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3,宜用溫潤,慎用溫燥,滋陰防膩。

 傻子個兒大 2023-06-18 發(fā)布于遼寧

 3,宜用溫潤,慎用溫燥,滋陰防膩。

       第三個應(yīng)當(dāng)用溫潤,慎用溫燥。因為腎陽不足你就要溫陽,但是中醫(yī)溫陽藥有兩類,一類就溫而燥,一類就溫而潤。因為講了腎為陰陽之臟,你溫燥的藥對陽有好處,對陰可是損害的,所以一定要掌握要用溫潤慎用溫燥,幾乎可以不用。滋陰的時候要防膩,要少佐清養(yǎng)清降的藥。溫潤藥用什么呢?有這么幾個溫潤的藥,蛇床子、菟絲子、補骨脂、肉蓯蓉、巴戟肉、川斷,這一類有就是溫潤的。你調(diào)腎時可以大膽的用,它不傷陰,當(dāng)然不一次都用它,對不對?這個里面組方挑這個陽的,下一個組方又換那一個陽的,那不是守方用藥嗎?就不斷的提高療效。實際上都聽清楚了沒有?實際上剛才我說了一大堆藥,你是不是都給用上了?那沒有余地了!要換用。

       溫燥的藥有哪些呢?就是附片類、附子類,烏頭、草烏都是溫燥。包括附子、肉桂、仙茅、陽起石、鹿茸、所有的鞭。附帶講一講,不孕不育也是我們家的專長。打胎不行,打胎傷道德的事。你不生孩子就給你種子,一家伙懷孕了啊,那可就大大的有厚了,那嘩嘩的收禮,我們家專門有個房間,裝禮品的,后來包子月餅都爛了,夏天的西瓜,那了不得呀!就是憑療效,所以一看不孕不育它有專長,這我都告訴你。你治療不育,就男子的不育,千萬別想到壯陽,不盡然,他陽不虧?,F(xiàn)在臨床大多數(shù)的不育,就性功能障礙,是濕熱下注。不信你注意一下,第一苔是膩的,第二陰囊是潮濕的,沒有陽虛可談。你為什么用壯陽的藥?甚至吃鞭,吃陽起石,非但無效,而且有害。濕熱呢,能溫燥嗎?用什么呢?用四妙丸。大家知道四妙丸嘛?用四妙丸再加利濕的藥,利濕藥里面最好的藥就是生薏米。生薏苡仁呀,甚至可以怎么弄了呢?四妙丸加減以后,把藥煎出來,頭煎二煎放在一起,用90g的生薏米,拿這個藥湯藥汁煮成薏米粥。薏米粥呀!讓他分兩次喝了,這樣薏米的用量可以大。薏米用量大了,放在里面熬,那就糊底了,熬不出來,留水做成薏米粥,降血糖好藥,抗病毒好藥。為了提高用量都可以用我這個辦法,用頭煎二煎水煮薏米粥,水不夠再加水,你不能煮,眼見那藥水少了,你煮熟了還可以加水,煮完以后分兩次三次就那么吃,提高薏米的用量,當(dāng)然一定要用生薏米,炒薏米作用就不行,降血壓,降血糖,利濕這都是好藥。用這個辦法給他治,一般他濕熱去了,功能就能恢復(fù)了,就有可能懷孕。所以可以講,不孕韓博講了,不育我提醒你,別腦子想著不育就給他壯陽,壯陽溫燥的藥太差??纯瓷嗵δ伒?,一問陰囊潮濕的,那就用四妙丸加薏苡仁,這是一個。另外一個,腎虧了舌苔不膩,腰酸背痛,無精打采,你也不用壯陽的藥,更不用溫燥的藥,用什么?用12個子,家里頭祖?zhèn)鞯摹D?2個子呢?枸杞子、女貞子、菟絲子、補骨脂、蛇床子、地膚子、川楝子、王不留行、炒橘核、金櫻子、最后一個就車前子。別漏了,上面12子呀。我們家是時醫(yī),63年我畢業(yè)的時候,我父親給了我方子,我就問他這方子是什么道理?他說:“想要拿走,不要就拉倒,你大學(xué)畢業(yè)是不是來考我?祖?zhèn)鞯臎]有道理,就是有效,你要就拿走?!眹樜乙惶?,一共給了46個方子。不敢再問了,但是呢,什么辦法都不行了,你拿這個方法壯陽,沒有副作用,有效。當(dāng)然我現(xiàn)在改了,改了什么?就車前子。你車前子必須得包煎呀,很麻煩,我就改成了車前草,里面包含了車前子,分量就常規(guī)用量。另外一個就是炒橘核,炒橘核用30g,別的都用10g,我附帶給你講不育。苔膩的就四妙,苔不膩腎虧的就12子,估計韓博沒給你們講12子吧。不孕講了,所以溫燥的藥慎用,盡量不用,而生杜仲和桑寄生是陰陽雙調(diào),都可以用。那么有的時候必須要用溫燥的藥怎么辦呢?第一就我告訴你,要先煎先煎半小時;第二就用反佐,溫燥藥里面加知母、黃柏,減少它的燥性。陰虛的病人往往有虛火上炎,所謂的陰虛內(nèi)熱,你少用苦寒的藥,瀉火的藥用久了虛火擾心,造成心煩不眠。所以你這個時候可以加知母,棗仁;虛火射肺,咳痰帶血,這時就加藕節(jié)和茅根;相火上擾了,你有骨蒸盜汗,你給選用銀柴胡、地骨皮;肝陽上亢了,眩暈、耳鳴,可以給他加菊花和草決明;腎虛勞熱,咳血了,可以選加仙鶴草和紫苑。調(diào)腎里面調(diào)陰虛的一定要注意虛火上炎,不能用苦寒瀉火的藥,根據(jù)不同的部位選加我告訴你這些藥。

       4,間治取效。

       這個上面講了,直接治療我給你舉了大量的例子。直接治療,氣虛的補氣,血虛的養(yǎng)血;腎虧的,腎陽不足的溫陽,腎陰不足的滋陰,這都是直接治療。間接治療除了直接治療以外,運用氣血陰陽的關(guān)系和臟腑的關(guān)系,五行生克,運用這些關(guān)系來治療,這就叫間接治療。多了一個辦法,別人光知道直接治療,你還知道間接治療,這就多了一個治療辦法,而且間接治療不光間接一個,可以多個間接治療。你比如說:“利用土生金的關(guān)系,肺氣虛的時候可以健脾,可以培土生金呀!因為又根據(jù)土和水的關(guān)系,益火生土呀!又跟滋陰的藥來培土,來生津,這三個間接呀”。又可根據(jù),肺和腎的關(guān)系,用滋腎的藥,給他補腎陰來陪脾土,反過來,來潤津。甭管幾個,腦子要想到,間接治療,這個效果就非常好。我上面講了,按性定病,講了好多例子,不再重復(fù)了,自己可以轉(zhuǎn),自己可以思考,這提供了一個思路,臨床補法不要單打一的直接,要想到間接取效。

