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李元洛:亂世中的一代詩雄

 小樓聽雨詩刊 2023-06-16 發(fā)布于浙江


編者按:

李元洛先生以詩論、詩評與古典詩詞欣賞名世,亦以“詩文化散文”卓然成家。其“詩文化散文三部曲”《唐詩之旅》《宋詞之旅》《元曲之旅》,經(jīng)再次修訂增補,易名為《唐詩天地》《宋詞世界》《元曲山河》,今年初已由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新版印行,修訂本之《絕句之旅》《清詩之旅》,亦于去歲末由上海之東方出版中心印行新版。為對中國詩歌史作全景視角之觀照,先生近年已補寫有關詩經(jīng)、曹操詩、陶淵明詩、南北朝樂府民歌、明代詩等詩文化散文,將學術與文學一爐而煉,讓閱讀與悅讀攜手同行?!秮y世中的一代詩雄》癸卯年六月于享譽文林之《名作欣賞》刊出,本樓經(jīng)授權轉載,俾廣大讀者嘗鼎一臠而知全味焉。


亂世中的一代詩雄
—— 讀曹操詩筆記
湖南 李元洛

序 曲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我作為一介凡夫俗子,當然遠非如曹操詩中所云的“烈士”。然而, 平日只知煮字烹詞而今歲月已晚的我,卻仍然仰慕現(xiàn)實中的英雄、歷史上的豪杰,今日提筆撰文向 1800 年前的曹操致敬,時間雖然邈遠,因緣卻在當今。

余光中,是蜚聲享譽于華人世界的名詩人、名散文家和翻譯家,雖然見仁見智,但我認為他取得的多方面的杰出成就,大略相當于宋代的蘇軾。早在1976 年端午節(jié)前所作的《詩魂在南方》一文的結尾,他就寫下了“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的名句,這位沐浴歐風美雨 但仍溯中國詩歌的長河而上尋根問祖的詩人,縱觀其詩文有四大情結,依次為屈原情結、李白情結、杜甫情結、蘇軾情結。他的文章多次為他們而筆舞,他的詩作多次為他們而墨歌。“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對于蘇東坡在《前赤壁賦》中贊美過的曹操,他也曾賦詩奉上過自己的一瓣心香。余光中的詩多次寫到夜間讀書與寫作,例如《夜讀》一詩就說,“一召老杜,再召髯蘇,三召楚大夫,一壺苦茶獨斟著三更,幢幢是觸肘的詩魂”,1979 年,他在任教的位于沙田之香港中文大學先寫有《夜讀東坡》,近二十年后的 1996 年,他復于位在高雄市西子灣的中山大學撰《夜讀曹操》一詩,收在本世紀伊始于臺灣九歌出版社印出的詩 集《高樓對?!分小?o:p>

余光中的生辰是重九。2000 年重九,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于華中師范大學的桂子山召開,余光中是主講嘉賓,我也躬逢其盛。余光中除寫了一首《桂子山問月》以饗讀者,也將簽贈時注明了時間地點的《高樓對?!泛凸鹱由降墓鹣阍律黄疬f到我的手中。“夜讀曹操, 竟起了烈士的幻覺 / 震盪胸膛的節(jié)奏忐忑 / 依然是暮年這片壯心 / 依然是滿峽風浪”,這是《夜讀曹操》直奔核心的開篇“也不顧海闊,樓高 / 竟留我一人夜讀曹操 / 獨飲這非茶非酒,亦茶亦酒 / 獨飲混茫之漢魏 / 獨飲這至醒之中之至醉”,這是全詩余音裊裊的結尾。正是在夜讀此詩之后的次日清晨,我對相逢于桂花樹下的余光中說,他詠嘆過的屈原、李白、杜甫和蘇軾,我也以我的詩文化散文一一頂禮過了,唯有曹操未及致意,讀了他的詠曹之詩,我也有感于中,應該為文向其敬禮。我這番表白既是出于余光中新作的激勵,也是源于我對曹操之詩素具的悃忱。當時,記錄我們這一番對話的,有山頭的桂樹的年輪,從旁做證的,有滿山桂樹的清芬。

近二十年來,雖然念念不能忘曹,但人生短促, 世事倥傯,由于許多瑣事俗務的牽絆,也由于沒有遇到合適的機緣,讓積云而致雨,使白露以為霜,我也未能了卻夙愿,寫一篇關于曹操及其詩作的文章。書生老去,機會方來,我有機緣要對中國詩歌史作全景視角的觀照與求索。而有關曹操詩歌之文,就是必須有待補寫者之一。于是幾經(jīng)斟酌, 我就以“亂世中的一代詩雄”做了這篇文章的題目, 也不知曹公假若有知,會意下如何?

