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國之前,涌現(xiàn)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將領,其中屬許世友的經(jīng)歷最傳奇。 少年的時候他為了吃飽飯在少林寺習過8年武,當兵之后更是屢立戰(zhàn)功,許世友脾氣直爽,做事雷厲風行,建國之后被授予上將的軍銜。 1963年,許世友正在南京當軍區(qū)司令員,有一天他接到一通電話,不知電話里說了什么引得他大怒,之后更是立馬開車出去。 這不尋常的一幕,引得其他人紛紛好奇,是什么樣的事情,讓許上將如此生氣和著急? ![]() 許世友接到電話大怒1963年4月的一天,許世友的秘書過來,稱有一通來自國務院辦公室的電話找他。 許世友立馬走過去拿起電話,一聽聲音才知道,是當時擔任副總理的李先念打來的。 他跟李先念革命的時候就熟識,互相是多年朋友,李先念打電話過來也不算稀奇。 但今天李先念打電話過來除了敘舊之外,還給他帶來了一個消息。 ![]() 李先念先是跟許世友寒暄了一會,后面話鋒一轉說:“思來想去我決定還是告訴你這個消息,你聽完別生氣。” 李先念這么一說,好奇心就起來了。 他本就是個急性子,立馬催促李先念不要賣關子直接說事情。 李先念打電話過來本就是告訴他這個消息,自然也不會藏著掖著,原來,時任廣州軍區(qū)副司令員的詹才芳中將坐的火車馬上要從南京路過。 ![]() 獲悉這個消息后,許世友立馬急了,他居然沒有收到這個消息,這說明詹才芳根本沒有打算在南京停留,否則作為南京軍區(qū)的司令他早就應該得到通知,哪至于還需要李先念打電話過來提醒。 許世友十分生氣,李先念也不想他誤會,立馬解釋說這個行程是臨時決定的。 詹才芳坐火車到廣州的時間非常緊,火車雖然經(jīng)過南京卻沒有時間停留,廣州那邊正好有事情需要立馬趕過去處理。 ![]() 雖然李先念苦口婆心地解釋,但是許世友還是接受不了。 詹才芳跟他的關系這么好,路過南京不留宿一晚怎么也說不過去,這要說出去,別人都得說他不懂事了。 他再不耐煩聽李先念的解釋,既然知道了消息,他自然不會什么事情都不做。 從李先念那里知道詹才芳坐的火車班次之后,許世友看時間不多,立馬告訴李先念:“這還了得,我去車站截他”,隨后就掛斷了電話。 ![]() 之后,許世友立馬叫來秘書,讓秘書去準備一輛車,他準備親自去火車站把詹才芳接下來。 同時他吩咐秘書,讓秘書去安排人通知聶鳳智和其他常委這個消息,讓常委們現(xiàn)在就趕去機關樓前等著迎接。 隨后,他又想到詹才芳這趟行程緊急,恐怕不能停留太久,于是安排人準備好下榻的酒店和第二天去廣州的車票。 可見許世友雖然急躁,卻也足夠細心,知道安排好,讓詹才芳沒有后顧之憂。 ![]() 許世友上車之后,就催促司機盡快開到火車站,萬一錯過這班車在南京停留的時間,那就不好了。 許世友的秘書從來沒有見過上司如此重視一個人,頓時非常好奇詹才芳的身份。 但只有許世友知道,詹才芳跟他之間有著怎樣深厚的感情。 ![]() 深厚革命情誼兩人之間的感情,來源于他們多年的革命情誼。 兩人認識的時候,詹才芳是連長,許世友則是他下面的一個班長。 當時許世友剛參軍沒多久,作為上司的詹才芳對他多有關照。 許世友有個毛病,那就是好酒,已經(jīng)達到了嗜酒如命的地步。 ![]() 喝酒容易誤事,當時軍中的紀律是不允許喝酒的,一旦發(fā)現(xiàn)就要受處分。 許世友為了喝酒就鉆空子,他把白酒偷偷裝到水壺里面,這樣別人看到就會以為是水。 有一天,詹才芳到士兵的宿舍里面去檢查內(nèi)務,到許世友宿舍的時候,正好看到掛在床鋪墻上的水壺。 他把水壺拿下來,在手里搖晃了幾下,問許世友里面是什么。 ![]() 許世友只對他笑了一下,卻不回答這個問題,詹才芳頓時知道水壺肯定有問題。 