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芳 只讀所好書 2023-05-03 07:30 發(fā)表于河南 作為中國古代志怪小說的集大成者,《聊齋志異》中的故事超越了人類與非人界的限度,在玄妙的想象中投射真實社會與人情世故,值得一讀再讀。 作者馬瑞芳另辟蹊徑,在《馬瑞芳品讀聊齋志異》中對原文本作出全新的解讀,從“鬼、狐、妖、神、人”切入,以輕松詼諧的語言,為我們還原聊齋世界的悲歡離合。 在下文中,作者選取《王六郎》的故事,講述漁夫和落水鬼之間超越生死、貧富與功利的深厚情誼。蒲松齡曾在篇末感嘆:“做了官之后仍然不忘記貧賤之交,這就是王六郎所以能夠成神的原因?!?/span>對當(dāng)代人來說,仁者愛人,必得好報,是我們能從《聊齋》中汲取的必要法則。 《王六郎》 朋友之情是中國古代歷史學(xué)家和作家特別感興趣的話題,《史記·汲鄭列傳》曾說:“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一貴一賤,交情乃見?!闭嬲呐笥涯軌蚪?jīng)得起生死考驗、貧富差別考驗、身份貴賤變化考驗?!读凝S》中有好多寫友情的故事。《王六郎》是蒲松齡的早期作品,寫一人一鬼的動人友情。王六郎是少年落水鬼,他感謝許姓漁夫喝酒時也請落水鬼喝,便幫漁夫趕魚,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漁夫知道王六郎是鬼后,他們之間一點也沒產(chǎn)生隔閡,一人一鬼,親如兄弟。王六郎因品格高尚被派做土地爺后,不忘貧賤之交,邀請漁夫到任職的地方,讓自己管轄的老百姓資助漁夫。蒲松齡在篇末感嘆:“做了官之后仍然不忘記貧賤之交,這就是王六郎所以能夠成神的原因。”《王六郎》可能是蒲松齡年輕時代觀察思考社會進而加以想象的結(jié)果。蒲松齡二十幾歲時剛做秀才,常和朋友夜晚泛舟淄川孝婦河。現(xiàn)在的孝婦河已干涸,蒲松齡生活的時代孝婦河清波蕩漾,魚肥蟹美,漁舟唱晚,非常美麗。蒲松齡親眼看到有人夜晚在孝婦河邊打魚喝酒,再聯(lián)系落水鬼的傳說,展開想象的翅膀,便創(chuàng)作出了小說《王六郎》。許姓,家淄之北郭,業(yè)漁。每夜攜酒河上,飲且漁。飲則酹酒于地,祝云:“河中溺鬼得飲?!币詾槌!K藵O,迄無所獲,而許獨滿筐。 姓許的漁夫住在淄川城北邊,每天晚上帶著酒到河邊,一邊喝酒,一邊打魚。他經(jīng)常以酒酹地,一邊倒酒一邊祝愿:“河中溺鬼得飲。”自己喝酒,還想到落水鬼也應(yīng)該喝酒,說明漁夫是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推崇仁義的人,這是孟子提倡的“仁者愛人”的表現(xiàn)。而仁者愛人,必得好報,又是《聊齋》故事的法則。漁夫每天在這兒打魚,自己喝酒,也請河中落水鬼喝酒,習(xí)以為常。奇怪的是,其他人在這兒打魚沒有什么收獲,唯獨姓許的漁夫,總是能打到滿滿的一筐,為什么呢?這就和他請河中的落水鬼喝酒有關(guān)系。這是蒲松齡在小說情節(jié)中先埋下的一個釘子,或者叫伏筆。有天晚上,漁夫正在河邊喝酒,來了個少年在他的周圍走來走去,漁夫招呼少年過來一起喝酒!