明初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為傳奇之小說, 晉初陳壽所撰的《三國志》,乃可信之史書。小說以劉備建立的蜀漢為皇家正統(tǒng),故劉備是正面人物,而曹操則是被百般丑化的反派角色。例如曹操所說而為天下人所詬病的“寧愿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這句名言,就是作者在小說的第四回中強行編派給他的。因為《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創(chuàng)作的成功的章回小說,又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位居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首,家喻戶曉,童叟皆知,影響廣被,無遠弗屆,故可說一世之雄的曹操是被歷史所誤讀,被《三國演義》所抹黑。猶記我在遙遠的懵懂的少年時代,和同齡人一樣閱讀而熱讀此書,對曹操的印象如果要用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梟雄”,甚至是“奸雄”,而且是遍及京劇及其他劇種戲劇舞臺上的“白臉奸臣”。

如果《三國演義》的創(chuàng)作時間從元末明初洪武年間算起,曹操(包括“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的英雄周瑜),被“抹黑”兼“涂白”也已經(jīng)整整七百年,令人不能不扼腕長嘆:歷史絕非總是公正,真相則往往難明,而文章雖并非經(jīng)國之大業(yè),但有時卻也真是不朽之盛事,它可以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如莎士比亞在其四大名著之一《雅典的泰門》中對黃金的詛咒那樣:“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

時至今日,雖然仍有人說曹操“功首罪魁非兩人,遺臭詩芳本一身。不識英雄真面目,橫看成嶺側成峰”;有人說曹操是一方的霸主,亂世的奸雄,治國的良相,人中的龍鳳;有人說他是大家風范,小人嘴臉,英雄氣派,兒女情懷;有人說他閻王脾氣,菩薩心腸,充分表現(xiàn)了人之性格的復雜性與多樣性。如此等等。然而,公認的教科書式的評價語或鑒定書則是:“曹操,三國時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o:p>

除此之外,曹操還是一位歷史上頗得好評的真正的書法家。唐代的書法家兼書法評論家張懷瓘在其專著《書斷》中,就曾將曹操的書法譽為“妙品”,直至清代,奕苞在其《金石錄》中還說,武昌黃鶴樓 側有曹操所題“涌月樓”三字,他的描述與評價是:“特大,凜凜有生氣。”曹操赤壁之戰(zhàn)失敗,平生應該無緣一履武昌,黃鶴樓前身原是吳國孫權所建的前 沿觀察哨所,樓側當年富于詩意的“涌月樓”三字, 如果確是曹操手筆,遲至清人見而記載,當不知是何時從何處移來。然而,他至今猶存也僅存的“袞雪” 二字,卻是他的如假包換或假一罰十的真跡。此二 字刻于秦嶺南麓的褒谷口褒河之側的一塊巨石上, 相傳為曹操于建安二十年(215)夏,平定隴右迫降張魯途經(jīng)褒谷時所書,清代同治年間關中學者羅秀 書所著《褒谷古跡輯略》一書,對此曾有記載。原刻拓片現(xiàn)珍藏于漢中市博物館與洛陽碑志拓片博物館,此二字陽剛與韶秀兼美,激蕩飛揚與內(nèi)斂柔美并具,確是英雄與才人雙勝方可雄逸絕倫得而有之的手筆。羅秀書曾評論道:“今見其書如此,如見其人 矣?!薄靶栄倍值哪ρ率?,我雖無緣一訪而實 地瞻賞,但其拓片印件卻見過多次。每當邂逅,總不 免意奪而神飛,懷疑那豪雄不羈的墨跡要從墻上的 鏡框中、從書中的白紙上,破鏡而出,破紙而飛!

書法家于曹操乃其余事,他介意的,當然應該是政治家與軍事家。軍事家當之無愧,他最初只是一個區(qū)區(qū)的“洛陽北部尉”,相當于今日一個市的區(qū)公安局分局局長。但他卻著有《兵書接要》一書,注《孫武兵法》十三篇,不僅有理論,而且有實踐。南討袁紹,兩降張繡,北征烏桓,在漢末軍閥紛爭中打出一片天下,以“魏”之名與“蜀”“吳”三國而鼎立。如果不是因天時地利人算等原因,在赤壁被蜀、吳的聯(lián)軍擊敗,他極可能統(tǒng)一天下而書寫歷史的新篇章。作為政治家呢?他頗具政治智慧與政治手段,破三公而立丞相,實行一系列恢復經(jīng)濟生產(chǎn)和社會秩序的政策,消滅眾多割地自雄的軍閥而平定北方,奠定了曹魏立國之基。有人說他有篡漢而代之的野心,今日看來實在無可厚非,天下并非一人一姓之天下,天下無道,“大丈夫當如是乎”,“彼可取而代也”,劉邦與項羽早就這樣說過。任何時代與社會, 問題是柄權在握者是否真能給百姓帶來人身的安全和生活的保障,以至于更高層次的存在感、自由感與幸福感。有人指斥曹操曾殺戮無辜,包括百姓與名士,如曹操之父曹嵩被徐州刺史陶謙所殺,曹操為報父仇而破徐州,除殺陶謙之外還屠城;如曹操雖然愛才,其近百人的“智囊團”多為其時的名士俊彥組成,但他也殺過(如孔融、許攸)或借刀殺過(如禰衡)十位以內(nèi)的才士。在中國封建時代的歷史上, 有多少登帝王之寶座者手上不沾滿了鮮血?以上所述,當然是曹操的污點,甚至是罪行,這不必也無須諱言,但建安二十一年被漢獻帝冊封為魏王的曹操, 在歷史上并非以暴君而遺臭,也非主要是以政治家和軍事家而名世,在世人的心目中,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傳統(tǒng)譜系里,他首先是一位杰出的文學家,尤其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他的名字,歸根結柢是因為那些星漢燦爛的詩篇而為后人所記誦所傳揚。