詹才芳作勢要打開水壺,這時候許世友連忙攔住,并告訴他里面是酒。 他問許世友知不知道軍隊不能飲酒的事情,哪知道許世友苦著臉表示,如果沒有酒喝,就腿軟連路都走不動。 這明顯是耍賴之詞,但詹才芳卻沒有處罰他,而是笑笑沒追究。 ![]() 許世友能跟詹才芳這么耍賴,明顯是詹才芳默許的,這也可以看出兩人關系之親密。 之后,許世友屢立戰(zhàn)功,在部隊的軍銜很快就比詹才芳還高,但他一直都記得詹才芳對他的知遇之恩。 當初許世友就是個毛頭小子,多虧詹才芳對他的包容和扶持,才讓他能有施展才華的機會。 他對詹才芳也明顯非常依賴和尊敬,一直稱呼詹才芳為老首長。 ![]() 即使新中國授銜之后,許世友成為上將,而詹才芳只是中將,許世友也沒有因為身份和職位的變化,而改變對詹才芳的態(tài)度。 每次大家到北京開會的時候,他都要求安排住處的人,把他的住處跟詹才芳的安排到一起。 如果哪次安排的人沒有按照他的要求辦,他就要大鬧一場,可見許世友對老首長的感情之深。 ![]() 許世友性格直爽,說話不懂得顧忌,好在老首長的話他還是比較聽的。 當時國家的戰(zhàn)事漸平,軍中的人數(shù)裁掉百萬之數(shù),中央更是規(guī)定退居二線的老同志不再發(fā)軍裝。 這規(guī)定一出,對于打仗多年的許世友來說根本接受不了。 他私下向老首長抱怨中央的這一做法,表示沒有軍裝穿都不想活了,詹才芳立馬制止他的話,讓他別再說這種瘋話了。 ![]() 許世友看老首長嚴肅的態(tài)度,知道不妥也就不再說了。 詹才芳的心思細膩,這明顯是為許世友考慮,怕他不知輕重胡亂說話追悔莫及。兩人多年相交甚篤,感情之深讓人羨慕。 許世友接到老首長路過卻不下車的消息,想到兩人之間的感情,更加不理解老首長的做法。 還好有李先念通風報信,不然他錯過這次機會就會更加難受,說什么也要把老首長留下住一晚。 ![]() 許世友火車上截人許世友的車很快到了火車站,下車后他就立馬走向列車處。 這個時候,詹才芳乘坐的火車還沒進站,他就站在站臺上向遠處眺望。 許世友的秘書走到他后面,告訴他常委們也都準備好迎接來人。 沒等多長時間,許世友就看到老首長所乘坐的列車緩緩進站,??吭谡九_附近。 ![]() 列車??吭谀暇┱镜臅r間很短,只有十分鐘左右,許世友不敢耽擱,立馬走向老首長所在的車廂。 走到車廂附近的時候,許世友已經(jīng)能看到老首長坐的位置。 他立馬三步并兩步走到他面前,向他敬了個軍禮,響亮地叫了一聲首長。 這陣仗一出來,立馬驚到了周圍的人,也讓詹才芳有點不好意思。 ![]() 昔日下屬已經(jīng)成為把他還高的上將,卻還主動行禮并且叫他首長,這讓詹才芳有點始料未及。 周圍的人也都非常疑惑,為何許上將會對詹才芳一個中將如此尊敬,然而許世友根本不在乎周圍人的各色目光,他只是真心地歡迎老首長的到來。 許世友態(tài)度熱切,詹才芳也放開了窘迫的心思,激動地跟他握手。 許世友的到來也讓詹才芳很意外,詹才芳根本沒有想到他會出現(xiàn)在這里。 ![]() 當被問到消息是誰透漏時,許世友毫不客氣地將李先念供出來。 在表達完對李先念通風報信的感激之后,許世友立馬對老首長進行了“批評”,他直言老首長不厚道,路過南京也不告訴他,這是根本沒把他當成朋友。 對這一抱怨,詹才芳也很無奈,這次事情緊急,他就沒有打算打擾許世友,沒想到卻還是被知道了。 ![]() 許世友感情真摯,說什么都要拉老首長下車在南京待一晚敘敘舊。 他直接吩咐秘書把老首長的行李拿下火車,這樣老首長就必須得下車才行。 為了讓老首長安心,他還表示酒店和第二天的票都訂好了。 詹才芳本來沒打算下車,畢竟回廣州還有事情急著處理,但是拗不過許世友還是跟著他下車了。 ![]() 兩人坐車回到南京軍區(qū),就看到聶鳳智和常委們都站著等在樓前。 讓人驚訝的是,聶鳳智看到詹才芳,立馬上前向他行禮,并且也稱呼他首老長。 