       5,補而不滯。

       補法最大的難題就是虛不受補。是虛呀,補了以后產(chǎn)生了副作用,虛不受補,所以這里面一定要注意補而不滯。補氣補血健脾的時候,要用開胃醒脾的藥。主藥就是陳皮、木香、砂仁、生雞內(nèi)金,雞內(nèi)金一定要用生的,一烹熱就不行了,雞內(nèi)金一定要用生的量要大,用30g,生山楂這些都是開胃醒脾的藥。這里面還有一個藥增加胃口的(食欲),就拿生雞內(nèi)金加上木香,3:1,雞內(nèi)金3份,木香1份,磨粉裝膠囊,你自己取個名,胃口不開的,包括舌苔膩的,都可以配合溫膽湯,都可以配合養(yǎng)胃湯,一天吃3g。3g也就是其實吃1號膠囊就5個,因為1號膠囊0.3,0號膠囊0.5,或者直接沖。這些很有明顯的幫助消化,又是一個成方。腎虧尤其是滋腎的時候,要防止它利濕,利濕呀!這里面一定要用淡滲利水的藥,要補而不滯。淡滲利水的藥主要有澤蘭、澤瀉、生薏苡仁、云苓和冬瓜皮,也可以用冬瓜仁。這里面也可以兩個藥,一個是生薏苡仁,一個是冬瓜仁1:1磨粉裝膠囊。好多大頭大款,腎虧的病人,一邊給他調(diào)腎,一邊吃這個膠囊,這個價格你可以提高了,你提高不掙錢?。≡黾映杀镜?-10倍,他大款一吃特別的踏實,這個給他補而不滯。

       6,丸藥緩圖。

       最后一個就丸藥緩圖。虛證很難治,虛證容易復(fù)發(fā),所以治療的時候,有效了以后,你不能馬上的停藥,要給他一個鞏固階段。鞏固治療有三個辦法,第一個辦法就拿有效的方子磨粉,做成水丸或者裝在膠囊里,每天兩次,每次2g,連服1-2個月。第二個要現(xiàn)成的中成藥,比如健脾的用香砂六君子湯,調(diào)腎的用杞菊地黃丸,給他服1-2個月。第三個辦法就是利用中醫(yī)的胃氣為本,三餐三頓吃飯,飯后馬上就吃保和丸,或者加味保和丸,因為水丸,吃20粒,早中晚三餐以后吃20例保和丸。這三個措施來鞏固療效,一般很少復(fù)發(fā)。早晨啊講了補法,又常規(guī)的常法,又巧配的六要,今日這個藥你一定會有療效,當(dāng)然不是100%,我反復(fù)強調(diào),你碰到難處了用這個辦法不行,你給我聯(lián)系,再給你出招。
論治巧配-Ⅳ:實證45則應(yīng)用

       下午介紹實證,實證有45則?!秲?nèi)徑》呢講了實則瀉之,治療實證總的原則要瀉?!秲?nèi)徑》上有個泄法呢,規(guī)定成六法汗、下、和、溫、清、消。一共六法,六法呢又具體分為45則。

       (一)汗法。

       1,辛溫解表。

       汗法里面呢,第一個方就辛溫解表,用于風(fēng)寒表證。風(fēng)寒風(fēng)熱的鑒別呀,昨天已經(jīng)講了,它主方是荊防敗毒散。原來辛溫解表的主方是麻黃湯,由于麻黃的副作用,發(fā)汗力大,而且麻黃呢升高血壓,抑制心臟,所以呢現(xiàn)在麻黃不用了,改成荊防敗毒散。

       方子組成:荊芥、防風(fēng)、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茯苓、桔梗、甘草。方子出自《外科理例》。

       它主要的藥就是荊芥穗,這發(fā)汗力量大,解表力量好。用荊芥穗、防風(fēng),里面一定要加羌活、川芎、桔梗和柴胡,風(fēng)寒就用這荊防敗毒散,辛溫解表。

       2,辛涼解表法。

       辛涼解表法用于風(fēng)熱表證,這個方子還用銀翹散。

       方子組成:金銀花、連翹、豆豉、牛蒡子、薄荷、荊芥穗、桔梗、甘草、鮮蘆根、竹葉。方子出自《溫病條辨》。

       銀翹散里面除了用金銀花、蘆根、薄荷這三個主藥,然后加菊花和牛蒡子,這是汗法里面的第二法辛涼解表。

       3,滋陰解表法。

       用于陰虛表征。主要特點就是口渴和咳嗽、咽干,要用滋陰解表法。它的主方就是加減葳蕤湯。

       方子組成:生葳蕤、生蔥白、桔梗、東白薇、淡豆豉、蘇薄荷、炙甘草、紅棗。方子出自《通俗傷寒論》。

       治療就是玉竹來養(yǎng)陰解表。主要的藥就是玉竹、蘆根、白薇當(dāng)然要加薄荷。

       4,益氣解表發(fā)。

       用于氣虛表征。由表證以外加氣短。主方參蘇飲。

       方子組成:紫蘇葉、干葛、半夏、前胡、人參、茯苓、枳殼、桔梗、陳皮、木香、甘草。方子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方特點:即用黨參又用蘇葉,還要加葛根、前胡。這個補方給我們啟發(fā)很大,治療外感病一定要扶正祛邪。尤其是反復(fù)的發(fā)燒,或中老年人外感,你不加扶正的藥,這感冒治不了,效果不好,所以古人用黨參,還可以換成生芪又扶正又固表。

       5,祛痰解表法。

       用于痰凝表證。主要特點就是身重、肢困。用的方劑就是小青龍湯。

       方子組成:麻黃、桂枝、芍藥、干姜、細辛、半夏、五味子、甘草。方子出自《傷寒論》。

       它里面主要的藥就是桂枝和白芍、細辛,麻黃呢還是由荊芥穗來代替。這是祛痰解表。

       6,清熱解表法。

       外有風(fēng)寒,內(nèi)有肺熱,也就我們俗話說得“寒包火”。既要清熱,又要解表,方子就是麻杏石甘湯。

       方子組成:麻黃、石膏、杏仁、甘草。方子出自《傷寒論》。

       當(dāng)然一定要加桑白皮和葶藶子。麻杏石甘湯中麻黃不用,麻黃可改成荊芥穗來代,甘草不用,但一定要加葶藶子和桑白皮。

       7,通下解表法。

       用于風(fēng)熱里實,外有風(fēng)熱,里面有里實。用的方子就是防風(fēng)通圣散。

       方子組成:防風(fēng)、荊芥、麻黃、連翹、薄荷、當(dāng)歸、川芎、白芍、白術(shù)、山梔子、大黃、芒硝、石膏、黃芩、桔梗、甘草、滑石。方子出自《皇帝素問宣明論方》。

       即用防風(fēng)和荊芥穗,又用石膏和生梔子,當(dāng)然一定要加草決明和全瓜蔞。

       8,祛暑解表法。

       用于暑濕表證。用的名方就是藿香正氣散。   

       方子組成:藿香、紫蘇、白芷、桔梗、白術(shù)、厚樸、半夏曲、大腹皮、茯苓、橘皮、甘草、生姜、大棗。方子出自《和劑局方》。

       用藿香和二陳湯為主,當(dāng)然一定要加青蒿、生薏苡仁。藿香是好藥,清暑的好藥,但是藿香呢,一般應(yīng)用有季節(jié)性,平常不用藿香,也就暑天7、8、9三個月,暑天和長夏,長夏有暑有濕就可以用藿香。當(dāng)然這里面,一定要加青蒿,青蒿清暑退熱,而且和三仁湯同用。昨天和今天都講了,上焦的杏仁,中焦的砂仁或寇仁,下焦的生薏苡仁。這是汗法里面一共有8個熄風(fēng)法,這是第一大法汗法。

