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是現(xiàn)代社會使用頻率比較高的字,也是對其誤解比較深的字。在遠古時代,華夏先民們是依據(jù)什么樣的場景造出“欲”字的呢?
其實,“欲”字與“信”字是相互對應的關系,都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部落時代。在那個遙遠的時代里,華夏先民們書寫的是“信欲”,而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普遍忌談的是“性欲”,一字之差,謬以千里矣! “欲”的古字象形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右部為“旡”的象形,后人誤寫為“欠”,其古字象形為女子席地而坐輕聲嘆息或喃喃自語的情形,是“愛”的正體字“?”的本字。左部為“谷”的象形,“谷”對于華夏先民們而言,是非常了得的概念,對于“谷”的理解多種多樣,其古字象形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將在“谷”的古字解密中再詳細論述?!坝崩锏摹肮取辈皇侵缸匀唤绲纳焦?,而是指人們在山谷中呼喊時聲音遠播回響的情形。這個描述聲音的“谷”與女子輕聲地嘆息的“旡”組合起來的“欲”想要告訴人們什么樣的信息呢? 在遠古的母系氏族部落時代,當走婚男子深情表白的“信”被女子接受了以后,愛情隨即發(fā)生。于是,劇情也發(fā)生了反轉(zhuǎn),輪到女子對男子一往情深了。女子將口信告訴男子,并將信物交予男子,期待著與自己的心上人再次相愛。然而,一當男子在天還沒亮的凌晨離開巢居后,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還會再來,是否能再來。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實際上,走婚男子從一個氏族部落領地到另一個氏族部領地求婚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來路途遙遠。徒步要走上百余里地,翻山越嶺自不必說,跨越河流也不在少數(shù),如果天公不作美,幾天,幾十天,甚至幾個月也來不了。二來危險叢生。在原始叢林中穿梭,雖然白天要比黑夜強了許多,但是孤身一人行走其間仍然危機四伏,若出了意外,可能從此就杳無音訊了。這是男性走婚制度的最大問題,男性的傷亡率相當高。三來職責眾多。男子回到本氏族部落后便是氏族部落的壯勞力和保衛(wèi)者,要承擔多種職責,也不是想來就能來的。總之,來一趟走婚真得不容易! 于是乎,多情的女子望穿秋水,日夜相思。時常會聽到山谷中傳來高亢的歌聲,表達了走婚男子對自己愛人的呼喚:“你在不在?我可以來嗎?”“月兮月兮,夜月滿兮!貞兮貞兮,可樂且兮?”仔細聆聽,唉!那是別人家的幸福??!看著她人興高采烈地升起美麗的羽毛召喚情郎,那種羨慕,那種自憐,那種哀怨,油然而生,不禁地深深嘆息!這就是“欲”的古意。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先秦儒家經(jīng)典《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愿意接受的東西,不要強迫他人接受。 與君共賞唐代孟浩然的詩《早寒江上有懷》: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
|
|
來自: 昵稱503199 > 《尚至的文章+每日輕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