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若我的文字,能治愈你的憂傷,那將是多么的驚喜! 一直都知道,文字有著特殊的力量,或讓人向上,或令人悲傷,或給你勇氣,或解你憂傷。喜歡文字流露出的詩意情感,刻畫出的真理哲言,描繪出的鳥語花香,或優(yōu)婉,或豁達,或直白,或含蓄。文字之美,心之向往! 也正因為此,才歡喜用文字記錄生活, 寄予情感,表達觀點,感悟人生。 曾不止一次感動于文友的文字之美,故事構思之妙,思想流露之真,也常常與共鳴時,忍不住一遍遍咀嚼喜歡的文字,那是心靈的共通,美好而又溫暖。 喜歡寫些什么,也希望我寫出的文字能夠與讀者產(chǎn)生鏈接,有情感的共鳴或心靈的共通。這是文字所帶來的精神升華,亦是文字所帶來的心靈治愈。 我國當代作家汪曾祺曾說:作者寫了,讀者讀了,創(chuàng)作過程才算完成。是??!只有作者而沒有讀者的話,那將會一種缺憾,并不會成為完整的創(chuàng)作。只有,作者的作品,有讀者的閱讀,并能產(chǎn)生共鳴的話,我想無論對于作者或是讀者來說,都是文字給予的最好的際遇! 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也曾說:作者不流淚,讀者也不會流淚。誠然,只有作者的真情流露,感動自己的同時才能夠與讀者產(chǎn)生情感的架接,認知的共鳴,也才會因作品的憂傷而憂傷,因作品的幸福而幸福,才會愛之深情之切吧! 有幸今天遇到一位讀者任任風云起我愛這個家,在我的一文《日子一日一日,播種希望才會收獲希望》的文后點評中,深深的感動了我。當時,他在文后的點評是這樣說的:雖然生氣,一轉(zhuǎn)身,還是想抱著你,好好過日子!當時看到這段點評時,我就想著又是一個好老公的角色,便回復說:評論中透露著生活的真諦,平凡日子的常態(tài),且行且珍惜!回復過后,我便到院中走路去了。等我走路回來,再次打開簡書時,又看到了這位文友的回復,他說: 感謝老師優(yōu)美的文字,治愈了我的憂傷。昨天和老婆生氣,剛才抱抱老婆,一切都煙消云散。看到這段文字后,心中無比的開心,未曾想過我的文字會給別人帶來什么,只是自顧自的寫著,太多的時候是感動了自己,治愈了自己。沒曾想,我的文字卻治愈了一位好老公的情感憂傷,因為我的文字和生氣的老婆和解,一個擁抱,一切不愉快都煙消云散。來自他的感謝,也像一縷清風,一片暖陽,溫暖了我的心靈,這是一種無形的鼓勵,一種最暖的認同,也將激勵我,在文字的海洋里不斷前行。我便回他:若如此,那真真是好!謝謝友友美評! 我想: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他們的感動,都源于與文字的連接。 某一句話,某一個故事的觸動,都可能改變他或她的心情和想法,給他或她以治愈,或溫暖如沐春風,或勵志勇往直前,或清醒柳暖花明。 想到這,我便告訴自己,好好運用文字,去書寫有價值的東西,給自己,給讀者。用自己的文字,去照亮影響更多的人,與之產(chǎn)生共鳴,架構鏈接,共同品讀美麗人生! 寫在最后,用堂吉訶德的心愿筆記中的這樣一段文字,愿與各位文友共勉! 心懷對文字的敬畏和審慎。心中永遠保留一絲不安全感,寫下的每一個文字和數(shù)字都有可能不對,要盡可能都確認、查驗,不能理所當然。 |
|
|
來自: 新用戶1390qs3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