       (二)下法。瀉法一共細分7個。

       9,瀉火攻下法。

       用于陽明腑實證。用的大承氣湯。方子出自《傷寒論》。

       方子組成:大黃、厚樸、枳實、芒硝。

       當(dāng)然這個大黃呢,我昨天講了,不用生大黃,也不要后下,就用熟大黃,制軍。不讓它來通腹,讓它來瀉熱。當(dāng)然還要加全瓜蔞、大腹皮,全瓜蔞一定要用到30g。

       10,溫通攻下法。

       用于寒痰積滯。方子就是溫脾湯。

       方子組成:附子、人參、大黃、甘草、干姜。方子出自《備急千金要方》。

       主藥就是人參和干姜,血糖不高的也可換成黨參和干姜。但常用的是附片,也可代用,用仙靈脾和補骨脂代附片。但里面一定要加菊花和當(dāng)歸,加強通便,攻下要加強。

       11,潤腸緩下法。

       用于腸燥便秘。主方就五仁丸。

       方子組成: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橘皮。方子出自《世醫(yī)得效方》。

       里面的主藥就是桃仁、柏子仁和火麻仁,但這里一定要加草決明。

       12,峻下逐水法。

       用于陽水實證。它的主方是舟車丸。

       方子組成:甘遂、芫花、大戟、大黃、黑丑、木香、青皮、陳皮、輕粉、檳榔。方子出自《景岳全書》。

      里面主藥就是黑丑、白丑。當(dāng)然一定要加大黃、青皮、澤蘭,加強利水。當(dāng)然峻下逐水法并不是像我們想象的,一吃藥水就嘩嘩的流了,它流的是大便,吃它這個方子以后,小便并不增多,大便如注,大便就水瀉,不斷的流,這就是它的副作用。大便水流多了以后,必然傷正,所以這個法則我必定要介紹給你,因為這是傳統(tǒng)的常法。但是呢利用它來逐水,逐不了水。我們要看到西醫(yī)的長處,比如腦血管病,有一個顱內(nèi)壓增高,顱壓增高以后,因為整個頭蓋骨是密閉的,顱底有個孔叫枕骨大孔,就這個孔,顱壓增高了以后,別的地方出不來,就都擠在了枕骨大孔,枕骨大孔呢是人類的生命中樞,里面的延髓,所有的生命中樞都在這個部位,一擠一壓迫就成了腦疝,病人馬上死亡。西醫(yī)有辦法,用脫水呀,用甘露醇,半個小時一瓶,快速滴;半個小時高滲糖,靜脈推。這么交替進行,脫水。水一脫,顱壓降低了,就不會有腦疝了,這很大的搶救力,你不用這個辦法,死亡率很高。中醫(yī)必須向它學(xué),你不能固執(zhí)己見,是不是?你一定死守峻下逐水法。西醫(yī)的脫水,連細胞內(nèi)的水,都脫出來了,明顯的效果,所以一般交替一兩次,顱壓就降低了,生命就保住了。你不信看哪,不用西醫(yī)的降顱壓,你光是峻下逐水,折騰了半天,整的是大便,出水量很少,達不到脫水的目的,還沒弄到腦疝的程度,病人馬上死亡,所以這一條你老老實實取人家之長,不影響;二一個,他腦疝解決以后,保住生命以后,別的問題解決不了了,腦出血也好,腦梗也好,它解決不了了,這個時候你再用中藥,救死扶傷保生命,一定要發(fā)揮中醫(yī)的優(yōu)勢,在這中西醫(yī)配合對病可有利,我們中醫(yī),也不能違背西醫(yī),西醫(yī)好多辦法不用。你比如喝敵敵畏,那么中藥甘草湯、銀花湯灌,你還沒灌,一個小時沒灌病人死了。我在廣安門急診科的時候,一共65個喝敵敵畏的,沒有死的,怎么弄的?先把西醫(yī)的辦法洗胃,護士都訓(xùn)練出來了,因為敵敵畏很像茅臺酒,說茅臺酒造假,就一般的酒里面放幾滴敵敵畏,也死不了,一聞就茅臺酒,你喝多了,那病人死了,假酒呀。所以廣安門醫(yī)院急診室原來是地下室,只要病人一推進來,護士一聞到敵敵畏味,趕緊把胃管插上,洗胃呀,一陣出來,一般10000ml洗進去了。第二就輸液,開個通道,阿托品化,這兩個弄完以后,你用中藥辯證,閉證脫證,中藥病人昏迷了就灌腸,60多個病人沒一個死亡。不要否定西醫(yī),你牛乳、甘草、銀花你灌了老半天,病人死了。就吸收西醫(yī)的長處,洗胃很快呀,所以中醫(yī)也想到西醫(yī)也有長處,不要委屈西醫(yī),所以逐水法就這么講了,你用的時候要比較謹慎,并不會那么靈,水不是走小便的,走的是大便。當(dāng)然這里面要加一個腹水,腹水的病人,肝硬化腹水,很難治呀。腹水怎么治呢?除了適可而止用逐水法之外,還可用外敷法。外敷法什么藥呢?就用反藥。這個用甘遂和甘草的反藥,生甘遂,生甘草2:1,甘遂2份,甘草一份,再加上螻蛄,沒有螻蛄就用蟋蟀,加10個磨成粉。假如過敏的你就用濃茶水調(diào),不過敏的你用陳醋調(diào),調(diào)成糊狀,你就給他攤在小布上,上面敷神闕,下面敷兩個涌泉,晚上敷,清晨取下來,配合中藥,它有明顯的排水作用,它這個水是從小便排的。腹水重了,也可用西醫(yī)的辦法抽腹水,一抽要注意了,最多5000ml,再不能多,最后很多就抽的多了,病人馬上就肝昏迷了。什么樣的病人昏迷了?所以一定要掌握它,抽到5000ml之內(nèi)。當(dāng)然抽完水必須要給他補血漿,膠體蛋白,提高膠體滲透壓,減少腹水的生成。

       13,破血逐瘀法。

       這是臨床上很有效的一個方法,用于淤血和癥瘕。癥瘕就是積塊,包括我講的肝硬化,婦女的子宮肌瘤,都屬于這個范圍。但一定要看舌苔,舌質(zhì)是紫的或者有紫斑的,他有淤血。不是子宮肌瘤,肝硬化都有淤血不一定。方子就桃核承氣湯。

       方子組成:桃核、大黃、甘草、桂枝、芒硝。方子出自《傷寒論》。

      主要藥物; 用桃仁、桂枝、制軍。當(dāng)然一定要加蘇木和萊菔子、丹參,破瘀就要想到祛痰,所以用萊菔子。

       14,降火逐痰法。

       用于實熱、實火或頑痰。它用的方子就是礞石滾痰丸。

       方子組成:清礞石、沉香、大黃、黃芩,樸硝。方子出自《養(yǎng)生方論》。

       這是有成藥的礞石滾痰丸,一次吃3g,一天兩次??梢阅锰祗命S、生梔子和全瓜蔞30g煎水沖服礞石滾痰丸。

       15,瀉下驅(qū)蟲法。

       用于蟲積證。用于肥兒丸。

       方子組成:蓮米、砂仁、白術(shù)、人參、山楂、芍藥、光皮、茯苓、黃連、薏苡仁、神曲、炙草。方子出自《幼幼集成》。

       里面有使君子、檳榔。一定要加木香和焦三仙、連翹。蟲積也是易化熱。

       (三)和法。

       16,和解表里法。

       這個就用少陽證,半表半里。出名的方子就小柴胡湯。

       方子組成: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甘草、生姜、大棗。方子出自《傷寒論》。

       小柴胡湯,里面三個主藥,一個就是參,或者黨參或者人身;第二個就柴胡;第三個就黃芩。這三個藥是小柴胡湯的主藥。里面應(yīng)加上抗病毒的藥板藍根。這個方子對昨天我介紹的經(jīng)期發(fā)熱或不明原因的發(fā)燒或外感發(fā)燒,月經(jīng)期的發(fā)熱就《傷寒論》上面講的熱入血室,熱到了血室了,用小柴胡湯效果非常明。