我幼時因《三國演義》的誤導而形成的對曹操的印象,早已因時間的長風吹刮而遠逝。年方弱冠即有志研讀中國詩史的我,早已認定曹操是亂世中的一代詩雄。在中國詩史上,他至少可稱為一位杰出的詩人,甚至可以美譽為一位大詩人。宋代詞人李清照在《鷓鴣天·桂花》中說:“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崩钋逭掌珢圮跋忝撍紫氵h益清的桂花,美之為花中第一,愛梅賞菊者或喜愛其他花卉者,也許會提出異議,其間的孰是孰非,恐怕需要全民公投才能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地論定。對曹操詩作的評價呢?我認為曹操是一位大詩人,而且他創(chuàng)造和擁有詩史上的好幾個第一,這應該不會有更多的歧見。在具體地進入他的詩歌世界尋幽探勝之前,我不妨做如下簡要的羅列:曹操是繼屈原之后中國詩史上的第一個大詩人。《詩經(jīng)》是無名氏的集體創(chuàng)作,屈原是中國詩史上第一位個人署名的詩人,而且是偉大的詩人,屈原之后至曹操登臺,歷史的車輪滾過了 400 多年,其中包括享年 407 的西東兩漢。四個多世紀中先后也產(chǎn)生了一些詩人,但卻無一人可以與曹操比肩并比 重,直到曹操崛起于群雄逐鹿之中并登高一唱,橫 槊賦詩,歷史才鄭重宣告:繼屈原之后,曹操是詩壇 的第一人!雖然六朝齊梁間的詩論家鐘嶸在其《詩 品》中將曹操之詩列為“下品”,將其子曹植之詩列 為“上品”,曹丕之詩列為“中品”,我只能說鐘嶸如 果不是一時糊涂而失察,就是視力出現(xiàn)了嚴重的問 題。明清兩代詩人學者王世貞、王士禛、陳衍等人對 其就分別有“不公”、宜在“上品”、“豈非病狂”的 議論與批評。錢鍾書在《談藝錄》中,也認為鐘嶸 “評詩眼力初不甚高”,更不應讓曹操“屈為'下品’”。曹植與曹丕的品第姑且置之不論,曹操無論如何也 應上調兩級才名正而言順。當代漢學家費正清、崔 瑞德任主編的《劍橋中國秦漢史》,除了論定曹操是 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之外,還尊稱他是“大詩 人”。我還要補充申說的是:曹操是繼屈原之后的第 一位大詩人,在屈原之后,在他之前,歷史未曾推出 第二人獲此殊榮。鐘嶸如果能長夢醒來,不知能否 對自己原來所做的品第排名有所修正?

曹操可以說是開一代詩風的杰出詩人,但卻不能說是開一代詩風的第一人,因為他前面先有北方文學之代表《詩經(jīng)》的作者集體無名氏,繼有南方文學之代表《楚辭》的主要作者屈原,但是,他卻可稱中國詩史上開創(chuàng)文學流派與文學社團的第一人, 這就是人所美稱的“三曹”“建安文學”以及建安文學的標志之“建安風骨”?!叭堋弊允菨h魏間曹操與其子曹丕和曹植的合稱,對于這一罕見的文學現(xiàn)象,后人以“三曹”稱之?!耙婚T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后世只有宋代之“三蘇”即蘇洵、蘇軾、蘇轍可比擬。建安(196220)是東漢末帝漢獻帝劉協(xié)的年號,有權有才而且又重才愛才的曹操, 其時團結了以“建安七子”為核心的一大批文人于自己的周圍,集中在魏國的都城鄴下(即今日河南安陽市),人稱“鄴下文人集團”,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學色彩濃厚的文人集團。魯迅于《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一文中,稱之為“文學的自覺時代”,開創(chuàng)了骨力與文華兼勝的“建安文學”。建安文學的風格特征,鐘嶸的《詩品》首倡“建安風力”,陳子昂《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次言“漢魏風骨”,李白接踵而來, 在《宣州謝朓樓餞別校叔書云》一詩中高標“蓬萊文章建安骨”。宋代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正式提出在文學史上引用率極高影響廣被的“建安風骨”一語。而今尋根溯源,從稍后魏晉時的“竹林七賢”以至清末的“南社”,其間社團頻出,流派紛呈,蔚為壯觀,坊間包括詩歌流派在內(nèi)的中國文學流派研究論著層見疊出,我們不能不承認曹操在中國文學史特別是詩歌史上于流派的首創(chuàng)之功。

就詩體而論,曹操是繼《詩經(jīng)》之后將四言詩發(fā)揚光大并推出不朽杰作的第一人。四言詩在兩周至春秋極一時之美,那些中國古典詩歌的童年,也是四言詩燦爛的花季,《詩經(jīng)》就記錄了四言詩彬彬大盛的盛況。兩漢是賦的時代,四言詩因為音節(jié)與節(jié)奏單一固定,不光流于板滯而缺少變化,加之政治與經(jīng)學的拘執(zhí)禁錮,兩漢時雖仍有不少人寫作四言詩, 但大都偏于歌功頌德、傳經(jīng)布道,缺少性靈,語言也多古奧板重而缺乏詩味。不意數(shù)百年后的曹操竟然異軍突起,在他現(xiàn)存的二十三首作品中,就有八首是四言詩,其中如《短歌行》《步出夏門行》更是千古傳頌的杰作,好似雖然日落西山,卻仍有燦爛的霞光返照,有如沉埋于地下多年的古蓮子,出土后不僅復活蓮枝蓮葉,而且嫣然搖動有清香飛上詩句。在曹操之后,還有陶淵明、阮籍、陸機、陸云等人寫作四言詩,但他們都是繼承了曹操的余緒,除了陶淵明的《停云》和阮籍的《悲憤詩》尚有可觀,可稱反照的回光,可以說,四言詩至曹操已經(jīng)徹底完成了它的歷史與文學使命,任何俊才杰士都再難以為它招魂。

