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陰十二: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與桔梗湯。 甘草湯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湯 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溫分再服。 二三日,初覺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以少陰水旺,君相皆騰,二火逆沖,是以咽痛,甘草泄熱而緩急迫也。不差者,與桔梗湯,甘草瀉熱而緩急迫,桔梗降逆而開結滯也。 1 少陰病,二三日,初覺咽痛者,此也是外感傷寒,經(jīng)病傳臟,陰盛臟寒,水旺而火盛也。二火逆沖,是以咽痛。甘草泄熱而緩急迫也。不愈者,與桔梗湯。工種號:黃元御醫(yī)學研究 ![]()
少陰十三: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以上等分 上三味,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當散服。 濁陰上逆,沖擊咽喉,因而作痛。半夏、桂枝,降其沖氣,甘草緩其急迫也。 1 少陰病,陰盛臟寒,濁陰上逆,沖擊咽喉,因而作痛。半夏、桂枝,降其沖氣,甘草緩其急迫也。 2 半夏降胃逆之沖氣,桂枝降乙木之郁沖,甘草培土而緩痛急。沒用一味清熱解毒藥也。 少陰十四: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半夏洗十四枚 破 雞子一枚 去黃,內苦酒,著雞子殼中 上二味,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huán)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劑服之??嗑萍创滓病?/span> 寒水下旺,火盛咽傷,故生瘡,不能語言。金被火刑,故聲不出??嗑茰?,苦酒散結而消腫,半夏降逆而驅濁,雞子白清肺而發(fā)聲也。 附一:李可老中醫(yī)醫(yī)案,臟寒亡陽證,上熱下寒 一友人,45歲,舌中有5分硬幣大之光紅無苔區(qū),尿熱而頻,令服知柏八味丸5日不效,無苔區(qū)反擴大,且干裂出血,又見齒衄,診脈沉細,不渴,膝以下冰冷,詢知近年異常發(fā)胖,又見面色發(fā)暗,斷為上假熱,下真寒,予以四逆湯1劑,附子30克,干姜改為姜炭,煎成冷透(李老解為冷透偷渡上焦,余覺不用冷透,正常服即可),于子時頓服,次日諸癥均退,舌上生出薄白苔?!独罾辖?jīng)驗集》61頁 論:少陰之臟寒于下,則君火不降而炎于上,臟寒故脈沉細,膝下冰冷,亡陽故齒衄,火逆則舌紅無苔區(qū),肺燥故無苔,此是亡陽之火,故不口渴。此是亡陽之火,此為虛熱,故用知柏八味丸不效,尿熱而頻者,此是臟寒失藏而風木疏泄也。尿熱者,手少陽相火之陷也?!端仂`》卷三,火逆解:足少陽從相火化氣,病則上逆,手少陽以相火主令,病則下陷,以足之三陽,自頭走足,其氣本降,手之三陽,自手走頭,其氣本升,降者不降而升者不升,反順為逆,是以病也。少陰主藏,手足少陽之火,秘藏癸水之中,則濁氣不逆,清氣不陷,故上熱不生,下熱不作,少陰失藏,甲木常逆,則三焦常陷,陷于少陰之經(jīng),則熱在足心,陷于太陽之腑,則熱在溺孔。誤用知柏而反無苔區(qū)擴大,知此是少陰臟寒亡陽之火也,故四逆湯,溫燥脾腎,以藏上逆之火。足少陰寒水,從手少陰君火,化氣為溫。少陰臟寒,不能化火,則火逆上亡,故見舌紅半苔也。四逆湯,溫下寒建中氣,以降君火也。(結尾五,有四個病例) 膀胱熱,不能用附子,熱退之后,才可以用附子。但臟寒亡陽,溺孔之熱,可以用附子,此熱是手少陽三焦之火,陷于太陽之腑,也是膀胱,卻又可以用附子。手少陽三焦之相火與脾胃之濕熱,陷于膀胱,一病溺孔尿熱,一病濕熱閉癃,都是熱陷膀胱,一可用附子,一不可用附子。不可用附子之理,觀《長沙藥解》附子,《四圣心源》淋漓根源??捎弥碛^《素靈微蘊》火逆解。 ![]()