       17,調(diào)和營衛(wèi)法。

       用于營衛(wèi)不和。它主要的表現(xiàn)有兩個。第一個后背冒風(fēng),覺得有冷風(fēng)吹著后背,后背發(fā)涼?。坏诙€是汗出,出汗的比較多,叫營衛(wèi)不和。用的方子就桂枝湯。

       方子組成:桂枝、芍藥、生姜、大棗、甘草。方子出自《傷寒論》。

       桂枝湯里面一共5個藥。取它的桂枝、白芍,姜、棗、草不用,沒用。但是要加葛根和生黃芪,《傷寒論》講,后背有問題,僵呀,后背發(fā)緊呀,用葛根湯。其實里面就一個主藥就是葛根。

       18,疏肝理氣法。

       這個法則在臨床上非常多見,也很常用,用于氣滯證,肝氣郁結(jié)證。它主要用四逆散。

       方子組成:柴胡、炙甘草、枳實、芍藥。方子出自《傷寒論》。

       方子里主藥就是用柴胡、枳殼和白芍。里面一定要加郁金,就是氣和血的關(guān)系,氣行則血行;其次加一個和血的藥,有利于疏肝理血,郁金最好,它既能理氣又能和血;還要加丹參,進一步加強和血活血,這臨床非常常用的。四逆散和逍遙散怎么區(qū)別?四逆散是單純的氣滯,逍遙散是引起了氣滯,引起了克土了,除了氣滯外還有胃腸道的癥狀,胃不和的癥狀,這個時候你非但理氣還要加上和胃,這個時候用逍遙散。沒有胃的癥狀,沒有克土,單純的氣滯,那你加四逆散。這兩個方子有區(qū)別的。

       19,疏肝和胃法。

       用于肝胃不和,這里肝氣郁結(jié)和胃不和,這個方子就是用左金丸,

       方子組成:黃連、吳茱萸。方子出自《丹溪心法》。

       但里面一定要加三個藥,就是生牡蠣30g、川楝子和生梔子。牡蠣除了軟堅外,也是和胃的藥,尤其左金丸用的時候,病人有個反應(yīng)就是吞酸呀,用牡蠣最適合,中和胃酸又可以和胃。川楝子加強了疏肝,生梔子加強了清肝。

       20,抑木扶土法。

       用于肝胃不調(diào),肝脾不調(diào)。肝就是郁結(jié),肝氣郁結(jié);脾就是不健運,這也是虛實夾雜。這個時候就用逍遙散。

       方子組成:柴胡、當(dāng)歸、茯苓、芍藥、白術(shù)、甘草、生姜、薄荷。方子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此方既能疏肝又能扶土。

       21,和胃降氣法。

       用于胃氣上逆。昨天講辨證,氣逆有三個,其中就是胃氣上逆。它用的方子就是半夏瀉心湯。

       方子組成:半夏、黃芩、干姜、人參、黃連、大棗、甘草。方子出自《傷寒論》。

       半夏一定不能生用,毒性很大,一定要用姜半夏。就是半夏用生姜制了以后,即加強了半夏和胃,生姜又能降氣。另外就是干姜,用了姜半夏,你不用干姜,因為生姜比干姜降逆的作用更強。當(dāng)然一定要用黃芩,降逆黃芩。但是一定要加代赭石,昨天講了,降逆用旋覆代赭湯,橘皮竹茹湯的效果都不如這個半夏瀉心湯,不如用赭石。

       22,降氣定喘法。

       用于肺氣上逆。當(dāng)然這個肺氣上逆必然有痰,喉鳴,痰多,這個時候才能降氣平喘。它的主方就是蘇子降氣湯。

       方子組成:紫蘇子、半夏、川當(dāng)歸、甘草、前胡、厚樸、肉桂、生姜、大棗。方子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里面的主藥就是蘇子、萊菔子、葶藶子,這是個變法的三子養(yǎng)親湯。加紫苑、厚樸、川貝母、川牛膝和桔梗。所以我們以后講,桔梗和牛膝就升降理論。好多高血壓的病人,你用了升降理論,血壓降下來了。這個喘的病人也用升降理論。

       23,降逆止嘔法。

       它用在什么呢?胃逆和肺逆一起見,既有胃逆,胃氣上逆,又有肺氣上逆,兩個都具有,這個時候你才用旋覆代赭湯。

       方子組成:旋復(fù)花、代赭石、人參、生姜、甘草、半夏、大棗。方子出自《傷寒論》。

       旋復(fù)花一定要包,它里面有小毛,你不包的話,沒法喝,旋復(fù)花、代赭石。但里面一定要加兩個藥,一個是公英,和胃健胃加公英;一個就加扶正的藥,用參和生黃芪都可以。

論治巧配-Ⅴ:實證45則應(yīng)用

       (四)溫法。

       24,溫肺祛痰法。

       用于寒痰。用的主方就是杏蘇散。

       方子組成:蘇葉、杏仁、半夏、茯苓、橘皮、前胡、苦桔梗、枳殼、甘草、生姜、大棗。方子出自《溫病條辨》。

       有痰的用蘇子,沒痰的用蘇葉,加上杏仁、前胡、桔梗,當(dāng)然一定要配合茯苓和陳皮,就截斷它的生痰之源。

       25,溫化痰飲法。

       用于痰飲呀。張仲景講了:“病痰飲者,當(dāng)以溫藥和之”。方子是苓桂術(shù)甘湯。

       方子組成: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方子出自《傷寒論》。

       原方有甘草,但不用甘草。當(dāng)然一定要加黨參,光溫呀,痰飲去不了,加個動力,就用黨參。

       26,溫陽利水法。

       用于陰水者。陰水呀,主要小便不利,腰以下腫,再加上四肢不溫,手腳涼。這就用真武湯。

       方子組成:茯苓、芍藥、白術(shù)、生姜、附子。方子出自《傷寒論》。

       制附片、干姜、云苓、白術(shù),真武湯這四個藥是主要的藥。里面一定要配合黃芪,也是給它動力,要用大腹皮,生黃芪的用量可大要15-30g。古人有高招,對不對?祛外邪要用扶正的藥,祛痰要用扶正的藥,利水要用扶正的藥,都離不開扶正,當(dāng)然他們用的是黨參,但是臨床最好的還不如用生黃芪。

       27,溫經(jīng)通絡(luò)法。

       用于陰疽、流注。這外科的病呀,好多結(jié)核性的腫瘤,有寒呀,中醫(yī)就用陽和湯。

       方子組成:熟地、肉桂、麻黃、鹿角霜、白芥子、姜炭、生甘草。方子出自《外科證治全生集》。

       它里面主要用的是桂枝、炮姜,當(dāng)然它用的是麻黃,白芥子和鹿角霜。這里面一定要加丹參養(yǎng)血和血,還要加夏枯草。夏枯草并不是單純的清熱瀉火,夏枯草軟堅的藥,對腫瘤,良性腫瘤效果非常好??墒?,這個陽和湯能用于什么病呢?糖尿病引起的壞疽,就是腳趾爛了,西醫(yī)沒辦法就是截肢,中醫(yī)可用陽和湯。但是在陰疽里面,陽和湯里面,還要加兩個引經(jīng)藥,治療糖尿病引起的壞疽。什么引經(jīng)藥呢?兩個。一個是川斷;一個是15g的木瓜。這個辦法呢,可以煮兩回。頭煎、二煎,煮兩回,煮完以后喝。藥渣子別扔掉,加15g的薄荷,煮第三遍,煮完以后水溫或者涼的時候泡這個壞疽的地方,泡15-20分鐘,你給他泡,效果更好。

