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 6月10日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農(nóng)歷四月二十三 星期六 漿水情懷(一) 稷山 安新明 劉林飛 
 漿水只是籠統(tǒng)的說法,它不僅是指漿水湯,還有湯中腌制的酸菜。在晉中、晉東南、呂梁一帶的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會做漿水,吃時隨手即取,吃得只剩下漿水湯,再隨手添菜進去,此情形被稱為“續(xù)漿水”。缸里剩余的漿水叫“引子”,可用于再續(xù)漿水。挿漿水常用芥菜、包包菜、芹菜、苦苣菜、蘿卜纓等為原料,還可依個人喜好選擇野菜,味道都同樣酸爽。做漿水,先把洗凈的菜放入開水中,焯少許時間撈出,放入漏勺或罩子中瀝水。為何有焯這一環(huán)節(jié),原因有二,其一是有的菜含苦澀味,焯一下可將苦澀味除去;其二是焯過的莖葉綿軟,有利于腌制,亦會使腌成的酸菜有不錯的口感。在濾水的同時燒一鍋水,取一把小麥面粉,在碗中用冷水調(diào)成面糊,待鍋中水燒開后倒入,用筷子攪拌均勻,燒成一鍋面糊。 此面糊不宜太稠,亦不宜太清,下面條后的面湯也行。燒開后倒入漿水缸中,等涼下來后將瀝水后的菜放進去,然后放入被稱為“引子”的老漿水,即可封住缸蓋任其發(fā)酵。放角子,要等缸中面糊稍涼,否則會因面糊太熱發(fā)揮不出點酵作用,但凡新的漿水,只要把角子點入面糊中,過不了幾天便可食用。說到這兒大家也就明白,所謂漿水,才保持了其酸味,并將任何菜都能腌得變色,具備色香味的誘惑力。說漿水是菜品,其實重在加工。用漿水做出的飯食,常見的有漿水面條、漿水面片、漿水拌湯、漿水湯、漿水牛肉面、漿水面魚、漿水豆腐、漿水肉片、漿水燴餃子、漿水涼粉等等,不一而足。酸菜用蒜蔥炒香后,配馓飯和攪團而食,口感舒適,味道極鮮。 更有甚者,盛夏下地干活回家,直接用木勺從缸中舀一碗漿水,揚起頭一口氣喝下。那樣的漿水一則涼,二則酸爽。而中老年人喜歡直接飲用漿水,喝完了蹲在墻角抽一鍋子老旱煙,一臉心滿意足的樣子。一家人有一缸漿水,生活就踏實穩(wěn)妥,不再貧乏。一般都把漿水缸放在陰涼處,除了撈漿水會打開缸蓋外,主婦過幾天會把筷子或木勺伸進去,緩緩攪動幾下。 最常見的是將漿水缸放于搟面板下,做漿水面時彎腰下去,用木芍舀出半盆漿水,一起身,一股酸爽氣息便撲入鼻孔。很快,那漿水便被熗香,變成舒爽可口的漿水面澆頭。漿水澆頭好不好,關(guān)鍵在熗鍋。熗鍋要先備好蔥蒜、干辣角等,以熱鍋涼油嗆出香味,然后倒入漿水,燒半開即可。切不可燒開,否則漿水會喪失酸爽減弱,且因為加熱過度,口感亦不脆。 民間有“一缸漿水菜,啥客都能待;一碗漿水湯,能治五勞傷?!边@句俗語將漿水特點悉數(shù)道出,讓了解漿水的人心領(lǐng)神會,亦讓沒吃過漿水的人想入非非。在我老家,無一日不食漿水,人們常吃漿水面、漿水清湯、漿水拌湯、漿水面魚、漿水攪團等,后來又有漿水蘿卜、酸菜炒肉、酸菜粉條、酸菜包子等,如今漿水火鍋也成為人們的家常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