少年痛快地答應(yīng)了,兩人邊喝酒邊聊天。漁夫覺得奇怪,怎么今天晚上什么魚也沒打到。這時跟他喝酒的少年說:“我到下游給你趕魚!”說完“遂飄然去了”。我特別欣賞“飄然”這個詞,這是個用得其所、以一當(dāng)十的詞,這個詞暗含少年不是普通人,誰能飄然去?普通人能像一朵云一樣飄來飄去嗎?不可能,只有靈魂,只有鬼能飄來飄去。過了一會兒,少年回來了,告訴漁夫:“魚大至矣!”來了很多魚,趕快打!漁夫“果聞唼呷有聲”,漁夫聽到河里很多魚兒吞食食物的聲音,他趕緊撒網(wǎng),網(wǎng)到好幾條一尺多長的大魚。漁夫感謝和他喝酒的少年,要送條魚給他,少年不接受,說:“總是喝你的好酒,我做這么一點小事,你還用報答我呀,你如果不嫌棄,我就經(jīng)常給你趕魚吧?!睗O夫感到很奇怪:“咱們兩個剛剛在一起喝過一次酒,你為什么說你屢次喝我的酒呢?”這也是蒲松齡在小說情節(jié)上再次埋下的伏筆。漁夫說:“你愿意來跟我喝酒,我很高興,但是讓你幫忙打魚,我覺得欠你的情太多了。” 
漁夫又問少年的姓和字。這是中國古代人際交往的習(xí)慣,人和人之間互相稱呼,不叫名,而是稱呼字,以表示尊重。中國古代男子按照《禮記》所說,二十歲加冠,加冠時會根據(jù)自己名的含義取相應(yīng)的字。比如,蒲松齡,字留仙,和他的愛好相符合,擅寫鬼怪方面的故事。他的號“柳泉居士”,是說他住在柳泉旁邊,沒有出家卻信奉佛教。蒲松齡的字和號都已帶有寫神鬼小說的特點。 漁夫問了后,少年回答:“我姓王,沒有字,你以后見到我可以叫我王六郎。少年為什么沒有字?因為他不到二十歲就淹死了,還沒起字。說完兩人便分手了。第二天,漁夫把打到的魚賣了,多買了一些酒,晚上到河邊,王六郎已先來了,兩人快樂地邊聊天,邊喝酒。喝了幾杯,王六郎去給漁夫趕魚,于是漁夫又打了很多魚。 這樣過了半年,王六郎忽然告訴漁夫:“我認(rèn)識你這樣一個俊秀的年輕人,我們的交情好像是親兄弟一樣,不過我們現(xiàn)在就要分別了?!痹氖恰?strong style="outline: 0px;;">拜識清揚,情逾骨肉,然相別有日”?!扒鍝P”形容一個人眼睛明亮、眉毛俊秀、額角豐滿、面容體面帥氣。王六郎說這話時語調(diào)非常悲傷。漁夫問怎么回事,王六郎“欲言而止者再”,幾次想開口又趕快停住。王六郎因為自己是鬼,不敢直接對朋友挑明,他沒想到朋友卻是個一切想得開、心胸開闊的達觀之人。 一夕方獨酌,有少年來徘徊其側(cè)。讓之飲,慨與同酌。既而終夜不獲一魚,意頗失。少年起曰:“請于下流為君驅(qū)之。”遂飄然去。少間復(fù)返曰:“魚大至矣。”果聞唼呷有聲。舉網(wǎng)而得數(shù)頭皆盈尺。喜極,申謝。欲歸,贈以魚不受,曰:“屢叨佳醞,區(qū)區(qū)何足云報。如不棄,要當(dāng)以為常耳。”許曰:“方共一夕,何言屢也?如肯永顧,誠所甚愿,但愧無以為情?!痹兤湫兆?,曰:“姓王,無字,相見可呼王六郎?!彼靹e。明日,許貨魚益利,沾酒。晚至河干,少年已先在,遂與歡飲。飲數(shù)杯,輒為許驅(qū)魚。如是半載,忽告許曰:“拜識清揚,情逾骨肉,然相別有日矣?!闭Z甚凄楚。驚問之,欲言而止者再,乃曰:“情好如吾兩人,言之或勿訝耶?