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小板激活在臨床上一般是指血小板活化,目前已知的血小板活化過程至少存在著三條途徑,分別為二磷酸腺苷途徑、花生四烯酸途徑、血小板活化因子途徑。 1、二磷酸腺苷途徑:二磷酸腺苷是正常血細胞釋放的生理活性物質,通過結合細胞膜表面的特異性受體,激活磷脂酶C,然后促進鈣的釋放,從而誘導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釋放反應; 2、花生四烯酸途徑:主要是通過環(huán)氧化酶的作用,生成血栓烷A2,從而誘導血小板的聚集,血栓烷A2是目前已知的體內最強的聚集因子; 3、血小板活化因子途徑:也稱為凝血酶誘導的血小板聚集途徑,通過作用于膜表面的特異性受體,從而導致血小板活化,是不依賴二磷酸腺苷途徑和花生四烯酸途徑的第三條活化血小板的途徑。 體內血小板活化可以導致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釋放反應,在血栓性疾病和心腦血管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了解血小板的激活途徑對于這些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一定意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