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毅論》本版墨跡本今已不傳,真跡則更不待言了。據(jù)唐韋述《敘書錄》稱,內(nèi)府所藏的《樂毅論》,“長安、神龍之際,太平安樂公主奏借出外榻寫”,“因此遂失所在”。徐浩《古跡記》記載得更為具體一些,曰:後歸武則天女太平公主,其後為一咸陽老嫗竊去,縣吏尋覺,老嫗投之灶下,真跡遂永絕於世。宋朝程大昌肯定了這一說法,其所著《考古編》卷八謂:“開元五年(717)裒大王真跡為百五十八卷,以《黃庭經(jīng)》為正書第一,無《蘭亭》、《樂毅》,則開元時真本不存明矣。今世傳本,必是摹榻,又未必正是當時傳本。按,褚遂良、武平一皆言貞觀中嘗敕馮承素等榻本賜長孫無忌等六人,人間遂有六本,其內(nèi)本之經(jīng)褚河南敘錄者,凡接縫及卷首、卷尾皆印'貞觀二年’以識。今傳本又皆無之,知是榻非原榻不疑也?!薄缎蜁V》著錄的《樂毅論》,恐怕就是程大昌所指的非原榻的再榻本。 | 
|  | 
來自: 昵稱4615209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