除了以上的幾項第一,曹操還是中國詩史上榮膺“詩史”稱號的第一人。蕓蕓眾生都熟知杜甫之詩被美稱為“詩史”,卻少有人知道這一美稱,出于晚唐孟棨《本事詩·隱逸》:“杜甫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于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當然,杜甫之詩號為“詩史”乃實至名歸,自古到今未有異議,但我小有異議的是,早于杜甫五百多年的曹操,也早就有人給他頒發(fā)了“詩史” 的冠冕:“漢末實錄,真詩史也?!边@是明人鐘惺在其所選《古詩歸》中,對曹操詩《薤露行》與《蒿里行》的論定。我們可以說論定的時間晚于《本事詩》認定杜甫的時間,但不能不說都是近似于“追謚”,雖然對杜甫追謚的時間早于曹操,但曹操的生年卻大大早于杜甫,以生卒年代為序,故我說曹操是中國詩史上榮膺“詩史”稱號的第一人。杜甫晚年曾流落湖南,客舍長沙,他如果舊地重來聽到我這番議論,多次贊美過曹操之詩的海納百川虛懷若谷的他,也該欣然認同吧?

有以上的種種第一,曹操已是當之無愧的杰出詩人或大詩人了,何況他還兼有多善,將另一善也收入囊中,這就是:中國詩史上創(chuàng)作山水詩的第一人, 尤其是山水詩中的海洋詩的第一人;換言之,曹操是古代山水詩的鼻祖,或者說是開山人物。山水詩,是我國古典詩苑中風姿獨具的一枝,在《詩經(jīng)》與《楚辭》對山水自然景色的描繪里,這枝花萌生了它的最早的蓓蕾綠葉,流溢著它早播的第一縷芬芳。然而,畢竟是曹操《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觀滄?!罚?才正式宣告了中國山水詩的誕生,才有了在他之后陶淵明、謝靈運、謝朓等人的著意栽培,才有了唐代山水詩蔚為大觀的盛況。同時,中國的海岸線雖長, 但中國古代是以農(nóng)業(yè)立國的內(nèi)陸國家,描繪海洋的詩并不發(fā)達,如果說海洋詩可稱山水詩的一個分支, 那曹操同時也可以說是海洋詩的開創(chuàng)者與奠基人, 相當于今日一位總會的會長同時兼任下屬一個分會的會長。

除此之外,曹操還是創(chuàng)作文人樂府詩的第一人, 或者說是文人樂府詩的奠基者。他的詩,全為樂府體,它們繼承了漢代樂府以詩言事的精神與詩題體式,高揚個人抒情言志的旗幟,對同時代的文人以及后世文人樂府詩的創(chuàng)作,有里程碑式的影響。我們僅僅從李白、杜甫的樂府舊題的新詩,以及白居易、元稹發(fā)起的“新樂府”詩運動,就可以看到此中消息, 對此,我將在后文中詳為表述。

必也正名乎?我認為,曹丕因為他代漢稱帝以及他的理論與創(chuàng)作,他當然是“建安文學”中的重要人物,尤其是他的《燕歌行》,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為后代文人七言詩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他的文學理論著作《典論論文》,也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中較早的重要的一章。但鐘嶸將其詩的品級列于曹操之上,這排行榜實在叫人大跌眼鏡。至于曹植, 更是“建安風骨”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詩現(xiàn)存80 多首,為建安詩人之冠,其內(nèi)容與藝術都堪稱承前啟后。才高傲世的謝靈運稱天下才總共一石,曹植卻獨占八斗,鐘嶸之《詩品》將其詩作列為“上品”,美其為“建安之杰”,清人吳淇在《六朝詩選定論》也譽其為“一代宗匠,高踞諸子之上”。但是,曹植充其量還是只能稱為杰出詩人而不能稱譽為大詩人, 其父曹操現(xiàn)存之詩的數(shù)量雖不及他的四分之一,但精神世界的深邃與壯闊及其對后人創(chuàng)作影響的深遠, 作品及作品中金句的傳誦頻率,卻在曹植之上。總之,曹操之詩所具有的大悲憫、大思考、大氣度,是所謂“大家風范”“大家風度”“大匠精神”,故我認為曹操雖非“偉大詩人”,但僅稱他為“杰出詩人” 還略嫌委屈,所以我謹提升半級,敬奉他一頂“大詩人”的冠冕,附帶也是對鐘嶸將其詩作列為“下品” 的堅決否定。下面,我不擬對其詩作之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特色做教科書式的平板羅列,而是花開三朵,從創(chuàng)造性、生命力與英雄氣三個方面,和讀者一起領略曹操詩獨異的色彩與久遠的芬芳。

詩,對于創(chuàng)新者是永遠沒有邊疆與止境的國土;創(chuàng)造性,也永遠是有才氣的詩人所必須擁有的身份證;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是詩人進入詩的國土后得以創(chuàng)作不朽之作的護身符??v觀中國詩史上優(yōu)秀的、杰出的和偉大的詩人,有誰是不具有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造性與創(chuàng)造力的呢?

