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年夏天,我在阿拉斯加霍默附近的考古打撈處做志愿者時,開始了與鳥類骨骼有關的工作。從垃圾堆中挖出了數(shù)百塊鳥類骨頭。我花了一個冬天的時間來努力鑒定這些骨頭的代表性樣本。一開始我甚至不知道這些骨頭是鳥類還是哺乳動物的。之后,對這些鳥骨進行分類是比較困難的工作,弄清楚骨頭是從哪里來的,又叫什么名字。接下來的挑戰(zhàn)是將骨頭左右分開,并計算出鳥的最小個體數(shù)。最后,我必須試著按物種來識別它們。下一部分的信息將使我作為一個鳥骨初學者完成這個項目變得容易得多。
在研究了多年海洋哺乳動物的骨骼之后,我發(fā)現(xiàn)鳥類骨骼的神奇和迷人之處真是一件樂事。這些骨骼經(jīng)常是如此模糊和不精確,以至于需要進行DNA分析才能確定其中的一些。它們是如此得小巧精致,卻又如此精確而完美。這些骨骼擁有足夠輕的重量來飛行,看起來像是高強度的最新高科技工程原理——拱門和支柱,穹頂和柱子,支撐結構和蜂巢結構,圓形切口和加強部分,以及在受力點有雙對接壁厚度的空心管。很難想出一種工程實踐沒有被鳥類世界所采納,其中許多特征在鳥類骨骼系統(tǒng)中顯而易見。根據(jù)其生活方式的確切結構要求,每個物種的每個骨骼的藍圖都略有不同。但是,該物種的每個個體又都遵循該藍圖,其準確性將使現(xiàn)代機械師羨慕不已。 這個指南應該能讓人們從小型哺乳動物的骨頭中分辨出鳥類的骨頭。它還可以作為確定骨骼的解剖學部位名稱(即橈骨、尺骨、脛跗關節(jié)等)和確定骨骼屬于身體的哪一邊(即橈骨左右、脛跗關節(jié)左右等)的指南。這是鳥類骨骼學的另一個方面,盡管它對確定骨頭來自哪種鳥類沒有太大的幫助,但是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 ![]() ![]() 頭骨的前部——喙和牙齒,很容易區(qū)分鳥類或哺乳動物。對于只保留頭骨后部的標本,確定它是來自鳥類還是小型哺乳動物的頭骨有點棘手。
科 普 鷹頭骨:長130毫米、20克、少于1盎司 狐貍頭骨:長130毫米、60克、2盎司 海貍頭骨:長130毫米、310克、7.5盎司 鸕鶿的頭骨后面有一塊骨頭,多余的顎肌可以固定在上面,增加顎部的力量。 ![]() ![]() 科 普 鸚鵡和其他鳥類一樣,可以通過頭骨上的一個鉸合部移動它們的上頜,這個鉸合部就是一塊骨頭,但薄到足以彎曲。 貓頭鷹的耳孔通常不對稱,一個比另一個高,這有助于它們辨明微小噪聲的來源。 ![]() 本文由 王琳瑋 王蕾 摘編自 〔美〕李·波斯特(Lee Post)著 王春雪 于昕 劉海琳 譯 《鳥類骨骼標本制作與鑒定指南》。內容有刪節(jié)、調整。 (審核:孫莉) ISBN:978-7-03-075219-2 定價:98.00元 本書亮點 1 本書是由美國著名學者LEE POST帶來的歐美地區(qū)較為經(jīng)典的一部公眾考古學方面的讀物。 2 本書由常見鳥類現(xiàn)生骨骼標本的制作過程及北美、亞洲地區(qū)常見鳥類骨骼的鑒定圖譜兩部分內容組成。 3 本書填補了國內鳥類骨骼圖譜的空白,為鳥類的種、屬鑒定提供很大的助力。對于我國動物考古學或埋藏學等方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 內容簡介 本書譯自Lee Post著的《鳥類骨骼標本制作與鑒定指南》2012年英文版,主要涵蓋兩部分內容:一是大型鳥類骨骼標本的制作流程,二是鳥類骨骼種屬鑒定相關資料。書中含有大量的骨骼圖稿,包含很多標簽和細節(jié),是一本鳥類骨骼研究的基礎參考書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