       附帶還有講一下煎藥,現(xiàn)在外面煎藥啊,根本不泡,甚至有的地方為了圖省事,病人太多,蒸汽開水一吹,5分鐘藥就出來了,這根本不起作用。中藥的專利昨天我講了,重要的療效取決于也是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方子的巧配;第二藥材的地道;第三是煎藥的方法。這么弄,根本錯不了。因為植物藥也有細胞呀,細胞也有膜,就像雞蛋一樣,一加熱細胞不就凝固了嗎?細胞里面的藥還能出來嗎?就出不來了。所以煎藥的第一個原則必須浸泡。浸泡一個小時,泡的時間越長越好,趁細胞膜還沒凝固,這飲片,植物藥里面的成分都浸泡在水里了,這是一個。第二個最多煎20分鐘。廣東南方的他煲藥跟煲菜一樣,一煲就三碗水煲成一碗水,至少一個小時以上,那你煲湯是煲的動物啊,這魚呀!你煲藥煲得植物呀!一個小時都給你揮發(fā)了,所以開鍋以后20分鐘。有些藥需要后下,但是后下的藥也是浸泡一個小時,后下放進去一開鍋就好,保證藥效都出來了保證不揮發(fā)。二煎的時候用不著煲,直接放冷水,水呢蓋過藥面就行了,不要太多。二煎你要開鍋以后20分鐘和頭煎混在一起,分兩次服,過去的服法就早晚服,現(xiàn)在呢科學(xué)發(fā)展了,不合理了。因為過去我們講人體有子午流注呀,知道嗎?子午流注就是按照鐘點走,穴位呀,就是按照鐘點來開和闔,哎呀!過去批判,說這是個糟粕,封建迷信,現(xiàn)在不這樣了,這是個學(xué)問呀,為什么?現(xiàn)在科學(xué)發(fā)展了,人有生物鐘啊,人的器官像鐘表一樣,有高潮有低谷,這個理論呢,跟我們中醫(yī)的子午流注非常吻合。對不對?中醫(yī)也講了,子午這兩個點就是半夜1點到4點,中午12點到1點,這是最低谷,就要休息呀,低谷的時候你還用,不休息,等于機器磨損,所以夜班的女工或者護士長壽的很少,該休息不休息呀。有高峰,高峰就在上午的9點,下午的3點,這是器官的高峰,因此呢服藥的辦法不能早晚服,就是放在上午的9點下午的3點,充分的吸收,這就是有學(xué)問了。所以中醫(yī)講風(fēng)水,哎呀!更迷信了,我信。

       (五)清法

       28,清熱瀉火法。

       清法就比較多了,最大的清熱瀉火,這是臨床很常用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呢,因為火停的部位不一樣,又得細分四法,有停在心、停在肺、停在肝、停在胃,停在四個部位不一樣,所以清熱瀉火法才細分四法。

       (1)導(dǎo)赤清心法。

       第一個停于心,就用清心導(dǎo)赤法或者叫導(dǎo)赤清心法。這個就用于心熱移腸,有心火加上小便有問題。什么問題?尿頻、尿急、尿痛,這兩個心火癥狀兌在一起,就是心熱移腸,就要用導(dǎo)赤清熱法,用我們古方導(dǎo)赤散。

       方子組成:生地黃、木通、竹葉、甘草。方子出自《小兒藥證直訣》。

       導(dǎo)赤散里面最主要的藥就是生地、竹葉和甘草稍,這個時候用甘草稍,止痛。但這個方子要提高療效,一定要和滋腎通關(guān)丸合用,滋腎通關(guān)丸,知母、黃柏、肉桂,還要加萆薢10g。這個方子清心導(dǎo)赤還可以治一個很好的病,對不對?西醫(yī)沒辦法的,就是口腔潰瘍。你用中藥清心導(dǎo)赤,導(dǎo)赤散和滋腎通關(guān)合在一起,你里面再加上生黃芪,治療口腔潰瘍效果非常理想。

       (2)清熱瀉肺法。

       火在肺,肺火。用的方子就是瀉白散。

       方子組成:桑白皮、地骨皮、生甘草、粳米。方子出自《小兒藥證直訣》。

       主要的藥就是:桑白皮、地骨皮和知母。里面要加炒黃芩和蘆根。

       (3)瀉火清肝法。

        這是肝火,要用龍膽瀉肝湯。

       方子組成: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木通、車前子、當(dāng)歸、生地黃、柴胡、甘草。方子出自《醫(yī)方集解》。

       龍膽瀉肝湯里面三個主要的藥物:龍膽草、黃芩和梔子。用龍膽草要控制量,才可以用,要中病即止,不能常用,這是苦寒傷胃的藥。但里面要加兩組藥;一組就加柔肝,柔肝就是瀉肝,這是中醫(yī)的竅門,就加當(dāng)歸和白芍。第二組加引經(jīng)藥,一會我要講,引經(jīng)藥里面不是用柴胡就是用薄荷。

       (4)降火清胃法。

       用于胃火爍陰呀。昨天我講了,胃火或胃陰是聯(lián)系的,它用的方子就是清胃散。

       方子組成:生地黃、當(dāng)歸身、牡丹皮、黃連、升麻。方子出自《蘭室秘藏》。

       里面主要用生石膏、蘆根,生石膏必須用30g?,F(xiàn)在礦物這些藥不必先煎,那么現(xiàn)在都打碎了,不像過去都整塊的,你不先煎它出不來,打碎了用不著先煎,一起煎就行了。生石膏30g、蘆根10g,加制大黃。里面也必須加兩個炭來驅(qū)火,這兩個炭也是我們家傳的一個辦法,店里面沒有的。一個是升麻炭,一個是銀花炭,都用10g。當(dāng)然藥店沒有,怎么辦呢?加三倍的量,升麻要30g,銀華用30g,自己在鍋里頭炒成炭,這是第一個法,就是清熱瀉火法。

       29,清熱解毒法。

       這也是臨床用的非常多的一個辦法,就比熱還重了,成了毒了。它主要用于三焦火毒,三焦火毒呀,三焦都有火都有毒,它用的方子就是黃連解毒湯。

       方子組成:黃連、黃芩、黃柏、梔子。方子出自《外臺秘要》。

       上焦的肺火用黃芩,中焦的胃火用黃連,下焦的腎火用黃柏。這個方子很簡練,但是針對性很強,針對三焦,黃連、黃芩、黃柏。一定要加上兩個藥,一個就是制大黃,給它瀉熱;一個就是車前草,給毒有個出路,從尿排出去,那么車前草本身也能寫熱,中毒假如重了,那里面要加羚羊粉,0.6g的羚羊粉,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解毒方子。