今將別,無妨明告:我實鬼也。素嗜酒,沉醉溺死數(shù)年于此矣。前君之獲魚獨勝于他人者,皆仆之暗驅(qū)以報酹奠耳。明日業(yè)滿,當(dāng)有代者,將往投生。相聚只今夕,故不能無感。”許初聞甚駭,然親狎既久,不復(fù)恐怖。因亦欷歔,酌而言曰:“六郎飲此,勿戚也。相見遽違,良足悲惻。然業(yè)滿劫脫,正宜相賀,悲乃不倫?!彼炫c暢飲。因問:“代者何人?”曰:“兄于河畔視之,亭午有女子渡河而溺者是也?!甭牬咫u既唱,灑涕而別。明日敬伺河邊以覘其異。果有婦人抱嬰兒來,及河而墮。兒拋岸上,揚手?jǐn)S足而啼。婦沉浮者屢矣,忽淋淋攀岸以出:藉地少息,抱兒徑去。當(dāng)婦溺時,意良不忍,思欲奔救;轉(zhuǎn)念是所以代六郎者,故止不救。及婦自出,疑其言不驗。抵暮,漁舊處,少年復(fù)至,曰:“今又聚首,且不言別矣?!眴柶涔省T唬骸芭右严啻?;仆憐其抱中兒,代弟一人遂殘二命,故舍之。更代不知何期?;蛭醿扇酥壩幢M耶?”許感嘆曰:“此仁人之心,可以通上帝矣。”由此相聚如初。 六郎說:“咱們交情這么好,現(xiàn)在要分別,我就實話告訴你吧。我是鬼,生前太喜歡喝酒,喝醉了淹死在了這條河里,我已在這條河里待了好幾年了。你打魚總是比別人打得多,都是我在暗暗給你趕魚啊,為的是報答你請落水鬼喝酒的恩情。明天我做落水鬼的孽緣就滿了,有人會來代替我,我要去投生了。我們在一起相聚的機會只有今天晚上了,我不能不感到傷心?!?/span>漁夫一開始聽說和自己交往這么密切的少年,竟然是落水鬼,有點害怕,又有點震驚,但是兩人來往已半年了,親如兄弟,他也就不再覺得恐怖了。一想到要分手,他很傷心,端著酒杯說:“六郎,喝了這一杯!不要傷心!我們兩個是好朋友,分別當(dāng)然應(yīng)該是悲傷的,但是你的孽緣滿了,要托生為人了,我應(yīng)該祝賀你啊,再悲傷就不對啦!”兩個人痛痛快快暢飲。落水鬼找替身,是古代傳說約定俗成的觀念,落水鬼必須有人代替做鬼,才能輪回托生為人。漁夫好奇地問王六郎:“代替你做落水鬼的是什么人?”六郎回答:“你明天在河畔看著,中午有個女子過河,那就是代替我做落水鬼的。”果然,第二天中午,有個少婦抱個嬰兒到河邊,少婦掉到河里,小孩丟在岸上。蒲松齡用六個字描寫孩子的神態(tài)動作,“揚手?jǐn)S足而啼”。蒲松齡這個大作家太了不得了,這六個字,現(xiàn)代作家至少得用十二個字才能大體上把孩子的形態(tài)形容出來:“仰面朝天,手腳亂蹬,哇哇大哭”??梢娖阉升g對生活的觀察細(xì)致周到。他觀察小孩什么年齡會有什么動作,觀察得非常細(xì),準(zhǔn)確地用到小說描寫里邊。 佚名 清 《聊齋全圖》 小孩出生后,大概四個月會翻身,七八個月會爬,一歲左右會走。四個月以前的嬰兒,既不會翻身,也不會爬。落水少婦丟下的孩子在岸上只能仰面朝天、手腳亂蹬、哇哇大哭,既不會爬,更不會自己游走,所以“揚手?jǐn)S足而啼”六個字,說明孩子是不到四個月的嬰兒。這個最弱小無助的生命卻有強大力量,它觸動了不到二十歲就落水而死的王六郎心靈中最柔軟、最善良的那個角落。這個少婦如果死了,這么小的嬰兒離了母親肯定活不下去。王六郎覺得為了自己一個人托生,要母子二人的性命來替代,實在不忍心。