當年了。倆人拉著手走入了兒童玩具攤位,像孩子一樣擺弄著槍、汽車還有毛毛熊……仿佛回到了童年。另一邊的燒烤攤熱浪滾滾,妻子滿臉汗水,用手揮汗,老公急忙找飲料攤位買水,妻子喝了兩口就把水推給老公喝,老公不慌不忙從背后拿出一雙頭飲料吸管插入瓶中,倆人一起吮吸…..那畫面只有熱戀的少男少女才有。我隨著人流從文創(chuàng)區(qū)位來到了農具雜貨區(qū)位,我想了解一下今天還會有過去那個年代的手工農具,還真有,鐮刀、鋤頭,洋鎬,耙子等等。說來也巧,那對金發(fā)夫婦也路過,只見男的手里提著一大袋子膨化雜糧玉米棒子,另一只手握著她的手,她的另一只手還在拿著玉米棒子不停地吃呢,看樣子很香甜,我想他倆一定是在尋找小時候的味道。攤位不遠處就是桌椅板凳攤位了,金發(fā)夫婦坐在小椅子上小憩,老公跑到對面買了一份臭豆腐和一份炒涼粉,也許是走累了,加之天熱,倆人的臉都曬得通紅。知妻莫如夫,老公特意買了個馬扎,讓妻子好坐在樹蔭下,一邊休息,一邊品嘗小吃。他倆真是一對老小孩,還不時地給對方喂吃的…..而且很認真,伴著嗔怪的笑聲與噓聲,可能燙著對方的嘴了…..人越來越多了,因為有夜市,好多人都提前來了,遲了不好停車。斜陽晚鐘,途經鼓樓旁邊的甲子橋歸來。站在橋上的人看風景,橋下河道改造的小公園別有特色,河還是原來的河,但河上有住家,有園林,有停車場,有休閑區(qū),還有農家小菜園。萬綠叢中一點金,金發(fā)在哪兒都是亮點。金發(fā)夫人坐在小馬扎上,老公在給她捶背……旁邊的路人還問道:“按摩一次多少錢?”還不止一個人問道,而且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來趕會的人大多是累了,也都想按摩一下。金發(fā)夫人每聽及問話,都笑得前仰后合,眼淚都笑出來了……可能是她老公手法太“專業(yè)”了,以至于被誤認為是按摩師廟會擺攤呢!其實,問話的人事后也都情不自禁地捂嘴笑了,而表情很是羨慕。趕廟會,不期而遇。既有商業(yè),又有文化,還有人情。廟會已結束多日,眼前時時浮現那對金發(fā)夫婦的影子,而且越來越清晰可見了,于是記之,因為清澈的明天都是從繚亂的昨日走出來的。生活中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幸運。能緊緊相牽的手心里,一定有一顆金薔薇的種子,它會在心里長成會唱歌的金玫瑰。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