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文化底蘊十分濃厚的國家。在長達(dá)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時期,更是涌現(xiàn)出了一種文明,隨著時間的流逝,眾多朝代的文化以及珍貴寶物都被傳承了下來,而那些文物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hù)。要說無論是在哪個時代,畫家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因為他們的存在也讓我們了解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和風(fēng)景。然而在我國的繪畫歷史上,更是涌現(xiàn)出了很多比較出名的畫家以及經(jīng)典作品,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繪畫技巧和方式,畫風(fēng)就更不一樣了,畢竟每個人所喜歡的東西和感覺不一樣。
就像是王希孟那幅十分壯闊的《千里江山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都是人盡皆知的名畫。除此之外,我國的故宮里還珍藏了眾多傳世名畫,后人也能觀賞。不過在故宮里還有一幅“怪畫”,畫中的老虎被畫成了“病貓”,在這將近300多年的時間里,有無數(shù)位畫家都對這幅畫進(jìn)行過深入研究,但卻沒人能夠看懂這幅畫。直到放大10倍后終于發(fā)現(xiàn)了秘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這幅畫又是哪幅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
憑借畫虎出名的村莊 在我國國內(nèi)一個省的一個小村莊很出名,被稱為是中國畫虎第一村,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這個村里總共有1300多人,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從事繪畫工作的,甚至還有三世同堂作畫的,畫的內(nèi)容都是跟老虎有關(guān),有時候他們還會畫一些花草樹木之類的畫。大家有所不知,這個村子每年年銷售繪畫作品就有4萬多幅,創(chuàng)產(chǎn)值更是達(dá)到了2500多萬,這些畫更是被賣到了還在其他國家。他們的作為也讓很多人刷新了對他們的看法。要說這個村子里的人畫出來的老虎可謂是有著王者之氣,老虎的整個形態(tài)被刻畫的栩栩如生,就像真的老虎跳進(jìn)了畫中一般,同時他們還賦予了老虎人性化的品格和人文精神。除了這個村子的人之外,無論是身處在哪個年代,都有很多畫家畫過老虎。只不過想要畫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還是比較難的,所以能夠成為傳世之作的作品并沒有多少。
故宮中的一幅“怪畫” 今天我所說的故宮中這幅有關(guān)于老虎的怪畫叫做《峰虎圖》,是清代的著名畫家華巖所畫的。但這幅畫中的老虎卻被畫成了病貓,很像是被人瞧不起的那種,沒有一點威風(fēng)凜凜的樣子。要說華巖在繪畫上的造詣是很高的,尤其是禽鳥畫、草蟲畫等,而今天所說的這幅《峰虎》更是成為了傳世名畫。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相信大家都知道,一般的老虎都是很威猛、很厲害的,可《峰虎圖》中所畫的老虎卻刷新了我們的認(rèn)知。從這幅圖中我們就能夠看出,這只老虎看起來很慫,全身瘦骨嶙峋,眼睛里充滿了畏懼,其次就是它的尾巴,夾著尾巴的老虎看起來很像一只被嚇壞的狗。那么,畫中的老虎為何會有這副模樣呢?它到底在害怕什么?
放大10倍后發(fā)現(xiàn)其中奧秘 在人們的思想中,大多數(shù)人都覺得老虎是動物界中最厲害的一種,能讓老虎感到害怕的少之又少。我們再來看看這幅畫中的病貓,它的眼睛是朝著斜上方看的,我們順著它的目光來看右上方,當(dāng)放大10倍后就能看出其中藏有什么秘密。在右上方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東西,放大后來看這是一只野蜂,這只野蜂正在一個枯草的頂端,看著這只老虎。這也就說明老虎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情,其實是被野蜂嚇到的。準(zhǔn)確的來說這應(yīng)該是一群野蜂。不過這個畫面也就只能這樣推測了。這幅畫想要表達(dá)的意思是,一只餓的骨瘦如柴的老虎正在尋找著食物,只是自己卻不小心闖進(jìn)了野蜂的領(lǐng)地,可能老虎嗅到了蜂巢中的甜味想要填飽肚子,沒想到竟惹怒了這群野蜂。
真實寫照 就算老虎再怎么厲害,面對野蜂它也沒有絲毫辦法,所以只能夾著尾巴逃走。其實這也是這幅畫作者得真實寫照。當(dāng)時在清朝時期,華巖是一位很出名的畫家,從小就喜歡畫畫,不過他的家境并不是很好,家里很窮上不起學(xué),也因此他遭到了排擠。在康熙年間,他憑借自己的畫技得以為正廳畫壁畫,可就在這期間,很多人都看不起他,還反對他在正廳畫畫,迫于無奈他只能偷偷的去祠堂畫畫,在留下四幅畫后就離開了家鄉(xiāng)去到了杭州。去到杭州后他一直都以賣畫為生,除此之外還認(rèn)識很多好友,就像是高翔、鄭板橋等。在華巖36歲時他去到了京都,奈何卻遭到了冷遇,在心灰意冷之下他對自己的仕途之路也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了。
從這里就能夠看出,華巖的一生可謂是很心酸的。年少時受到排擠,到了中年仕途之路也看不到希望,一生就這樣窮困潦倒,而這幅畫所畫的“病貓”,不就是他自身的真實寫照么。一般畫家們都會所畫的畫作都是自己親眼看到的,或者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的感受,畫中所傳遞的也正是他們的真實情感。不管怎么說,每幅畫的內(nèi)容所表達(dá)的情感都是不一樣的,能夠成為傳世名畫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不知大家對此有什么看法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