可以說,詩的真正意義與存在價值,就是合于真善美規(guī)范的詩化的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一首真正的詩, 總要在內(nèi)容上給人的思想以新的啟迪,感情上給人以新的美的熏陶,在藝術上給人以新鮮的美的感受, 這樣才能在讀者的欣賞這一藝術再創(chuàng)造的審美活動中,獲得永恒的藝術生命。在唐詩宋詞這一極一時之盛的詩國嘉年華會到來之前,作為中國詩史上之前驅人物的曹操,他所表現(xiàn)的創(chuàng)造性與革新性,他的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創(chuàng)精神,就更是難能可貴,值得我們臨歷史的浩浩長風而悠然回首。

曹操詩作的創(chuàng)造性,如一顆多棱形的鉆石,閃耀的是多面的光輝。我前面提到,距三國時代已1300 多年的《詩經(jīng)》的四言詩,居然在他的手中復活而大放異彩,而山水詩奠基典禮的儀式上,出場的有定鼎之功的剪彩主角居然也是他。僅是這兩方面的創(chuàng)造而言,曹操詩的光輝也是令人炫目的了,不僅如此,他的詩的探照燈的巨大光束,還投向了樂府古題那一頗有些幽暗的領域,化古為新,以舊圖新,寓新于舊,他在新的時代生活中與思想光照下的樂府古題新寫,標志的也是樂府詩這一詩體的新生。

《魏書》中說曹操“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可見他的詩多產(chǎn)而入樂,但可惜 其詩作現(xiàn)存者只有寥寥 23 首。然而,這些作品卻全部是可以被之管弦的古題樂府,尤其具有令人矚目 的創(chuàng)造性的是,他的詩用的是秦漢以來的樂府古題,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他舊瓶裝新酒,用的是古老的題目,表現(xiàn)的乃是漢朝末年當下的社會現(xiàn)實生 活,抒寫的乃是新時期的抒情主人公統(tǒng)一天下造福 生民的政治理想,如他最早的作品《薤露行》與《蒿 里行》。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彊。猶豫不敢斷,因狩執(zhí)君王。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蕩覆帝基業(yè),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薤露行》)

清代詩人兼評論家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說“:借古樂府寫時事,始于曹公?!彼^“始”,就是創(chuàng)造性的同義語?!掇缎小繁緦贅犯断嗪透琛は嗪颓犯柁o,相傳最早為不愿降秦而自刎的田橫之門人所作的悲悼之歌,題意為人之生命如薤上之水,在陽光下易干易凈。曹操此詩以古調寫時事,以詩史之筆, 記寫了漢末董卓之亂以及漢王朝土崩瓦解的過程與緣由,其內(nèi)涵遠非樂府舊題可比。此詩的姊妹篇是《蒿里行》,與之異曲而同工: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茨系芊Q號,刻璽于北方。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此詩寫函谷關以東地區(qū)的各路豪強起兵討伐董卓,而內(nèi)部最終自相殘殺的史實。尤為可貴的是,詩人不僅記錄國事,而且憂患民生,最后六句顯示了他的感時之情、憫世之嘆、哀民之傷!東漢末年,全國人口約 5600 萬,為 1500 年后歐洲人口的總和,但經(jīng)歷幾十年的三國紛爭、軍閥混戰(zhàn),竟然只剩下 1000 萬左右。歷史學家以統(tǒng)計數(shù)字說明歷史,讓人認知;詩人以意象與圖景去表現(xiàn)歷史,令人驚心動魄!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的關系》一文中, 贊美曹操是一位“改造文章的祖師”,大約也是有見于他的以古樂府詠新時事的創(chuàng)造精神吧?

曹操詩中的英雄氣,在中國歷代包括詩人在內(nèi)的文人中頗為鮮見,是曹操詩所獨具的標志,如同真正的品牌產(chǎn)品所獨有的商標。

天地之間,有各種各樣之“雄”,但大體上可分三類,即“奸雄”“梟雄”與“英雄”。不乏能力而尤工權詐欺世、圖謀大權的野心家,人謂之“奸雄”;雖具雄才大略卻兇狠專橫的野心家,人稱之“梟雄”。曹操不幸就被《三國演義》定位為反面人物而涂脂傅粉,塑造為家喻戶曉的黑白臉譜之奸雄。三國時吳國的無名作者著有一本名為《曹瞞傳》之書,對曹操極盡貶抑丑化之能事,此書為后世史籍多所征引。奸雄乎?梟雄乎?英雄乎?英雄與奸雄、梟雄有相同之處,他們都一無例外是人中之雄,但英雄與后二者卻有天壤之別、云泥之判。所謂英雄,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標準與解釋,但基本內(nèi)涵應該是:英雄是勇武過人、才能杰出的人物,他們或為民族與祖國 而抗擊外侮強敵,或因超出常人的事功而造福百姓 蒼生。對于曹操,我們當然應該以英雄視之,他自己也曾以英雄自視,《三國志·蜀志》就曾記載,他與劉備共進工作午餐時,試探劉備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本初(袁紹)之徒,不足數(shù)也。”嚇得因羽翼未豐而故為韜晦的劉備筷子都掉落于地,并以聞驚雷而失措來掩飾,這倒是有幾分奸雄本色。后人也多有視曹操為英雄者,杜甫當年在成都遇到 曹操的后人、畫家曹霸,曾作《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其中就有“英雄割據(jù)雖已矣,文采風流今尚存”之句, 他不僅贊美曹操的文采風流、流風余韻,而且正面肯 定曹操是一位“英雄”。南宋詞人辛棄疾曾以英雄自 詡,也以英雄許人,對曹操即是如此。他一說“英雄 事,曹劉敵,被西風吹盡,了無陳跡”(《滿江紅·江行 和楊濟翁韻》),一唱“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時至 現(xiàn)代,魯迅在我于此文之前舉述的名文中也曾說過:“曹操是一位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爆F(xiàn)代的思維與立場讓我力棄輕信與盲從,但我仍很敬佩魯迅這位“文雄”,他認為“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我投給他的是贊同票。