       30,清熱利濕法。

       它治療濕熱下注。它用的方子就是八正散。

       方子組成:車前子、瞿麥、萹蓄、滑石、山梔子仁、炙甘草、木通、大黃、燈心草。方子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里面我把病目改了,用它的方義改了我的藥,用什么藥呢?土茯苓、萹蓄、瞿麥、制軍、公英、澤蘭、白花蛇舌草和生黃芪。改了治什么病呢?就是淋病。這是性病,不是中醫(yī)的五淋,是個淋證。它是淋病,就是西醫(yī)骯臟的病,就是性病。

       31,清熱生津法。

       氣分熱盛,就是肺胃實熱。大熱、大汗、大渴、脈洪大。方子用白虎湯。

       方子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方子出自《傷寒論》。

         里面主要用生石膏、知母,甘草可以不用,里面的粳米換成生薏苡仁,還要加連翹和蘆根。

        32,清營涼血法。

       用于熱入營血,病比較重而且也比較危險。用犀角地黃湯。

       方子組成:犀角、芍藥、生生地、牡丹皮。方子出自《備急千金要方》。 

       現(xiàn)在犀角很少,受國家保護,不能用了,用水牛角代替,水牛角磨粉1g沖服就行,這地方一樣,然后就是生地、赤芍、牡丹皮。但是里面要加兩個藥:一個加強清熱作用,要用生梔子;二一個加強清寧作用,用人工牛黃,真牛黃很少,弄到真牛黃更好,用人工牛黃沖服,用1g就行。

       33,清營開竅法。

       清營開竅用于熱毒內(nèi)閉。它就用安宮牛黃丸。

       方子組成:牛黃、郁金、黃連、朱砂、山梔子、雄黃、黃芩、犀角、冰片、麝香、珍珠、金箔衣。方子出自《溫病條辨》。

       現(xiàn)在安宮牛黃丸很難用了,一個是貴,一個是有些藥受國家保護?,F(xiàn)在用什么呢?用清開靈代替安宮牛黃丸,或用安腦丸。他們在安宮牛黃丸改進里面就兩個改進,第一個取消了保護藥物,牛黃呀、犀角呀取消了,用水牛角和人工牛黃來代替;第二取消了重金屬,金箔、朱砂這一類藥取消了,所以這個安腦丸和清開靈完全可以取代安宮牛黃丸。二一個清開靈注意了,針劑要注意了,現(xiàn)在清開靈的過敏很明顯,口服沒問題,有口服液有膠囊有滴丸,都有了。

       34,清暑利濕法。

       暑濕證,也就是濕熱證在夏天叫暑濕,平常叫濕熱,這我反復(fù)講了,就是要用三仁湯,三焦分利。

       方子組成:杏仁、飛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葉、厚樸、生薏苡仁、半夏。方子出自《溫病條辨》。

       三仁湯:杏仁、寇仁、生薏苡仁。但在暑天呢,一定要加青蒿,青蒿里面的成分有青蒿素,怕熱,所以用青蒿也得后下。另外一個首選就是六一散,知道啊?滑石、甘草六一散。拿荷葉,夏天不是有荷花嗎?拿荷葉包六一散,繩子或線捆上以后,拿去蒸,拿針呀把那個包上面洞眼,扎幾個針孔,煎,加強清署的作用。第二個一定要加扶正的藥,最好的就生黃芪。

       35,清熱滌痰法。

       痰熱內(nèi)積,也就是痰證化熱。用的就是清氣化痰丸。

       方子組成:陳皮、杏仁、枳實、黃芩、瓜蔞仁、茯苓、膽南星、制半夏。方子出自《醫(yī)方考》。

       主要的藥就是膽南星、全瓜蔞、天竺黃、萊菔子和牡丹皮。這里面呢一定要加兩個藥:一個呢加草決明;一個加車前草叫潤腸利尿,拿這個熱痰有出路,排除去呀,提高療效,草決明和車前草都用到30g。

       36,清熱滋陰法。

      適用于低熱不退,夜熱早涼,骨蒸勞熱,汗解渴飲,苔薄黃質(zhì)紅,脈沉細數(shù)的余熱傷陰證。主方就是青蒿鱉甲湯。

       方子組成:青蒿、鱉甲、知母、生地、地骨皮、元參、銀柴胡。

       (六)消法。

       37,燥濕祛痰法。

       用于痰濕中阻,我講的痰濁阻于中焦,加上腸胃證,它很簡單,就用二陳湯。

       方子組成:半夏、白茯苓、橘紅、甘草,生姜、烏梅。方子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二陳湯里面內(nèi)用半夏,現(xiàn)在不用半夏,把半夏改成炒蒼術(shù),炒蒼術(shù)也燥,炒了以后燥性就降低了,祛痰了,二陳湯去半夏改成炒蒼術(shù),還要加萊菔子和生牡蠣。

       38,軟堅祛痰法。

       用于痰核。方子就消瘰丸。

       方子組成:玄參、牡蠣、貝母。方子出自《醫(yī)學(xué)心悟》。

       里面主要的三個藥:一個是玄參,一個是海藻,一個是貝母。但里面要加活血的丹參,軟堅的生牡蠣,和消瘤的夏枯草。

       39,滌痰開竅法。

       用于痰迷心竅。用滌痰丸。

       方子組成:半夏、膽南星、橘紅、枳實、茯苓、人參、菖蒲、竹茹、甘草、生姜、大棗。方子出自《濟生方》。

       它用四個藥,膽南星、天竺黃、石菖蒲和郁金。當(dāng)然一定要加云苓和陳皮。脾為生痰之源,加這兩個藥截斷生痰的來源。

       40,芳香化濕法。

       外有風(fēng)寒,內(nèi)有暑濕。用于風(fēng)寒束表,暑濕中阻。用的方子就是香薷散。

       方子組成:香薷、白扁豆、厚樸。方子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主要是香薷祛風(fēng)寒,暑濕用藿香和白扁豆。當(dāng)然一定要加連翹或者蒲公英。

       41,祛風(fēng)勝濕法。

       用于痹癥,風(fēng)寒濕三邪合尓為痹,它用于痹癥里面的濕痹,也叫著痹。它的特點是關(guān)節(jié)腫脹、麻木、發(fā)板、不痛,苔是膩的。古人用獨活寄生湯。方子出自《備急千金要方》。

       方子組成:獨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風(fēng)、芎?、人參、甘草、當(dāng)歸、芍藥、干地黃。

       獨活寄生湯三個組成:第一用獨活和秦艽,祛濕止痛;用當(dāng)歸和白芍柔肝通絡(luò);用桑寄生和桂枝來扶正溫通。這是治療痹癥的一個好藥。當(dāng)然加什么藥呢?要加茵陳,增加它化濕的力量,茵陳15g后下;加生薏苡仁,增加化濕;加柴胡和枳殼。因為著痹風(fēng)濕到了經(jīng)絡(luò)里面,肝主筋,所以要用柴胡舒筋活經(jīng)絡(luò),枳殼理氣,有助于一個動力把經(jīng)絡(luò)的濕氣打出來。

       42,苦溫燥濕法。

       用于中焦?jié)褡?。用的方子是平胃散?/p>

       方子組成: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姜、棗。方子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里面四個主要的藥:蒼術(shù)、厚樸、云苓、陳皮。但一定要加上公英,濕,熱化的多,加上焦三仙來和胃。