原來聶鳳智也是詹才芳的老部下,看到老首長來南京也是非常激動。 之后,許世友帶著詹才芳參觀了南京軍區(qū),向他介紹南京這些年的發(fā)展。 兩人不由回憶起當年一起征戰(zhàn)的歲月,都感慨現(xiàn)在的生活來之不易。 ![]() 知道老首長不吃肉,許世友晚上的時候特地準備了全素宴來招待他。 晚宴的時候,老戰(zhàn)友們難得聚集在一起,宴上都拋棄了身份,其樂融融地一起暢飲。 詹才芳感慨,如果不是時間緊急,他肯定要在南京多呆幾天。 ![]() 資歷最老的開國中將老戰(zhàn)友們相聚,自然也回憶起了當初授銜的時候。 詹才芳的資歷在眾人中可以算是最老的,但當初授銜的時候卻只得了中將,而他曾經(jīng)的很多部下都被授予了比他更高的職位。 比如許世友當初只是他手下的一個班長、王近山,也曾當過他一段時間的警衛(wèi)員,而他二人都是上將。 授銜之后,兩人得知詹才芳成為中將,都為他抱不平,覺得反過來了。 ![]() 曾經(jīng)的部下取得超過自己的成就,詹才芳卻對此非常坦然。 他曾坦言,自己當初革命只是為了百姓能生活的更好,又不是為了官銜更高。 一般人面對超過自己的下屬多少會產(chǎn)生一點想法,他的廣闊心胸非常令人佩服,這個說法更是說出了他的心聲。 ![]() 詹才芳加入我黨的時間非常早,他從小跟姐姐兩人討生活,離鄉(xiāng)之后遇到了董必武。 董必武是我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給詹才芳灌輸了很多新思想,詹才芳深受影響一直堅定地跟隨著他革命。 在紅軍初創(chuàng)時期,詹才芳就帶領著不少人,其中更是有后來成為主席的李先念和上將的陳再道。 李先念跟老首長認識的時間如此長,兩人之間也有著深厚的情誼。 ![]() 也是因此,李先念知道詹才芳經(jīng)過南京才會提醒許世友,他是想給兩人敘舊的機會。 詹才芳為人仁善,曾經(jīng)在長征途中遇到一個病重的青年。 當時士兵已經(jīng)抬著他準備扔在草地上,詹才芳不忍心他如此年輕就失去生命,就把自己的口糧給了他并且吩咐人把他拖在馬尾巴后面。 詹才芳這一善舉拯救了一個青年,也讓我軍多了一個驍勇善戰(zhàn)的將軍,他就是尤太忠。 ![]() 當初紅軍長征時他還是一個普通的戰(zhàn)士,沒想到后來成為了上將。 詹才芳也想不到當初一時不忍救下的青年,后來成就比他自己還高。 就像詹才芳說的那樣,他并不在乎軍銜的高低,只想為百姓做點實事。 他一路走來,幫助的人非常多,他是真正有智慧的人,這樣的人,也不怪能得到無數(shù)人的尊敬。 ![]() 他雖是中將,在授銜之后卻得到了多位上將的敬禮,可以說是最特殊的中將。 這些上將都是受過他恩惠的人,他們不在乎職位和軍銜高低,只是敬重他的為人感念他曾經(jīng)的相助。 晚年的時候,他因為身體原因經(jīng)常住院,每次住院都會有很多人去看望,病房里經(jīng)??吹秸镜臐M滿當當?shù)娜耍梢娝娜烁聍攘Α?/p> ![]() 世人多偏見,用身份和地位差距來劃分等級的人不在少數(shù),地位不同人的態(tài)度也會相應變化。 在現(xiàn)代知己難尋,恐怕也只有在軍隊,共同經(jīng)歷過烽火歲月的前輩之間的感情才能如此純粹吧。 正是有先輩們的不懈努力和英勇奮斗,才能造就現(xiàn)代安穩(wěn)的生活。 不忘先輩,牢記他們的豐功偉績,是現(xiàn)代年輕人應該主動去做的事,他們的無私精神,也值得一代代年輕人學習并傳承。 ![]() 參考資料: 55年授銜何人僅為中將 李先念許世友卻對其敬軍禮—秦淮政法 他身為中將,為何1955年大授銜后,多名開國上將向他敬禮?—南陽政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