在舉述曹操之詩證明他的英雄氣概之前,我不妨先引述曹操早年的兩樁“史跡”,以證明他絕非平凡或平庸的池中之物,而是膽識過人的極為豪勇的人中之龍。年方弱冠的曹操初入仕途,擔任洛陽北部尉,權力不大卻敢作敢為。他令人造五色棒,“懸門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強,皆棒殺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漢末宦官為患,小黃門蹇碩也氣焰熏天,其叔父夜行犯禁,年輕的曹操卻不畏權勢逕行抓捕,立即將其正法于現(xiàn)場。漢獻帝劉協(xié)初平元年(190),時方 35 歲的曹操拒絕篡漢軍閥董卓的利誘逃出洛陽,于陳留散盡家財組織義軍,參與了以袁紹為盟主的討伐董卓的聯(lián)合陣營,但“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行”讀音 háng,電視連續(xù)劇《三國演義》主演曹操的演員錯讀為 xíng,此外, 還有朗誦此詩的演員也如是讀,曹操若知,不知感想如何?),各路軍閥坐擁十余萬大軍而畏敵如虎,“莫敢先進”,獨有曹操率所部數(shù)千人引兵而西,與董卓之大將徐榮戰(zhàn)于滎陽汴水,雖寡不敵眾而全軍覆沒, 但曹操這種另類的及鋒而試,用現(xiàn)代流行的語言即是“刀尖上的舞蹈”,足可見英雄之敢于赴湯蹈火, 喑鳴叱咤。

英雄不問出身,曹操并非出身于鐘鳴鼎食的官宦世家,而是名聲不好、為人所輕的宦官家庭。他的祖父曹騰從小即在宮中充當太監(jiān),其父曹嵩,本為夏侯氏之子,后成了曹騰的養(yǎng)子。這種家庭成分,歷來為以“龍生龍,鳳生鳳”作為信條的高門士族所不齒, 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作《為袁紹檄豫州》文,就曾把曹操及其父祖罵得狗血淋頭,如“贅閹遺丑”之類。但曹操卻忍辱負重,犯難而上,終于成就了一代豪雄。明代詩論家胡應麟在《詩藪》中說得好:“魏武雄才崛起,無論用兵,即其詩豪邁縱橫,籠罩一世。” 由此可見曹操在軍事上與詩創(chuàng)作上的英雄本色,二者亦互為表里。軍事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官渡之戰(zhàn)”,總導演就是曹操。建安五年(200),曹操以不滿一萬之兵,與擁軍十萬囤營數(shù)十里的袁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縣東北)決戰(zhàn),擊潰和消滅了袁紹的主力,奠定了統(tǒng)一北方的基礎,繼而戎馬倥傯, 東征西討,先后消滅了陶謙、呂布、袁術、袁紹等割據(jù)稱雄的軍閥,并于建安十二年(207)毅然率軍北伐,平定了北方三郡烏桓奴隸主內(nèi)外勾結造成的叛亂,北中國宣告統(tǒng)一,民生得以復蘇。北伐與南征途中,曹操都曾慷慨賦詩,如下列兩首: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龜雖壽》)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叮瑧n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 ,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短歌行》)

建安十二年(207),53 歲的曹操北征烏桓之時作有組詩《步出夏門行》,《龜雖壽》為其中之四,也是組詩的壓卷之篇。袁紹的余部袁尚、袁熙逃至北方的烏桓后,勾結烏桓奴隸主貴族,意圖伺機南下反撲。曹操帥師北征,歷克行軍途中之種種困苦艱難而一舉蕩定,統(tǒng)一了北中國。此詩當是凱旋之作,全詩既寫了人生短促的自然規(guī)律,更表現(xiàn)了奮勵有為的英雄氣概,中間的“老驥伏櫪”四句,更是使懦夫立志而壯士起舞的具有普遍意義的金言勝句,激勵了千百年來的志士仁人?!稌x書·王敦傳》記載,東晉偏安江左,力圖恢復中原的王敦每在酒后誦曹操此詩,以玉如意敲打唾壺以和節(jié)拍,以致邊緣盡缺, 因此留了“擊碎唾壺”的典故。即使區(qū)區(qū)如我,在人生已老的暮年,也仍然對曹操的英雄名句心向往之,每一吟誦,一股豪氣便頓生肘腋。清人陳祚明在其漢魏六朝詩選《采菽堂古詩選》中說:“名言激昂,千秋使人慷慨。孟德能于三百篇外,獨辟四言聲調, 故是絕唱。”信有之也!