       43,淡滲利濕法。

       用于水液內(nèi)停。它兩個主癥:第一個小便不通,量少,尿量少;第二個就是水腫,各個部位的水腫。它用的就是五苓散。

       方子組成:豬苓、澤瀉、白術(shù)、茯苓、桂枝。方子出自《傷寒論》。

       里面主要用茯苓、豬苓、澤瀉、白術(shù)。要加利水的澤蘭、車前草;加上利濕的生薏苡仁、冬瓜仁;加上溫通的桂枝。

       44,消導(dǎo)和中法。

       用于食積食阻。主要的方子就是保和丸。

       方子組成: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陳皮、連翹、蘿卜子。方子出自《丹溪心法》。

       首先用茯苓和陳皮,健脾和胃,再加上生山楂,焦三仙來化積化食,這里面的關(guān)鍵就是用連翹,不能忘記連翹。另外它食積化熱,假如西醫(yī)講的幽門螺旋菌感染,你還可以加公英,殺菌的妙藥公英。

       45,活血化瘀法。

       它用于血瘀證。方子就是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

       方子組成:桃仁、紅花、當(dāng)歸、生地黃、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殼、甘草。方子出自《醫(yī)林改錯》。

       它第一個用桃紅四物湯來活血化瘀;第二用柴胡、郁金來理氣。這王清任的配伍很巧妙,淤血要加理氣,氣行則血行,兩部分。這里面還可以加蟲類剔絡(luò),尤其可以用地龍和水蛭。這45則常規(guī)治療,直接治療,我把要害的中藥都給大家介紹了。


沈紹功經(jīng)驗集

良附丸治胃脘痛(轉(zhuǎn)載)

發(fā)表者:趙東奇 1065人已訪問

 “良附丸”由高良姜,香附2味組成,出自清《良方集腋》,為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效方。主治寒凝氣滯的胃脘胸脅諸痛和痛經(jīng)。
 臨證還宜加味:寒凝甚者,高良姜加至15g,氣滯甚者,香附加重至15g。通則不痛可佐川楝子、元胡;脅痛選加木香、丹參、郁金、青皮、金錢草;胸痛選加全瓜蔞、薤白、蘇木、丹皮;痛經(jīng)選加桂枝、炮姜、當(dāng)歸。
“良附丸”治胃痛。它兩個特點:一個是溫中散寒用高良姜;一個是行氣止痛用香附。胃脘的虛寒性疼痛都可以用高良姜,實寒的疼痛也可以用良附丸,虛實都可以用,但是必須有寒。這個胃痛的類型很多,有寒是什么概念呢?病人的胃部發(fā)涼,病人怕吃涼的東西,這都是胃涼的感覺,或者摸他的胃脘部分手上發(fā)涼,這個唯一的指標,甭管虛實,都可以用良附丸。沒有一個藥能通治胃痛,沒有的,必須得分清寒熱虛實,但良附丸只要寒就行。虛性的胃脘痛用什么藥?我這方子里面沒有,有一個古方,經(jīng)方呀,小建中湯或者是黃芪建中湯,就是小建中湯桂枝加味加了飴糖?,F(xiàn)在沒有飴糖怎么辦?你們山東不是有高粱飴嗎?就病人喝藥完了以后,吃一塊高粱飴,不就飴糖了嘛?加了黃芪效果更好,這是虛性的胃痛。實性的胃痛良附丸,良附丸配合小建中湯也會有效。這胃痛很重要啊,痛以后就影響吸收了,胃的吸收不好,能量跟不上,病人肯定抵抗力要滑坡。所以治胃病,治胃痛,開胃口這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止痛還可以加上川楝子、元胡;胃痛連脅痛者加香附、丹皮、郁金、青皮和金錢草;連著胸痛加全瓜蔞、薤白、蘇木何丹皮;痛經(jīng)加桂枝、炮姜和當(dāng)歸

沈紹功經(jīng)驗集

二仙湯調(diào)整內(nèi)分泌紊亂(轉(zhuǎn)載)

發(fā)表者:趙東奇 2839人已訪問

“二仙湯”出自上海的經(jīng)驗方,由仙茅、仙靈脾、當(dāng)歸、巴戟肉、黃柏、知母6味組成。溫腎陽,滋腎陰而瀉虛火調(diào)沖任。原治更年期高血壓,既可明顯降壓,又能改善癥狀。
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是人體的一個體液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紊亂是指其功能紊亂。如屬腎虧精損,陰陽失調(diào),虛火上炎證類,均可以投“二仙湯”試治。方用仙靈脾,因仙茅溫燥有小毒,以蛇床子代之,知母、黃柏、當(dāng)歸、巴戟肉。臨證的時候還可加味:增行氣透竅,調(diào)整大腦皮層功能的石菖蒲、郁金;增調(diào)腎陰陽的生杜仲、桑寄生、川斷;增調(diào)理沖任的澤蘭、雞血藤;增升清降濁的川芎、川牛膝;增寧心安神的炒棗仁、夜交藤;增補而不滯的云苓、澤瀉、陳皮。
“二仙湯”,這是上海的經(jīng)驗方。原來二仙湯治療高血壓,因為有一部分高血壓屬于內(nèi)分泌紊亂引起的,這個內(nèi)分泌紊亂不光是女士,男的也有內(nèi)分泌紊亂,男女都有,僅僅女士多見而已,所以上海的高血壓研究所就發(fā)明了二仙湯。二仙湯由6味藥組成:仙靈脾、蛇床子、知母、黃柏、當(dāng)歸、巴戟肉,這是我改制后的二仙湯,是仙茅、仙靈脾這兩個“仙”,后來因為仙茅比較溫燥,所以我改成了蛇床子,加上知母、黃柏、當(dāng)歸、和巴戟肉,這是調(diào)整內(nèi)分泌的好藥,也是調(diào)腎的好藥。調(diào)腎我教給你們兩個了:一個是杞菊地黃湯;一個就是二仙湯加減。調(diào)整大腦皮層用石菖蒲和郁金;調(diào)整腎的陰陽用生杜仲、桑寄生和川斷;婦女調(diào)理沖任用雞血藤和澤蘭;升降理論,升清降濁,上用川芎,下用川牛膝;配合寧心安神的用炒棗仁、夜交藤,都是30g;腎的補而不滯就是淡滲,用云苓和澤瀉。二仙湯從降血壓擴展到調(diào)腎陰陽,也就是調(diào)內(nèi)分泌,這我講過。杞菊地黃湯和二仙湯應(yīng)用的區(qū)別有兩條:第一條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要用二仙湯,男子腎虧要用杞菊地黃湯,這都講了;還有一條過去沒講,今天我就透底了,偏于陽虛的用二仙湯,偏于陰虛的用杞菊地黃湯,這兩個都是調(diào)腎陰陽的好方,兩個偏重

沈紹功經(jīng)驗集

歸脾湯止汗(轉(zhuǎn)載)

