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 馬作言 ||吉林 青松,代表著堅韌不拔、寧折不彎的剛直與豪邁,泰山頂上的青松則更凸顯不畏艱難、雄氣勃發(fā)、愈挫彌堅的英勇氣概。不期而然,一句唱響六十年代頌揚青松的歌詞成為我日前游泰山的座右銘,在我攀登泰山頂峰時,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和鞭策。 “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蒼穹。八千里風暴吹不倒,九千個雷霆也難轟。烈日炎炎曬不死,嚴寒冰雪郁郁蔥蔥?!?這是當年革命現(xiàn)代京劇樣板戲《沙家浜》里的一段唱詞。詞意表達了新四軍指導(dǎo)員郭建光帶領(lǐng)十八名傷病員勇士面臨嚴峻惡劣的局面,堅持在蘆葦蕩,決心排除萬難,擊潰日偽反動派的堅定信念。唱腔氣勢磅礴,高亢霸氣!戲名“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一句曾一度風靡全國,那個年代的人幾乎都會唱,成為當時聲竭震耳的一個激勉口號!今日回想起來仍有余音繞梁之感。 五月的第一個周日,泰山景區(qū)風和日暖,人頭攢動,夏初的芬芳縈繞在峽谷。我決定不走索道不坐纜車,徒步攀登泰山是為了了卻一生一定要去登回泰山的心愿,也與泰山的地位和寓意密不可分。除泰山位列五岳之首,以其雄奇險峻著稱外,還有一點就是要一睹泰山頂上什么格調(diào)的青松能被捧為楷模而垂范百世? 從紅門啟程一路向上,六千多級臺階對每名登山者都是一場考驗,而對我這樣一個近七的人則也是一種檢驗。有人說,“青松古稀,佳人白發(fā)?!惫畔≈曜鲆粋€強者,有像青松那樣堅強的毅力,不被困難挫折所折服,隨著白發(fā)逐漸增多,志向也會浩然長存! 到了中天門從路途上來講走了將近一半兒了,但從登山的難度來講其實才剛剛開始。接下來會越爬越陡,尤其是十八盤地勢險要,兩側(cè)崖壁陡峭如削,好多旅友就是走到中天門半途而廢的。 不約而同的是,當年郭建光“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一段唱詞的末句就是:“俺十八名傷病員要成為十八棵青松!” 十八盤歷經(jīng)磨踏倔強崢嶸,蓬勃向上;十八名新四軍傷病員不畏艱險,泰山壓頂腰不彎。它們像青松一樣枝如鐵,干如鋼,架起一道天門的云梯! 南天門即泰山天庭的正門,登山至此,漫長的登山之旅基本上初步完成。站在南天門俯瞰,山下的盤道曲折蜿蜒盤旋,十八盤像是倒掛的天梯。遠處的泰安城盡收眼底,在陽光的映襯下仿佛蒙上了一層金色的面紗,分外迷人。側(cè)看近處一株株青松千姿百態(tài)、生機勃勃,枝葉茂盛、參天峻拔,蒼綠長青、凌風勁節(jié)!它們有的高聳入云;有的端莊持重;還有的斜長在山砬子上,在峭壁巖石的縫隙中盤根固本。虬拔盤曲的枝蔓仿佛把年輪的胡須硬是捋成了一道五彩斑斕的歲序,凸顯出頑強的生命力!山頂上,巖石邊處處有它們?yōu)t灑挺秀的身影。峰巒疊嶂、松濤云影,仙境神韻、蔚為壯觀! “長松入霄漢,遠望不盈尺?!?山上的古松高聳入云,遠遠望去離天不過幾尺。詩仙的詩云一句讓挺拔的青松伴奐著雄偉的泰山,以其圣潔的靈氣直沖青天! 如果說黃山的松樹是大家閨秀氣韻與溫柔文靜繾綣而才貌雙全;那么,泰山的松樹則是血性男兒氣魄與剛毅倔強融合而德勇兼?zhèn)洹K麄儽纫磉B枝,怡情悅性。同具樸實無華,清淡高雅的氣質(zhì),釋放的是一種自信的經(jīng)綸,不斷為游客注入著新鮮的活力! 到了玉皇頂,一種苦功告成,登峰造極之感油然而生。泰山的風景美如畫,泰山的靈氣通于天!感覺有一種超自然的神奇魅力。難怪自秦始皇至清代,前后共有十六位帝王親自登臨過泰山祭祖封禪,留下了一派古香古色。 我實感到,登泰山拼的不僅僅是體力,更是一種毅力,一種像青松一樣的韌勁!拼的是體力,量的是心理??鬃佑小暗翘┥蕉√煜隆钡母锌?;李白有“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的贊譽。無論我的感慨如何,都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會明曉其中的意蘊。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倒是沒覺得怎么難,只是覺得山頂?shù)娘L光還有點沒觀賞夠,面對迷人的青松感到難舍難分。想起杜甫詩云:“帶宗夫如何,齊魯春未了?!?這五岳之首的泰山怎么樣?在齊魯大地上那蒼翠的美好是沒有盡頭的。既然如此,再“流連忘返”也是觀賞不過來的,用“意猶未盡”形容倒是貼切。 回到山底回頭仰望,已不是“一覽重山小”,而是泰山龐然之大,大到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因為它的博大胸懷蘊含著自強不息,不斷攀登向上的價值取向。面對眼前高大的泰山我的心理境界也隨之提高,一種欣悅的圓滿感浸入心底! 再見了,泰山;再見了,泰山頂上的青松!“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東漢詩人劉楨借青松之剛勁喻高山之雄偉;引冰霜之慘烈明志向之堅貞??此圃佄?,實為言志!用青松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是呀,泰山頂上的青松氣壯脫俗,卓犖不凡!歷滄桑,見證了江山巨變;千余年,佇成了靚麗風景。滋潤無與倫比的生命傳承,寄托著人們的光明追求和崇高理想!這不正讓人感受到了人生的高度很重要嗎? 返程路上,意興闌珊索然。遐思之余,隨吟幾句,以闊心曠:泰山泰山,滿面盛容。翠柏翠柏,飽眼瑰盈。植被物華天寶豐;非遺文化內(nèi)涵隆?;伛R嶺、遙參亭;南天門、玉皇頂??羁罹坝^競妍秀;級級臺階印跡蹤。彌留這、駐景揮袂千慨感;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 ![]() 插圖/網(wǎng)絡(luò) 作者簡介 ![]() 馬作言,本科學歷,退休,現(xiàn)住吉林省延吉市。從事過部隊宣傳,地方文化事業(yè),企業(yè)工會、黨務(wù)工作。愛好廣泛、志趣高遠、孜孜以求、篤信好學、胸懷灑落、積極向上。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文學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法律顧問:北京盈理律師事務(wù)所 總編:瑯 瑯 副總:蔡泗明 倪寶元 趙繼平 編審:孟芹玲 孔秋莉 焦紅玲 主編:石 瑛 趙春輝 審校:嚴圣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