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庸》中說: “地低成海,人低為王?!?/p> 做人要謙卑低調才能成就大事,同時也是一個有本事的人一貫的特征。 他們從來不會為了取悅別人而刻意迎合,也不會為了得到別人的羨慕而四處炫耀,懂得穩(wěn)重處事、低調做人,朝著自己的目標穩(wěn)扎穩(wěn)打、踏實而行。 他們從來不活在別人眼里,因為懂得自己亦是風景的道理。 事實上,一個人真正的高情商,是對外不會炫耀四件事,錯不了。 1 不炫耀擁有的財富 《增廣賢文》中說: “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自古至今,嫌貧愛富早就是人性中的一大特點。似乎擁有多少財富,成了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志。 同時,經濟學中有個觀點:金錢是附加值。 意思是說,金錢是你做任何事情成功之后附贈的東西,并非只是這件事的全部。 所以,我們去奮斗的目的不是為了錢而活,而是有更多自己喜歡、希望做的事情,最后獲得成功的同時,收獲了財富。 畢竟,錢財永遠是身外之物,不是一個人在朋友圈炫耀的資本。 當你越是在朋友圈通過炫耀財富的方式,換來的是窮人的羨慕,富人的厭惡。 因為在富人眼里,懂得財不外露的道理,而且他們更加看重一個人謙卑的務實能力,而不是高調炫富表現(xiàn),越是這樣的人在他們眼里越沒有本事。 而對于窮人來說,只會給你一個羨慕的點贊,然后遇到一點困難就向你借錢。如果沒有滿足,就會認為你不夠義氣,太摳門,甚至還會拉黑。 炫耀財富,非但得不到別人的好感,還會讓自己滿足在虛榮之中不能自拔,養(yǎng)成好高騖遠的毛病,然后找不到真正一生所奮斗的意義,只是在別人的主場里充當配角。 2 不炫耀擁有的人脈 俗話說: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p> 接近好人會讓自己變好,接近壞人會讓自己變壞。 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影響非常大,很多時候你如果要判斷一個人有多優(yōu)秀,可以看看他身邊都有哪些朋友,一目了然。 所以,我們經常會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去炫耀自己今天認識什么名人,跟什么大咖合影等等。其實,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側面證明自己有多厲害、有多優(yōu)秀。 這個潛臺詞是:我都可以跟這些厲害的人在一起,我肯定也是一個有本事的人。 其實,這完全是兩碼事。 我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名字是《離開平臺之后,你什么都不是》。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當你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工作,以為是自己非常厲害時,其實當你離開之后或許什么都不是。 因為,如果褪去光環(huán),你自己沒有一身本事,不管曾經的平臺多么有名氣,跟你也沒有關系。 同樣,不管你認識多少人,如果你自己只是跟對方萍水相逢,或是偶然相見,就把對方當成是你人脈的一部分,那就是自己多想了。 當你真正有難處時,對方未必幫你,更何況你也沒有從對方身上學到更多有價值的東西。 朋友不在多,而在于真心相待。 這樣的朋友不用炫耀,在你遇到難處時你都會主動伸手幫你,他們不會整日與你吃喝玩樂,而是互相監(jiān)督別犯錯,在工作、事業(yè)上互相學習進步,讓彼此越來越好。 當你經歷了越來越多的事情,朋友不是用來炫耀的,而是一起成長進步的。 3 不炫耀擁有的事業(yè) 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白夜行》說: “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p> 人心不可測,太多時候表面看到的未必是真相,往往在困境中才能真正看到一個人最真實的一面。 當你功成名就時,身邊各種喝彩之聲不絕于耳,更有趨炎附勢之人跟隨其后。 當你陷入困境時,昔日的繁華皆成落寞,甚至落井下石的很多是之前鼓掌喝彩之人。 當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后,你就懂得自己去炫耀事業(yè)時,換來的點贊和喝彩都并非是真實的,因為當你落魄之后,他們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真正有本事的人,從來不去炫耀事業(yè),因為他們懂得這毫無意義,不如自己低調謙卑向前來得更加踏實。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讓人落后。從小就學到的道理,其實是人生活著的真諦。 過去的成績不代表永遠的成就,只是暫時的總結,有時間不如用心經營自己,讓自己越來越好。 4 泰戈爾說: “當我們謙卑低調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偉大的時候?!?/p> 一個人只有低調謙卑、不炫耀,才能越走越遠。 我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越來越有本事的時候,越不會對外炫耀,是因為他們懂得沒必要取悅別人,只是把有限的時間留給用心經營自己,讓自己按照預定的目標踏實前行。 有句話說: “親愛的,門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p> 當你真正關注自我,忽視外界的紛紛擾擾時,你就擁有了專注力,也就具備了更加優(yōu)秀的能力,在自己喜歡的事業(yè)里如魚得水。 從現(xiàn)在開始,去做一個低調謙卑的人,用心經營自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