北伐烏桓的次年即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揮師南征,意圖征服吳、蜀,統(tǒng)一中國。不意人算不如天算,赤壁戰(zhàn)敗,三國鼎立之勢于焉形成?!度龂萘x》第四十八回寫曹操月夜大江之上置酒設樂,橫槊賦詩,歌詞就是上述之《短歌行》。這首后來為蘇東坡《前赤壁賦》引用之詩,據(jù)學者考定應寫于赤壁戰(zhàn)后。戰(zhàn)爭的失敗并沒有使曹操頹唐而風云氣短, 他的人生幾何之嘆,正是他在《秋胡行》中所說的“不戚年往,憂世不治”之情的強烈體現(xiàn)。他盼賢才而思猛士,希冀的是“天下歸心”,這種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和統(tǒng)一天下的壯志,真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慷慨悲壯,絕調千秋。

俗云,有其父必有其子。但曹丕與曹植似乎都未得到其父的衣缽真?zhèn)?。曹丕不用多言,錢鍾書在《談藝錄》中說:“曹丕質近美媛,遠不逮曹植?!币馑即蠹s是說其詩雖好,但近于美女而骨力不夠強勁。曹植呢?他的詩風悲婉而流麗,他抒寫個人遭逢與心境的詩也令人同情,但卻遠不及李后主作品之沉哀入骨而又能熔鑄提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情境,當然更無其父的壯聲英概了。在歷代的詩史中,曹操是一個特異性的存在,他是英雄而兼詩人,這主要應是他身為開國者而又天賦詩才之故。后代的詩人而又與英雄有關者,多為詩人而兼英雄,或英雄而兼詩人,如南宋的辛棄疾與陸游,如宋末的文天祥,如明末的少年英豪夏完淳,如晚清的譚嗣同與秋瑾,等等均是。如要再舉一位與曹操近似而同為英雄兼詩人者,那大約就只有壯懷激烈、仰天長嘯而偶為詩詞的岳飛了。日本人澤田總清的《中國韻文史》說曹操“是一世的英雄,身為武人,在兵馬倥傯之中,而能收攬?zhí)煜掠⑿?,推崇文人墨客,真是英雄詩人的好典型”。這,也可以說是中外所見略同吧?

讀曹操的詩,常為他的虎躍龍騰、胸懷八荒的強烈的生命力所震撼,這種迅疾凌厲而又一往無前的生命力量,在一般的詩人作品中很難看到。生命力,按現(xiàn)代生命科學的基本解釋,就是存在于所有生命體中的能量或內(nèi)在的力量,是統(tǒng)制與支配生命的活動力,也是生存與發(fā)展的能力。生命力之大小、強弱、長短等因人而異,它并不一定與年齡成正比,年登上壽者其自然生命雖然漫長,但并不等于他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不壽而早夭者自然生命短促,但其生命力卻可以迸發(fā)出極大的能量,煥發(fā)出燦爛的光彩,以詩人而論,如英國的雪萊與濟慈,如中國的王勃與李賀,均是如此。曹操的生命力及其表現(xiàn)形態(tài), 那種強烈、迅猛與自我張揚,后世似乎只有李白不但可以仿佛甚至還有以過之。

曹操只活了 66 歲,以今日的標準只能算是中壽即中人之壽,但他卻為了實現(xiàn)政治理想而征戰(zhàn)并歌唱了 30 多年,“晝率壯士破堅陣,夜攜詞人賦華屋”,唐詩人張說《鄴都引》中的這兩句詩,贊頌的正是曹操的武功文治、英雄業(yè)績,我以為也顯示了曹操的生命力量。曹操即使有大丈夫當如是乎的帝王思想, 這在當時也無可厚非,天下本非一家一姓之物,曹操值得我們尊敬的是,在三國逐鹿的群雄中,唯他具有民本主義的社會觀念與思想,他的《對酒》詩中開宗明義,即是“太平時,吏不呼門。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禮讓,民無所爭訟”,結尾則是“路無拾遺之私,囹圄空虛,冬節(jié)不斷。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德廣及草木昆蟲”。而同為早期之作的《度關山》,則不是卒章顯志而是開篇顯其志:“天地間,人為貴?!贝硕姵橄笳f理過多,并非曹操名作,但曹魏時代卻專門配樂在宮中演唱,可見曹氏父子對其的重視程度,即使在近兩千年后的今天,開篇所揭示的思想仍然具有強烈的現(xiàn)代性與當下意義,遠未過時。正因為志存高遠,加之元氣充沛,所以曹操之詩總是飛揚風云之氣,奔迸鏗鏘慷慨之聲,生命力沛然于紙上: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我心何怫郁?思欲一東歸。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東山詩,悠悠令我哀!(《苦寒行》)