他毅然放棄叫女子代自己做落水鬼的機會,幫助少婦回到孩子身邊。少婦在河里沉下去浮上來,沉下去浮上來,她在掙扎,可見她有求生愿望,但是冥冥中,她不能上岸,她得代替王六郎做落水鬼。可不一會兒,漁夫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少婦水淋淋攀上了岸,坐到地上,稍微休息一會兒,抱著孩子走了。漁夫看到少婦落水時,很不忍心,想過去救她,但是他想到這是命中注定代替六郎的,就沒有去救。等婦人上了岸,漁夫懷疑六郎說的話不靈驗。到了晚上,他仍然在原來的地方打魚,王六郎來了說:“咱們可以不再分別了。”漁夫問怎么回事。王六郎說:“那個婦人已來代替我做落水鬼了,但我可憐她的孩子,為了我一個人要兩個人丟掉性命,我不忍心。這樣一來,就不知道什么時候還有人再來代替我了,也可能是因為咱們兩人緣分沒盡吧。”漁夫感嘆:“六郎的仁義之心可以通上天?!?/span>漁夫的話說得非常對,這也是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觀念,仁者愛人,上天會報答。王六郎獲得擺脫落水鬼身份的機會,他卻主動放棄,而繼續(xù)做落水鬼,這是非常不簡單的決定,是高尚的舍己為人。因為王六郎要托生為人不再做落水鬼,很可能投胎到富貴人家做達官貴人,但他出于人道主義,寧可自己繼續(xù)做鬼,也不傷害這對母子。這一點比起他和漁夫之間的朋友之情,更加令讀者感動。王六郎對漁夫說:“代弟一人,遂殘二命,故舍之。”這幾句話算得上《聊齋》中誨人勸世的金句。 數(shù)日又來告別,許疑其復(fù)有代者,曰:“非也。前一念惻隱,果達帝天。今授為招遠(yuǎn)縣鄔鎮(zhèn)土地,來日赴任。倘不忘故交,當(dāng)一往探,勿憚修阻?!痹S賀曰:“君正直為神,甚慰人心。但人神路隔,即不憚修阻,將復(fù)如何?”少年曰:“但往勿慮。”再三叮嚀而去。許歸,即欲制裝東下,妻笑曰:“此去數(shù)百里,即有其地,恐土偶不可以共語。”許不聽,竟抵招遠(yuǎn)。問之居人,果有鄔鎮(zhèn)。尋至其處,息肩逆旅,問祠所在。主人驚曰:“得無客姓為許?”許曰:“然。何見知?”又曰:“得無客邑為淄?”曰:“然。何見知?”主人不答遽出。俄而丈夫抱子,媳女窺門,雜沓而來,環(huán)如墻堵。許益驚。眾乃告曰:“數(shù)夜前夢神言:淄川許友當(dāng)即來,可助一資斧。祗候已久?!痹S亦異之,乃往祭于祠而祝曰:“別君后,寤寐不去心,遠(yuǎn)踐曩約。又蒙夢示居人,感篆中懷。愧無腆物,僅有卮酒,如不棄,當(dāng)如河上之飲?!弊.叿馘X紙。俄見風(fēng)起座后,旋轉(zhuǎn)移時始散。至夜夢少年來,衣冠楚楚,大異平時,謝曰:“遠(yuǎn)勞顧問,喜淚交并。但任微職,不便會面,咫尺河山,甚愴于懷。居人薄有所贈,聊酬夙好。歸如有期,尚當(dāng)走送?!本訑?shù)日,許欲歸,眾留殷懇,朝請暮邀,日更數(shù)主。許堅辭欲行。眾乃折柬抱襆,爭來致贐,不終朝,饋遺盈橐。蒼頭稚子,畢集祖送。出村,欻有羊角風(fēng)起,隨行十余里。許再拜曰:“六郎珍重!勿勞遠(yuǎn)涉。君心仁愛,自能造福一方,無庸故人囑也?!