附二:任玉金醫(yī)案,臟寒亡陽證,反復牙痛 崔某,男,70歲,沂源縣人,患者主訴,半年以來,反復出現(xiàn)牙痛,夜間為甚,又自述全身乏力,易患感冒,口干不欲飲,怕冷,今日來診時,仍穿毛衣加外套,面色晦暗,無神,舌淡,有裂痕,苔白,脈沉弱。半年以來,反復口服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布洛芬,阿莫西林,清熱降火類中成藥,均無長久療效,反復發(fā)作。無過往病史,無其它重大疾病。診斷,虛火上浮(陰火證),治法溫腎潛陽,方藥,潛陽封髓丹加減; 蒸附片45克,干姜12克,炙甘草24克,龍骨30克,龜板15克,牡蠣30克,(以上諸藥先煎一小時),茯神30克,澤瀉24克,黃柏10克,肉桂12克,7劑,水煎,飲后溫服,一日3次。 論:此病即是典型的少陰水旺而火盛,少陰臟寒于下,則君火不藏而盛于上,火逆于上,則見牙痛反復也。臟寒格陽,則陽不入陰,陽火失藏,下寒上盛,故夜間牙痛尤甚。少陰臟寒,則脈沉弱,腎氣失藏,則見怕冷,表陽之虛,則易患感冒,火逆則口干,胸中也寒,則不欲飲,舌淡苔白。此為少陰臟寒,亡陽之火,故用抗生素與清熱降火類中成藥,也不能治愈。以上之證,皆是少陰臟寒,亡陽之象,故上熱而下寒,此當溫少陰之臟寒,以收藏失歸外亡之相火。火藏于腎,是為腎氣。 本條臟寒亡陽,水旺于下,火盛于上,此火盛者,就是扶陽派理論中的,龍雷之火,無根之火,或火不歸根,或孤陽上浮之火,或虛火上沖之火,或假熱真寒,或陰盛格陽,逼陽外越之義。此類之火盛者,用常規(guī)的滋陰清熱,或瀉火清熱,皆不能愈,劑量過大,會越瀉熱則越熱。這類的疾病還有很多,如常見咽炎,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臭,頭痛,顴紅目赤,耳鳴,內傷發(fā)熱等,臟寒水旺,皆有火盛之上證。臨證當注意,少陰病,脈沉細微弱也。 ![]()
少陰十五: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豬膚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 豬膚即豬皮,能清熱潤燥。白粉即鉛粉(白粉即鉛粉 恐非也,鉛粉豈能炒香乎?當為米粉也。能止泄斷利。 寒水侮土,肝脾郁陷,而為下利。膽胃俱逆,相火炎升,故咽喉痛腫,胸滿心煩。豬膚、白蜜,清金而止痛,潤燥而除煩。白粉收泄利而澀滑溏也。 1 此少陰病者,是因于中氣,升降水火不利也。中氣不利者,因于寒水侮土也。肝脾俱陷,則見下利,膽胃俱逆,肺阻則胸滿,火升則心煩。此是從中氣論。寒水侮土,中氣倒行,陰陽不能調和之病也。陰水下旺則利,陽火上旺則痛滿煩。 從少陰論,就是水旺(陷)則下利,火盛(升)則咽痛。 論:少陰病,寒水侮土。少陰病,為何不用附子?此為寒水侮土,升降不利,清金除煩者,是降逆也。止利滑溏者,是升陷也。豬膚湯,調升降而建中也。此是建中,而不是溫臟。 自學仲景,只讀黃師,四圣一脈,醫(yī)家準繩 |
|
|
來自: 黃元御醫(yī)學研究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