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文與一般應用文不同,有特殊的語言要求。 把握這6個字,掌握公文語言的精髓。 公文承擔著上傳下達的基本功能,政策性、指導性、實踐性都很強,一句話不準確,一個詞、一個字甚至一個標點符號用得不當,不僅使公文的質量大打折扣,還可能使工作造成重大失誤、損失和不良的影響。 公文語言要做到準確嚴謹,必須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關鍵字的表述要準確 比如“和”“與”,意義比較相近,但是運用的語境不一樣。 “和”連接的對象可以相互對調,比如我和你,可以換成你和我,意思沒有改變。 “與”連接的一般不能對調,前面的一般表示主動語態(tài),后面的一般表示被動語態(tài),是接收者。比如,中國人民與日本帝國主義有不共戴天之仇。 (2)關鍵詞的表述要準確 比如“啟用”和“起用”,“絕不”和“決不”,“預定”和“預訂”,怎么區(qū)分使用? 這方面的內容,我已經撰寫了2篇專門的文章加以詳述,需要了解可以關注了解,此處不再贅述。 (3)遣詞造句要遵循語法規(guī)則 比如,“我們要善于發(fā)現和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和問題?!?o:p> 這是比較常見的語法問題,屬于動賓搭配不當。 準備的表述應該為:“我們要善于發(fā)現和總結工作中的問題和經驗?!被蛘撸拔覀冊诠ぷ髦幸朴诎l(fā)現問題和總結經驗?!?o:p>
(4)不要生造縮略語和簡稱 生造縮略語和簡稱的幾種情況: 一是對機構和單位隨意簡稱,令人望文生義; 二是對人名和職務隨意簡化,令人費解。 三是對制度法規(guī)或相關文件隨意縮寫,指向不定,產生歧義。 要注意避免出現這幾方面的問題。 (5)正確運用模態(tài)語言 模態(tài)語言,也稱模糊語言,是公文語言的一種表達形式。所謂模態(tài)語言,是指語意不夠明確,不夠具體的詞語。根據公文寫作的需要,適當使用模糊語言,能夠起到確切詞語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表示對象的模態(tài)語言,如“各單位”“各部門”“相關同志”等。 表示數量的模態(tài)語言,如“一些”“部分”“絕大多數”等。 表示程度的模態(tài)語言,如“基本實現”“充足的干勁”等。 表示范圍的模態(tài)語言,如“廣泛使用”“在局內外”等。 表示時間的模態(tài)語言,如“目前來說”“最近一段時期”等。
公文具有法定的權威性、強制性和行政約束力,所以,反映在其語言特點上就必須莊重嚴肅,只有莊重得體的語言,才能體現發(fā)文機關處理公務的嚴正立場和嚴肅態(tài)度。 公文語言的莊重,把握5大原則: (1)使用規(guī)范化的書面語言。 (2)切勿濫用口語、俚語。 (3)切忌濫用描寫、抒情。 (4)適當使用文言詞語。 (5)詞語和語氣要與文種協調一致。 公文語言講究干凈利落,暢達易懂,用最簡練的文字表達最大容量的內容,做到“文約事豐”、言簡意明。 什么是簡潔?多看看毛主席的文章,毛主席的文章大氣簡潔,用最少的字把所要表達的思想呈現得清楚明白。比如《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開頭就是核心論點:“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比绻阋磉_句子中的思想,可以試試看,你需要用多少字,然后和毛主席的原文對比一下。 如何做到行文簡潔? 最根本的是,寫公文之前,多做調查研究,積累足夠充分的材料,把握公文要表達的核心思想。語言不簡潔,內容冗長,很多時候是基本事實把握不清楚,沒有提煉出核心觀點,所以繞來繞去。 同時需要注意語法修辭的訓練和修煉。比如多用短句,這樣更有力量感。多用修辭語言,這樣不僅能簡潔表達觀點,而且讓語言更生動。多用數據和案例說話,所謂一個好案例,勝過千萬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