建安十年(205),袁紹的外甥并州刺史高干,投降曹操后降而復叛,執(zhí)上黨太守,據(jù)守今之山西長治東南之壺關口。次年正月,曹操親率大軍從鄴城出發(fā),在天寒地凍中翻越險峻的太行山北征高干,此時他已五十有二矣。梁啟超讀陸游詩集曾賦詩《讀陸放翁集》三首,其中之一是“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陸游是文人而兼英雄,他寫從軍之樂固然可嘉,但他寫從軍多半是紙上談兵,即使 48 歲時一度親臨陜西南鄭前線,但實際上并未實地參與過兩軍接戰(zhàn)的戰(zhàn)斗。曹操則不然,他大半生戎馬生涯,親歷戎機,出生入死,所以他的這一軍事題材之詩,乃頗為現(xiàn)實主義地寫征戰(zhàn)之苦,而從對苦況的真實描繪與嗟嘆中, 更表現(xiàn)了他風發(fā)雷奮的昂揚迅厲的生命力量。清人王夫之在《薑齋詩話》中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曹操此詩,正是以哀景寫樂, 抒寫與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的斗爭,顯示的卻是英雄強韌的生命力。

曹操之詩,處處突顯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苦寒行》寫詩人征服行軍之苦寒與寒苦,組詩《步出夏門行》的第一首《觀滄海》,則是另類以景寫情, 以壯麗的筆墨展示英雄的壯麗的懷抱: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詩中的碣石究竟何地,義有歧解。有學者認為此山今已沉入河北樂亭縣境的大海之中,有史家倡言它即今日河北省昌黎縣北之碣石山??傊嗽姙榻ò彩辏?span style="font-size: 15px;font-family: Calibri;">207)曹操 53 歲時北征烏桓得勝班師途經(jīng)碣石所作。按孔子的說法五十而知天命,身為無神論者不信天命的曹操,卻仍然揮灑出如此激昂奮厲的詩篇,為日月星漢描繪出如此壯觀天地的不朽圖畫,為后代的詩人文士提供了如此啟發(fā)靈感的文學范本,為中國詩歌史中的山水詩舉行了如此輝煌的奠基之禮。對于曹操強大的生命力與創(chuàng)造力, 除了臨風回首,頂禮有加,我們還能說些什么呢?

尾 聲
曹操最吸引我追懷而且今日確實有現(xiàn)場可堪憑吊的,那就是赤壁之戰(zhàn)的赤壁。

魏晉而后的六朝,就有文人詩客如庾信寫過赤壁了,而唐代詩壇的雙子星座李白與杜甫,他們的星光也先后照臨過這片勝地。李白出川后蟄居湖北安陸十年,他在開元二十二年(734)于武昌就寫過《赤壁歌送別》,送他的一位摯友往游赤壁:“二龍爭戰(zhàn)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zhí)煺赵坪?,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余跡。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李白在此詩中尊稱曹操為“曹公”,可見他對這位前人心存敬意,惺惺相惜,不像后來宋代詩人王十朋《游東坡》說什么“讀公赤壁詞并賦,如見周郎破賊時”,也非明人王奉《過赤壁偶成絕句》人云亦云的“天公已定三分勢,可嘆奸雄不自量”。尊稱曹操為“曹公”而深表同情的,還有和李白聲氣相通的杜甫。杜甫晚年流落湖湘,在離開岳陽南下途中作《過南岳入洞庭湖》一詩,其中就有“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蒼梧。帝子留遺恨,曹公屈壯圖”之語。然而,貶謫湖北黃州(今黃岡市)的蘇東坡,卻如我的朋友、名詩人李汝倫兄的《赤壁詞》所說,“笑多情胡子東坡,酒精缸里浴罷,方位胡里胡涂賦錯”,不知東坡是有意還是無心,竟將黃岡的一段臨江的赭紅色沙石土山當成了三國鏖兵的赤壁,不但寫下了前后《赤壁賦》,還寫出了千古名詞《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一誤導, 讓宋代之后以至今天的許多人信以為真,至少也是疑真疑幻。

塵埃落定。蘇東坡所賦之赤壁,今人美其名曰“文赤壁”,而在湖北蒲圻縣城西北八十里之長江南岸,與烏林隔江相望的赤壁山,則是于史班班可考的“武赤壁”。20 世紀末與 21 世紀初,我曾和眾多友人兩次往游,在臨江山壁上鐫刻的兩個擘窠紅色大字“赤壁” 所燃燒的熊熊火焰里,在把千年往事依然說到如今的滾滾江濤聲中,重溫三國爭雄的故事,重聽曹公慨當以慷的高歌,踵武前賢而作《前后赤壁行》,收錄在我的《風騷百代——詩文化大散文》一書里。


李元洛:當代詩論家、散文家、學者、研究員,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多所大學兼職、客座、名譽教授,中華詩學研究會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臺顧問。出版《詩美學》《詩國神游一一古典詩詞現(xiàn)代讀本》《唐詩天地》《宋詞世界》《元曲山河》(“詩文化散文三部曲"全新修訂夲)等詩學著作與詩文化散文著作約三十種。

 編輯/章雪芳  核/小樓聽雨  校對/馮 曉

點擊回顧

李元洛:《一日一詩》摘選(一)

李元洛:《一日一詩》摘選(二)

李元洛:《一日一詩》摘選(三)

李元洛:《一日一詩》摘選(四)

李元洛:《一日一詩》摘選(五)

李元洛:《一日一詩》摘選(六)

李元洛:《一日一詩》摘選(七)

李元洛:《一日一詩》摘選(八)

李元洛:《一日一詩》摘選(九)



小樓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蓋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蓋青青竹,風描水墨圖。

孤身隨細雨,踩痛落花無。

聲明:投稿視為授權本平臺刊發(fā),出版等權益。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