憋L(fēng)盤旋久之乃去。村人亦嗟訝而返。 過了幾天,王六郎又來告別。漁夫問是不是又有人替代他了。王六郎說:“不是,上一次,我的惻隱之心被上天知道了,現(xiàn)在任命我到招遠(yuǎn)縣做鄔鎮(zhèn)的土地神,過幾天就要上任,希望你能去看我,不要怕路遠(yuǎn)?!睗O夫很高興,說:“六郎啊,你因為正直做了神,又不忘我這個故交,我很欣慰,但是我們以后人神相隔,即使我不怕路遠(yuǎn),又怎么能見到你?”王六郎說:“你只管去,不要顧慮。”他再三叮囑漁夫,一定要去!漁夫回家就整理行裝,要往招遠(yuǎn)去。他的妻子笑說:“從淄川到招遠(yuǎn),有好幾百里地呢,就是真有個鄔鎮(zhèn),你能和泥塑的土地爺說話嗎?”漁夫不聽,竟然真就到了招遠(yuǎn)。他怎么去?幾百里地,一個貧窮漁夫,不可能有車馬,很可能就是步行去的。這說明漁夫恪守朋友之間重承諾的傳統(tǒng)道德。他到了鄔鎮(zhèn),到旅店休息,放下行李就問老板土地廟在哪兒。旅店主人驚奇地說:“客人,你姓許嗎?”漁夫說:“是,你怎么知道?”旅店主人又問:“你是不是從淄川來的?”漁夫說:“是,你怎么知道?”旅店主人不回答,馬上跑出去。一會兒工夫,男人抱了孩子,年輕媳婦、姑娘都跑來了。人群把漁夫圍在中間,像是一堵墻。蒲松齡用八個字描寫這個場面,“雜沓而來,環(huán)如墻堵”,多么簡練,多么形象啊。漁夫很震驚。大家告訴他:“幾天前的夜里,我們的土地神告訴我們:'我的淄川的一個姓許的朋友要來,你們要資助他些盤纏。’我們等您等了很久啦!”漁夫覺得這事太奇怪了,他帶著酒到土地廟祭奠,對土地神說:“跟你分手之后,我一直在想念你,睡覺都忘不了。我現(xiàn)在跑這么遠(yuǎn)來完成我們之間的約定,感謝你托夢給這個地方的人,要他們資助我,我非常感激。只是我很慚愧,沒帶什么貴重禮物給你,僅有薄酒一杯。如果你不嫌棄,請你就好像咱們還在河邊那樣,盡情喝吧。”祭奠完之后,漁夫看到神座后面刮起了一陣風(fēng),旋轉(zhuǎn)多時,才離開了。多么奇妙,大作家蒲松齡這是創(chuàng)造了一股帶著感情色彩的風(fēng),描寫人和神之間感情的風(fēng)。當(dāng)天晚上,漁夫夢見王六郎穿得整整齊齊地來了,土地爺?shù)拇虬绾吐渌硗耆灰粯恿恕?/span>王六郎說:“有勞你這么遠(yuǎn)來探望我,我高興得眼淚都流下來了,但是我現(xiàn)在做個小官,不便出來和你會面了。現(xiàn)在咱們雖然離得很近,但好像隔著千山萬水。這個地方的老百姓會資助你的。這就算是我對老朋友的一點心意吧。你定下回去的日子后,我再來送你。漁夫在鄔鎮(zhèn)住了幾天后,打算回淄川了,鄔鎮(zhèn)老百姓熱情挽留,早上這家請吃飯,晚上那家請喝酒,家家戶戶爭著給他送行,送禮物。他走的時候,不到一個早晨,鄔鎮(zhèn)人送的禮物裝滿了一個大口袋。鎮(zhèn)上的老人小孩都跑來給他送行。 他剛剛出村,突然看到平地上刮起一陣旋風(fēng)。這陣旋風(fēng)伴隨著漁夫一直走了十幾里地,漁夫知道這陣風(fēng)就是六郎。他向風(fēng)拜謝,說:“六郎珍重,你心地仁愛,自能造福一方,我就不再囑咐你了?!边@陣旋風(fēng)在漁夫身邊盤旋了好久才離開。鄔鎮(zhèn)的人都看到了風(fēng)和人之間依依惜別的感人情景,感嘆得很。漁夫回家后,因為有了鄔鎮(zhèn)百姓送的禮物,他的日子過得比較富裕,不再打魚了。后來他看到鄔鎮(zhèn)有人來,他就問土地爺怎么樣啊。鄔鎮(zhèn)的人都說,有求必應(yīng),非常靈驗啊。許歸,家稍裕,遂不復(fù)漁。后見招遠(yuǎn)人問之,其靈應(yīng)如響云。或言即章丘石坑莊。未知孰是?