發(fā)表者:趙東奇 663人已訪問

“歸脾湯”出自宋《濟生方》,益氣養(yǎng)血,成為心脾兩虛證的效方。方中健脾補氣用四君子、生芪、姜棗,養(yǎng)血寧心用當(dāng)歸、炒棗仁、遠志、龍眼肉,補而不滯用木香。
臨床自汗和低熱,虛證居多,常見氣血不足證者可投歸脾湯。健脾用丹參、炒白術(shù)、云苓、生芪,寧心用當(dāng)歸、炒棗仁,補而不滯用木香。自汗不止可選加浮小麥、生牡蠣;低熱不退可選加青蒿、銀柴胡、地骨皮;心悸明顯可選加柏子仁、琥珀粉;失眠嚴重可選加夜交藤、川芎、知母;貧血肌衄可選加三七粉、仙鶴草、茜草、雞血藤、石葦;月經(jīng)不調(diào)可選加香附、柴胡、雞血藤、伸筋草、益母草;宮血不止可選加赤石脂、烏梅炭、艾炭、生牡蠣、生梔子。
歸脾湯,用歸脾湯并不是補氣養(yǎng)血,而治他的自汗。昨天講了,更年期綜合癥呀,講了好多的辦法,其中歸脾湯也是一個辦法。健脾有參、術(shù)、苓、芪,寧心用當(dāng)歸和炒棗仁;補而不滯它加了木香;自汗加了浮小麥和生牡蠣;低熱加青蒿、銀柴胡和地骨皮;心悸加柏子仁、琥珀粉;失眠加夜交藤、川芎和知母;貧血的加三七粉、仙鶴草、茜草、雞血藤和石葦;調(diào)經(jīng)的加香附、柴胡、雞血藤、伸筋草和益母草。這個好多的中醫(yī)拿歸脾湯治療神經(jīng)衰弱的主方,神經(jīng)衰弱都喜歡用歸脾湯,這絕對有效,但別疏忽了舌苔。你們跟我抄方都知道,門診一看神經(jīng)衰弱,失眠,頭暈,心慌,氣短,不想吃飯,一派虛證。一號脈,沉細,很想到歸脾湯主治。你忘了舌苔,一看苔膩的,你絕對不能用歸脾湯。好多病人吃過歸脾湯,越吃越壞,反過來找我了。為什么?就是臨床醫(yī)生疏忽了舌苔,舍證從舌呀!是個虛證,也是個虛脈,但苔膩,苔能一錘定音呀!說明他不是氣血的問題,是痰瘀。你改成溫膽湯療效馬上就提高了,舌苔退了以后,還是虛癥,再吃歸脾湯,效果就非常好,舌苔相當(dāng)重要。再舉個例子:中風(fēng)的恢復(fù)期或者后遺癥期,喜歡用什么?補陽還五湯。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重用補氣藥,黃芪用到30-60g,加上活血藥,補氣活血。苔膩的中風(fēng)你試試看,絕對沒有效,增加苔膩,大便還干。怎么辦?先別忙,不用補陽還五湯,就用溫膽湯,導(dǎo)痰湯化舌苔,苔化了,再倒過來吃補陽還五湯,就有效了。所以中醫(yī)講,舌苔是相當(dāng)相當(dāng)重要,絕對不要疏忽,退一萬步來講,你不號脈,當(dāng)然中醫(yī)不好脈沒有標記,現(xiàn)在有好多中醫(yī)也不號脈了,抽著煙和病人聊天,不號脈,問他你想開什么藥?只要醫(yī)保,哪個藥貴開哪個藥,你也拿好藥,我也提成,這敗壞中醫(yī)呀!但是你一定看舌苔就定方子了。很簡單,中醫(yī)藥復(fù)雜就復(fù)雜,不神秘。苔膩的痰瘀同治,溫膽6個藥;苔薄的,調(diào)腎陰陽,杞菊地黃6個藥,大致方向沒錯,會有一定療效,所以舌苔是相當(dāng)關(guān)鍵。虛實之間,癥狀是次要的,脈是次要的,舌苔是主要的,反復(fù)給你講了,很重要舌苔。

沈紹功經(jīng)驗集

參苓白術(shù)散降血糖(轉(zhuǎn)載)

發(fā)表者:趙東奇 1126人已訪問

“參苓白術(shù)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主治氣虛夾濕證。方中以四君子湯補氣,山藥、扁豆、生苡仁、蓮肉滲濕,砂仁、陳皮和胃理氣,補而不滯,桔梗載藥上行。明《先醒齋醫(yī)學(xué)廣筆記》加山楂、麥芽、藿香、白扁豆、芡實、黃連,加強滲濕清熱之力且清熱安胎,名“資生健脾丸”,主治脾胃虛熱而兼濕熱。
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有確切的降糖作用。臨床應(yīng)用處方:西洋參、炒白術(shù)、云苓、生苡仁、山藥5味為基礎(chǔ)方,再增補氣的生芪、黃精,養(yǎng)陰的生地、知母,潛陽固澀的生龍骨、五倍子,補而不滯的木香、陳皮。
“參苓白術(shù)散”這也是個效方,是降血糖非常好的一個方子。它組方2個原則:第一個補氣用四君子湯;第二個是滲濕。用中醫(yī)的理論脾虛必定會生濕,這個脾的問題,有脾虛生濕,有濕困脾胃,一個虛一個實。這個怎么鑒別?就看舌苔。苔薄的就是脾虛生濕;苔膩的就是濕困脾胃,這兩個一虛一實是不一樣的,用的方子就不一樣,這是虛證的濕困,滲濕,這是參苓白術(shù)散。滲濕加上山藥、白扁豆、生薏苡仁和蓮子肉;它補而不滯,加了砂仁和陳皮,治氣血治脾胃,一定要想到補而不滯,當(dāng)它戀胃了,再來開胃,那就被動了,也晚了;載藥上行加了桔梗。堅陰調(diào)中,這么7個藥:西洋參、白術(shù)、茯苓、薏苡仁、山藥、陳皮和桔梗7個藥,加上補氣的黃芪、黃精,養(yǎng)陰的生地和知母,這也是一個治療糖尿病的一個好方,有效的方子。

沈紹功經(jīng)驗集

百合固金湯退虛熱(轉(zhuǎn)載)

發(fā)表者:趙東奇 960人已訪問

“百合固金湯”出自清《醫(yī)方集解》,有生熟地、麥冬、百合、白芍、當(dāng)歸、貝母、生草、玄參、桔梗10味組成。養(yǎng)陰清熱,潤肺祛痰,主治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證。
不明原因低熱難退。西醫(yī)稱作“神經(jīng)性發(fā)熱”,中醫(yī)辨證為“陰虛內(nèi)熱”或“中氣下陷”。凡屬陰虛內(nèi)熱證類,可試投“百合固金湯”
方以增液湯生地、麥冬、玄參為基礎(chǔ),輔以當(dāng)歸、白芍養(yǎng)血柔肝而和陰,百合增其滋養(yǎng)肺腎之陰,桔梗清肺利咽。臨證應(yīng)用可作加味:滋陰涵木選加枸杞子、白菊花;滋陰健脾選加黃精、白術(shù);清降虛熱選加青蒿、桑白皮、地骨皮、知母、銀柴胡、車前草;陰虛及陽,氣陰兩虛,選加生芪、仙鶴草;陽中求陰選加生杜仲、桑寄生、川斷;調(diào)理月經(jīng)選加雞血藤、香附、丹參、益母草。
“百合固金湯”,不是用它來潤肺,用它來退都熱,也就西醫(yī)講的神經(jīng)性發(fā)熱。它的治則:第一個用養(yǎng)陰清熱的法則,增液湯;第二它潤肺祛痰,用百合和桔紅;第三通過柔肝,肺和肝同源,通過柔肝來潤肺,用當(dāng)歸和白芍。這三個特點能退低燒,所以我退低燒已經(jīng)給你們好幾手了。滋水涵木還可加枸杞子、菊花;滋陰健脾可加黃精和白術(shù);清降虛熱加青蒿、桑白皮、地骨皮、知母、銀柴胡、車前草;陽中求陰,潤肺養(yǎng)陰呀,可用生杜仲、桑寄生和川斷。還可調(diào)理月經(jīng),尤其月經(jīng)期的低燒,一般可用小柴胡湯,熱入血室;一方面可用百合固金湯,加雞血藤、香附、丹參和益母草,這是百合固金湯。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