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張照片,拍攝于陜北,長征剛結(jié)束。
照片上這個骨瘦如柴,一臉愁容,衣服破爛的男人,正是毛主席,讓人心疼。
難以想象,原來英姿颯爽、樂觀開朗的毛主席,走完長征路后,竟會變成這樣。
現(xiàn)在,讓我們來重溫長征路,感受毛主席的不易。
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該去往何方。
關鍵時刻,毛主席挺身而出,一語定江山:
“現(xiàn)在,只有突圍一條路能走。
敵人在西方勢力薄弱,向西突圍,是最佳方案!”
在毛主席提議下,8.6萬紅軍向西轉(zhuǎn)移,開始長征。
長征路上,毛主席飽受身體折磨。
1935年6月,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
毛主席身穿單薄衣服,在冰天雪地里,瑟瑟發(fā)抖。
“主席,前面路滑,我扶著您走吧!”
警衛(wèi)員跑到毛主席身邊,細心關照。
“不用管我,保護傷員去!”
毛主席扭過頭,伸手指向后方。
“主席,我給您找匹馬吧?!?/p>
“把馬和棉衣,留給傷員。
我沒病沒痛,不需要任何人照顧!”
說完這話,毛主席停下腳步,等后面?zhèn)麊T跟上來,跑過去幫忙攙扶。
1935年8月,中央紅軍經(jīng)過毛兒蓋草地。
這里遍布沼澤,一不留神,就會掉進去,再也出不來。
毛主席想到一個好主意,幫大家安全走出草地。
“大家手拉手,一起走。人多力量大,一定能走出草地!”
大家按毛主席的要求,手拉手走向草地,一邊走,一邊唱歌。
“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地荒原好干糧...”
這首歌,唱出紅軍過草地時的第二大危機:缺糧。
因為沒有糧食,戰(zhàn)士只能用皮帶、草皮充饑。
有一次,毛主席實在看不下去,牽來自己的馬,讓警衛(wèi)員殺掉。
“把它殺了,讓大家吃頓飽飯。”
“主席,這事我不能干…”
“不要再說了,動手吧?!?/p>
這匹馬陪毛主席從瑞金走到赤水,從雪山走到草地。
它不僅是毛主席的坐騎,更是朋友。
毛主席走開后,警衛(wèi)員掏出槍,對準馬頭。
“嘭!”
一聲槍響過后,戰(zhàn)士吃上馬肉,一臉享受。
毛主席沒有去吃馬肉,他帶頭啃草皮,把馬肉留給最需要的人。
寒冷和饑餓,讓毛主席在長征路上,備受身體折磨。
除了身體痛苦外,毛主席還一直在經(jīng)受心靈折磨。
1935年,紅軍行至貴州,路邊一對祖孫,吸引毛主席注意。
二人躺在地上,瘦骨嶙峋,身上沒一點肉,和“干人”沒有區(qū)別。
見此情形,毛主席潸然淚下,走到二人身旁,將毛衣和干糧,送給他們。
“老人家,這些東西,請您收下。
我們是紅軍,紅軍就是幫咱老百姓,翻身打天下的。”
毛主席一邊訴說,一邊落淚,握住老人雙手,心中無比痛苦。
他知道,在中國,這樣的百姓,有成千上萬。如果自己失敗,沒人再為他們做主。
苦苦哀嚎的百姓,不斷倒下的戰(zhàn)士,全都在摧殘毛主席的心靈。
因為身體和心靈雙重折磨,毛主席才會變成開頭照片上,那副皮包骨頭模樣。
作為一代偉人,他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越變越強,帶領全國人民,走向勝利。
謹以此文,紀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