異史氏曰:“置身青云無忘貧賤,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車中貴介,寧復(fù)識戴笠人哉?余鄉(xiāng)有林下者,家甚貧。有童稚交任肥秩,計投之必相周顧。竭力辦裝,奔涉千里,殊失所望。瀉囊貨騎始得歸。其族弟甚諧,作月令嘲之云:'是月也,哥哥至,貂帽解,傘蓋不張,馬化為驢,靴始收聲。’念此可為一笑。” 蒲松齡寫完這個故事后,又寫了段“異史氏曰”。蒲松齡這個小說家和一般小說家不太一樣,西方文藝?yán)碚摷矣袀€觀點:小說的傾向不要直接說出來。小說想說明什么道理,小說家自己不要說出來,要通過形象來表現(xiàn)。但是蒲松齡喜歡把自己的愛憎和傾向直接說出來。這一點和西方小說及現(xiàn)代小說很不一樣。 他在“異史氏曰”說:“一個人做了官,仍然不忘貧賤之交,這就是王六郎能成神的緣故。咱們看看今天那些坐在豪車?yán)锩娴倪_官貴人,他還理睬當(dāng)年和他一塊兒戴著草帽的窮朋友嗎?我們家鄉(xiāng)有個沒做官的人,知道自己從小要好的朋友當(dāng)了官,收入豐厚,他想去投奔,以為一定能得到照顧。他拿出僅有的錢財置辦行裝,千里跋涉到了朋友那里,結(jié)果卻大失所望。最后他花光自己所有的錢,賣掉了坐騎,才能回家。他的一個同族弟弟很幽默,編了個“月令”嘲笑他,說:'這個月,哥哥看望當(dāng)官的弟弟回來,原來的排場都沒了,貂皮帽子不戴了。華麗的傘蓋沒有了,原來騎去的駿馬換成驢,再也不穿著靴子到處跑了?!?/span> 《聊齋志異》(2005)“月令”原文也精粹有趣:“是月也,哥哥至,貂帽解,傘蓋不張,馬化為驢,靴始收聲?!薄霸铝睢笔恰抖Y記》的篇名,記述農(nóng)歷十二個月的節(jié)令和有關(guān)事物。這個弟弟模仿月令的形式,用調(diào)侃的筆墨諷刺世態(tài),在當(dāng)時非常有名。清初大文學(xué)家王士禛評點《聊齋》給《王六郎》加評語時說:“月令乃東郡耿隱之事?!蓖跏慷G的《香祖筆記》也記載過耿隱之的事情。《王六郎》謳歌仁義和友情,描寫普通的漁夫和落水鬼王六郎的動人友情。六郎做鬼,感激漁夫的祭奠給漁夫趕魚,漁夫不因為六郎是鬼產(chǎn)生懼怕之心,一人一鬼真誠相待。六郎不肯為自己托生而以兩條人命代替,這高尚的品德,感動了上天,他被提拔,做了陰司的官,身份變了,但和老朋友的友情不變,一人一神,繼續(xù)平等相處。漁夫仍然以老大哥的身份告誡已經(jīng)做了土地神的六郎要仁政愛民,六郎所管轄的老百姓愛屋及烏才會幫助漁夫。蒲松齡借這個故事,歌頌了人和人之間不計功利的真誠友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