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紹京(1809-不詳)字子愚,號一溪,子愚,湖南道州(今道縣)人,何凌漢第四子。道光十九年(1839年)舉人,湖北候選道員,無意仕途,鐘情山水,辭官回鄉(xiāng)后掌教桂陽鹿峰書院。以詩詞、書法及鑒賞名於時?;ɑ芴m竹,隨意揮灑,清逸雅秀。書宗顏真卿,晚兼董其昌。與兄紹基、紹業(yè)、紹祺時稱何氏四杰。《昭代尺牘小傳續(xù)集》
1. 山無定柯,溪流豈不佳,子久妙如何 。松山書屋全用巨然法,予見巨然浮嵐圖
2.未及收,每以為恨(惜),睹此宛如浮嵐在眼,畫至此觀止矣,王百榖題以為是陸文
3.裕公物暑月展閱,颯然如陶家北窓下涼風(fēng).余于四月廿五日展看時,久旱熱
4.蒸,覺冰雪在懷若 。曰北窓涼風(fēng)猶有待也。董玄宰曰:黃鶴山樵畫以巨然,為師時
5.出入右丞,雖用披麻皴亦兼潑墨法,此松山書屋圖正其合作,與吾家青弁圖絶
6. 類。青弁圖不知何在,恐未易雁行也。叔明乃松雪甥。居呉興最近,太湖日游東
7.西,洞庭以蕩其胸臆,傳世者極少,何元郎極愛元人畫,嘗言畫當(dāng)自元始所藏
8.子久仲圭方壺,諸作各五十余幀,云林至二十四幀。獨叔明僅一幅,其難得可知。
9余于周櫟園寓,見叔明山靜日長卷上有元朗印或其所藏,然稍板猶疑是
10臨手也。靈石草堂圖僅二尺許,高古深厚。純用荊關(guān)法范中立以下不能及也。
11.余竟日披對,殊忘身在人世間。 題識:琴塢①世五兄大人哂鑒。子愚弟何紹京。 鈐?。汉谓B京印 藏印:惟黃氏子孫世永保之 注: ①屠倬(1781—1828),清代官吏、詩人、篆刻家。字孟昭,號琴鄔,晚號潛園老人,浙江諸暨紫巖鄉(xiāng)六十都(今諸暨市店口鎮(zhèn)琴隖村)人,寄居錢塘。[1] 一作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嘉慶十三年進士。知江蘇儀征縣,在任五年,除鹽梟,清疑案,勸民紡織。道光初擢九江知府,以疾辭。工詩古文,詩與郭麔齊名。有《是程堂詩文集》。 ②此冊為何紹京書贈屠倬,從內(nèi)容看當(dāng)節(jié)錄自孫承澤《庚子銷夏錄》中《大癡小幅山水》、《王蒙松山書屋圖》、《王蒙靈石草堂圖》三幅作品文字。
明末學(xué)者、書畫家、文學(xué)家 黃道周 行書自作古風(fēng)詩贈徐霞客卷手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