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是能夠提供鳥生活及生產所需要的營養(yǎng)而不發(fā)生毒害作用的物質,統(tǒng)稱飼料,如玉米、稻谷、米糠、餅粕、魚粉、次粉、青菜、牧草、石灰石等。飼料中的養(yǎng)分主要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水分、維生素等物質。在鴕鳥養(yǎng)殖中,從雛鳥到育成以及產蛋的各個階段,都要根據鴕鳥的營養(yǎng)需要,飼喂價值完全的飼料,才能使鴕鳥在生長階段與生產階段都不會發(fā)生營養(yǎng)物質的缺乏,充分發(fā)揮鴕鳥的最大生產力。 一、能量 在鴕鳥的整個生命活動中,都需要熱能保證其正常的新陳代謝,而所需要的熱能均來源于飼料。在飼養(yǎng)上常以熱量單位衡量能量,并以“焦耳”表示能量單位。焦耳與卡的等值關系如下: 1卡(cal)=4.184焦耳(J) 1焦耳(J)=0.239卡(cal) 飼料中的能量主要來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三種營養(yǎng)物質。在飼料中,營養(yǎng)物質不是都能被鴕鳥所利用的,而不消化的營養(yǎng)物質從糞中排出,糞中則含有能量,飼料的總能減去糞中的能量才是鴕鳥消化吸收的能量,稱為表觀消化能(DE)。食糜在腸道消化時會產生以甲烷為主的可燃氣體,也含有能量,還有些養(yǎng)分從尿中排出,因此,飼料的表觀消化能減去甲烷能和尿能稱為表觀代謝能。 代謝能提供鴕鳥生命活動和物質代謝所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與其他營養(yǎng)物質有一定的比例要求,因而應使各種營養(yǎng)物質與可利用能量保持平衡,即在配合高能量飼料時要求其他營養(yǎng)物質也達到較高的水平。 二、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是構成細胞原生質的成分,也是各種酶、激素與抗體的基本組成成分,還是鴕鳥產品中肉與蛋的最主要組成成分。 蛋白質的營養(yǎng),實際上來源于構成蛋白質的基本物質——氨基酸。飼料蛋白質被鴕鳥采食后,首先在胃中被胃蛋白酶分解為蛋白胨,進入十二指腸后被蛋白酶和小腸蛋白酶分解為肽,最終分解為各種氨基酸而被吸收。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多種,分為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 1.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是指在鴕鳥體內不能合成,或是合成速度慢和合成的數量不能滿足鴕鳥生長和生產的需要,必須由飼料中供給的氨基酸。鴕鳥的必需氨基酸包括:賴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組氨酸、纈氨酸、亮氨酸和甘氨酸。 2.非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鴕鳥在體內能用其他氨基酸或非蛋白氮合成,可以不從飼料中供給的氨基酸。如絲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羥脯氨酸、酪氨酸等。 三、脂肪 脂肪也是細胞原生質的成分,但在鴕鳥體組織形成和修補舊組織時,可以將體內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為有些脂肪,不需要由飼料中供給。有些脂肪必須由飼料中供給,它們不能在體內合成,稱為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就是必須由飼料中供給的必需脂肪酸。 四、碳水化合物 鴕鳥日糧中,碳水化合物占絕大部分,包括無氮浸出物及粗纖維。無氮浸出物是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部分(包括一些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及果膠),粗纖維是難消化的部分。主要由碳、氫、氧三種元素所組成,由于其分子結構中氫和氧的比例與水相同,故稱為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的含量隨植物的生長階段而有差異,植物幼嫩時粗纖維少,反之則多。無氮浸出物主要貯存在種子、果實及塊根、塊莖中。 鴕鳥主要是利用碳水化合物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無論是二糖還是多糖在鳥的小腸內經各種相應酶的作用,分解為單糖(葡萄糖),被小腸壁吸收。鴕鳥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是以葡萄糖代謝為主,以揮發(fā)性脂肪酸代謝為輔。 ![]() |
|
|